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不同角膜曲率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延缓眼轴增长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于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的102例(204眼)青少年近视患者。按平坦角膜曲率分为平角膜曲率组和陡角膜曲率组两组,分别对戴镜前和戴镜2年后停戴1个月的等效球镜度、眼轴、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结果 配戴治疗2年后比较,平角膜曲率组较陡角膜曲率组的等效球镜度和眼轴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的角膜中央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陡角膜曲率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和眼轴增长的疗效优于平角膜曲率患者,而角膜中央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无明显差异。及时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近视和眼轴增长,避免高度近视引起眼底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正>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质隐形眼镜可暂时性降低近视~([1])。近期的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2,3])。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眼轴增长率比戴框架眼镜和scl的减少了40%~([4])。临床发现大多数近视的孩子伴有散光~([5])。Kleinstein等~([5])报道5~17岁亚洲儿童散光发生率是33.6%,常规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高于1.50 d的散光并不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的配戴体会。方法观察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通过对58例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8例(111眼)中,男21例(40眼),女37例(71眼);年龄6.5~15岁,平均12.8岁;近视度数-3.00 D以下者38例,-3.00 D~-6.00 D 20例;散光均在1.75 D以下。采用夜间配镜8~10 h。戴镜后次日、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变化。结果与戴镜前相比,所有患者戴镜后裸眼远视力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远视力在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82±0.31)、(0.96±0.13)、(0.97±0.15)、(0.98±0.1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均较戴镜前明显减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戴镜后少数患者有点状角膜上皮剥脱、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角膜塑形镜能快速、有效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只要严格遵守配戴要求及筛选合适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青少年安全度过用眼高峰期和近视进展期。  相似文献   

4.
角膜是人眼光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占眼球总屈光度的2/3。因此,人眼角膜形态的测量和分析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在角膜曲率的测量方面,主要有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两种方法。角膜地形图由基于Placido盘反射原理的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仪(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角膜塑形镜盒不同消毒方式的抗菌作用及抗菌期限,旨在为角膜塑形镜验配、试戴及日常长期使用中镜盒的消毒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4家医院(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共360片角膜塑形镜试戴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医院将其分为A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B组(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C组(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和D组(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每组各90片。A、B、C组均先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 min,然后A组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B组用当天开启使用的品牌饮用纯净水冲洗,C组采用当日煮沸自然存放的凉白开水冲洗,D组先用除蛋白酶护理液浸泡消毒30 min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四组试戴片镜盒分别在存放7 d(T1)、存放14 d(T2)、存放21 d(T3)、存放28 d(T4)的4个时间段取出,检测并比较四组的微生物阳性率。结果 四组在4个时间点(T1、T2  相似文献   

6.
赵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17-3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应用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116眼)青少年验配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其验配前后进行视力、屈光度、眼轴及眼压等临床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视力、屈光度及眼压等指标方面,患者经过数字化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少年儿童轻、中度近视发展具有明显效果,是临床矫治青少年近视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用试戴镜片方法验配角膜塑形镜(Ortho-kCL)患者的数据资料,讨论影响验配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例(39只眼)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 21例(39只眼)患者中,用试戴镜片法成功验配35只眼(89.74%),定片后数据修正4只眼(10.26%),无配适不良退片者。结论用试戴镜片法可获得较高的临床验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148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塑形组和框架组,各38例(74眼).两组患者均在佩戴前进行相关检查,框架组应用框架眼镜治疗,塑形组应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6个月、1年)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9.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梦戴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我院门诊2007年3月~2008年4月筛选出56例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近视患者,经严格验配流程给与梦戴维角膜塑形镜夜间配戴8—10小时。结果满1年者停戴l周后查近视度数并与戴镜前度数比较。配戴后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查白天裸眼视力与未戴塑形镜之前的裸眼视力相比较。结论合格的角膜塑形镜在合适的人群,有经验的眼科验配医师及验配后严格复查约定的模式下对青少年进行性近视的增加有遏制效果。是安全可靠的一种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近视在成年之前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加深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不断攀升,近视患者升学,参军和工作都会受到限制,近视眼的防治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以反向几何学设计的特殊类型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在睡眠时配戴,白天可有效地提高裸眼视力。新一代角膜塑形技术由于具有近视矫正迅速、安全有效的特点,近年得以迅速推广。国外有文献认为,角膜塑形镜对于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有较好的防止近视加深的作用。为探讨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近期疗效,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配戴角膜塑形镜资料完整的79例158眼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角膜生物力学属性对角膜塑形镜早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7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共计70眼,分别测量所有患者佩戴镜前1 d、7 d时屈光力、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阻力因子等方面的数据,继而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属性对角膜塑形镜早期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影响。结果戴镜后1 d与戴镜后7 d时期患者SE、Kf及Ks值相较于戴镜前有明显改善,戴镜后7 d其CCT相较于戴镜前明显降低,戴镜后1 d及7 d时期,其CH、CRF值相较于戴镜前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效果较为理想,其生物力学属性对角膜塑形镜的作用速度存在明显影响,临床上可结合其角膜生物力学属性预测其早期近视矫正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近视患者,相近程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眼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矫治效果。方法利用标准片试戴法验配角膜塑形镜;在成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中,抽选15岁以下、16~20岁和20岁以上中度近视患者72例(144只眼),利用fareast综合验光仪进行配前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检查,与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后裸眼视力检查进行对比。结果不同年龄的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青、少年组显效率分别为74.28%和86.67%,中年组显效率为4.54%,青、少年组矫治效果显著优于中年组。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矫治近视,但对年龄偏大的近视患者在矫治效果上远不及年龄较小者。  相似文献   

13.
李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82-183,188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学龄儿童近视的效果。方法将98例学龄期近视儿童随机分为角膜塑形镜组48例和框架镜组50例,戴镜前和戴镜后2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屈光度,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镜组治疗前眼轴长度分别为(22.48±1.53)mm和(22.46±1.48)mm,治疗后眼轴长度分别平均增长(0.39±0.06)mm和(0.62±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镜组治疗前屈光度(等效球镜)分别为(-1.75±0.50)DS和(-1.75±0.25)DS,治疗后屈光度分别增加(0.50±0.25)DS和(1.25±0.50)D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陈志钧  张燕  陈延旭  时琳  漆敏 《江苏医药》2012,38(24):3013-3015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的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疗效以及配戴者裸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方法 对50例(92眼)高度近视眼患者戴镜后连续2年以上随访复查.观察其裸眼视力、屈光度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以及配戴1、2年后的数据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裸眼视力的纵向变化:首次测量的裸眼视力为0.12±0.06,试戴1h、1夜、1周、1个月、3个月后裸眼视力分别为0.19±0.10、0.34±0.16、0.61±0.22、0.81士0.54、0.84±0.17;其中首次测量的裸眼视力、戴镜1h、1夜后、1周、1个月后裸眼视力逐渐提高(P<0.05);(2)屈光度的纵向变化:92眼首次散瞳验光的屈光度为(-6.76±0.72)D,使用角膜塑形镜2年后散瞳验光的屈光度为(-7.13±0.66) D(P<0.05).结论 戴镜1周内角膜塑形的效率最高,戴镜1个月后角膜塑形的效果逐渐稳定持久,角膜塑形镜是矫正高度近视和控制高度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谭伟华  吴婉艳  廖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76-2477
近视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医学问题.遗传因素只是近视眼发展的前提,而环境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青少年来说,导致近视的原因多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及长时间上网、看电视或打游戏[1].近视眼的发病机制是眼球前后轴径大于24 mm,使得角膜的屈光度增加,因此,降低角膜屈光度就可以减少近视眼发生,近年来,研究出一种OK镜近视治疗法[2].本研究就青少年近视眼配戴OK镜与框架眼镜后角膜屈光度变化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矫正视力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5月来到某院就诊的55名(99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均严格按照要求配戴角膜塑形镜以矫正近视,对配镜前、配镜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分别观察患者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变化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其配戴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8个月后其眼轴长度并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球镜屈光度同配镜前相比明显下降,裸眼视力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5例近视青少年配戴期间共计出现角膜点染10眼(18.18%),角膜压痕6眼(6.06%),视觉异常5眼(5.05%),结膜炎2眼(2.02%),结膜充血4眼(4.04%),经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均恢复正常。结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视力、降低角膜屈光度,且不引起严重眼部不良反应,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增长,改善近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近期疗效,为改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视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近视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佩戴框架眼镜,观察组给予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2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结果 观察组佩戴后裸眼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佩戴前后裸眼视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佩戴前后屈光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佩戴后屈光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及佩戴前(P<0.05);观察组佩戴后角膜曲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佩戴后角膜曲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佩戴前后眼轴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佩戴后眼轴长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及佩戴前(P<0.05).结论 与框架眼镜比较,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近视的发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屈光参差少年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自身对比研究。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视光中心就诊的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及以上并按时复查的8~14岁屈光参差青少年患者52例(104眼)。将近视并配戴角膜塑形镜眼做为治疗组,将治疗前未近视眼作为对照组。比较戴镜前后两组裸眼视力差及戴镜1年后两组眼轴变化。观察戴镜前后双眼融合功能、立体视变化。结果 治疗组戴镜前平均裸眼视力为(4.43±0.21),戴镜1 d后平均裸眼视力明显提高到(4.96±0.19),连续戴1~2周后平均裸眼视力趋于稳定至(5.08±0.04);对照组初始平均裸眼视力为(5.04±0.08),1~2周为(5.05±0.06),两眼裸眼视力差明显减小;戴角膜塑形镜前52例中33例有融合,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和3个月时有融合的分别为46例、51例,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立体盲在戴角膜塑形镜前的例数分别为8例、19例、24例、1例,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分别为38例、8例、6例、0例,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分别为45例、5例、2例、0例;1年后平均眼轴增长治疗组为(0.09±0.21...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228-230
目的分析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后调节反应差异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其矫治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有40例佩戴角膜塑形镜(观察组),58例佩戴框架眼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初次戴镜时以及戴镜1年后双眼调节反应、调节滞后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戴镜1年后与初次戴镜时相比,有效调节刺激、调节反应和调节滞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戴镜1年后,观察组有效调节刺激、调节反应大于对照组,调节滞后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其调节反应较佩戴框架眼镜明显更加灵敏,可降低调节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