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报告l例妇科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病人的护理。方法 采用个性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方法,对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通过综合预防措施,改善患者肺栓塞发生的结局。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对高危人群应进行早期VTE评估,实施个性化综合干预预防措施,预防及改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 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5.0%的护士未接受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培训,被调查的所有科室除外科外,其余科室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使用率均不足50%。结论 :目前西藏自治区内的医院尚缺乏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规范化培训和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和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完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知识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实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探讨其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系统,对住院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比较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前后护士静脉血栓栓塞评估耗时,科室静脉血栓栓塞评估率占比,静脉血栓栓塞上报率以及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统计分析全院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数据库发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后,患者评估、数据整理和结果处理耗时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40、5.385、14.706,P0.05);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率高的科室个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0,P0.001);静脉血栓栓塞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9,P0.05),护理人员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相关的基本概念、风险因素、预防、临床表现及静脉血栓栓塞护理5个维度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60、5.347、6.121、11.590、4.300,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管理水平,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介入治疗患者特点,对现有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质量,降低时间成本,体现效率、稳定、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梳理我院现有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筛选和预防操作流程,分析其时效性和时间成本,结合文献,选择适合介入治疗患者筛选标准并制定预防操作流程。结果对介入治疗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程进行改进后,用于风险评估时间较前缩短50%,且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高危患者数量比未改进前减少50%。结论应用流程管理理论进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流程改进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疾病治疗、预防和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评估及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后血栓风险评估高危产妇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指导,试验组给予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0.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产妇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进行科学风险评估和有效预防可降低病症发生率,保护产妇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住院患者可能存在VTE高危因素。护理作为VTE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及时正确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对预防VTE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难以治愈的常见血管疾病,也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统一推荐的有效预防方法,包括基本预防、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并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人群进行分层阐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预防意识,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马萍 《全科护理》2021,19(32):4496-4499
阐述了内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及预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内科医务人员及时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肺栓塞与猝死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孕产妇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在0.01%~0.04%,其后果是严重的,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有20%-30%病人发生猝死。若抢救治疗及时则病死率可降至2%-8%。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应提高对孕产妇肺栓塞的警惕性,重视孕产妇肺栓塞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为高危人群及发病者提供有效的预防指导及护理。1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评估孕产妇存在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①产后长期卧床引起肢体静脉回流淤滞;②产中创伤造成血液的高凝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调查14家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存在的问题,明确差距内容,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差距改进模式并付诸实践。结果 实施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和健康宣教情况均优于实施前。患者尽可能多下床活动、抬高下肢规范、踝泵运动规范、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和血脂及医护人员补液合适、基础预防措施记录完善、有风险标识、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预防、使用药物预防、有护理计划和健康宣教等规范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均优于实施前。结论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模式有利于实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的同质化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静脉血栓防控管理制度,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警平台,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监控管理体系及开展护理人员专项培训等。比较信息化防控前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结果实施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知晓率(P 0. 05),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查率提高(P 0. 05),病死率下降(P=0. 913)。结论静脉血栓信息化防控体系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通过控制高风险因素,帮助医护人员及早做好干预,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使用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评估工具,正确识别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层是采用合适的预防措施的关键。VTE风险评估工具包括群体评估和个体评估两大类,个体评估工具更能体现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而指导临床采取适合个体的预防措施。现就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个体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培训的效果。 方法 在梳理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基础上对9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知识问卷得分及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能力。 结果 低年资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知识问卷得分由培训前的(63.83±7.81)分提高到了培训后的(76.15±15.32)分;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项目内容的知晓情况、准确完成情况、对评估的依从情况得分均较前明显提高,92.06%的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 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的知识水平和对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20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提高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降低VT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江苏省骨科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的认知现况及应用情况,为相应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网络形式对江苏省13个市155所医疗机构共1 693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 693名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认知得分为(97.6±28.2)分,总体水平较好。不同等级医院、职称、能力层级、专科工作年限、职务、有无机械预防操作经验和是否曾获得相关知识的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认知水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预防措施临床应用方面,93.5%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机械预防相关设备且制定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以及机械预防装置操作流程,但其流程均为各医疗机构或科室制定。目前机械预防实施人群主要为下肢骨折、髋膝关节置换、脊柱疾患、多发伤、肿瘤患者等,以前两者居多(占80.7%和78.0%)。81.9%的医疗机构采用Caprini评估量表作为VTE风险评估工具。骨科护士实施机械预防措施的主要临床依据为进行VTE风险评估后提醒医生,占67.4%。各医疗机构在机械装置使用时长和频率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尚缺乏统一操作标准。临床仍存在VTE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方法将68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0例和观察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其中1例发生无症状肺动脉栓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下淤血、皮肤硬结、患肢疼痛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可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但增加了皮下淤血、皮肤硬结、患肢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方法应用Morse 评分量表对患者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的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87.3%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知识。住院期间无跌到发生。与对照组0.72%跌倒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进行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栓塞信息化管理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栓塞风险评估及预防认知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19年6月起,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肺栓塞预防管理中应用肺栓塞信息化预防管理,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肺栓塞风险评估效率、肺栓塞上报率及预防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评估、数据整理、结果汇总耗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栓塞上报率为23.00%大于对照组的11.00%,观察组护理人员肺栓塞预防认知中高水平占比为100%大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栓塞预防管理信息化平台科学性强,信息化程度高,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肺栓塞信息化预防管理,能提升护理人员管理水平,提高肺栓塞风险评估效率与防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VTE评估-提醒-处置流程,提高护士VTE评估率,提高VTE风险人群宣教实施率。方法:设计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内容与构架,形成平台初稿,试点病房运行,收集反馈信息,完善平台各项内容,将平台进行全院推广应用。结果:形成了完善的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内容与构架;该平台提高了VTE评估率、物理预防措施宣教及实施率(P0.05)。结论:VTE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VTE评估-VTE高危提醒-VTE处置系统有效促进了医护合作,VTE评估率、物理预防措施宣教及实施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物理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肯定物理预防措施有效性的同时,客观评价各种物理预防措施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作用和角色,为进一步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物理预防措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