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需要系统的淋巴结清扫,D2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认同,D2根治术作为胃癌标准手术也达成了共识[1,2]。但不同部位及分期肿瘤D2手术清扫的具体范围仍存在争议~([1,3])。对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外,高度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选择性D2+淋巴结清扫术是否有必要,患者是否能够获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3,5-7])。为此,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正>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的最常见原因是细菌感染,其中约80%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引起~([1])。CT诊断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主要征象是依据发生中心性坏死即环形强化,但此征象并非特异性。在头颈部鳞癌患者中,如果发现颈部淋巴结坏死那么会有比较大的把握证明淋巴结已经发生转移,但并不特异。病理上,淋巴结发生坏死表明癌细胞渗入到淋巴结髓质区并且伴随着血供不足~([2])。淋巴结发生坏死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指出,一旦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其5年期生存率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要降低大约40%~([1])。因而,手术前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性质予以准确的判定,可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判提供可靠的依据。一直以来,淋巴结性质状态评估通常采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这中间以超声检查为代表,其对于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状态的可靠性要明显优于钼靶、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放射学方法~([2])。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且呈现低龄化~([1])。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标准方法,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防止淋巴转移~([2])。但腋窝淋巴结清扫破坏淋巴引流通路,可造成手术侧上肢水肿。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3])。预防术后水肿是临床医护人员工作重点,本研究对我院41例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在预防术后水肿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每年约有45万胃癌新发病例,其中一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经伴有转移而不可治愈~([1])。有报道称非根治性手术可以延长Ⅳ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2-5]),但也有持相反意见~([6-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身体状况良好、仅在术中发现局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非根治性手术在这部分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肺叶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5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T1期且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分析不同肺叶T1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共有128例T1期肺癌患者且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N1阳性率为5.5%, N2阳性率为10.2%, N1阴性N2阳性(即跳跃性转移)7例(5.5%)。73例T1期肺上叶癌中N1阳性4例(5.6%);N2阳性7例(9.6%);7例N2阳性的T1期肺上叶癌患者中有5例淋巴结转移局限于上纵隔区,1例同时伴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例隆突下淋巴结为唯一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即T1期肺上叶癌在N1及上纵隔区淋巴结均为阴性的情况下,转移至隆突下区淋巴结的几率为1.6%(1/63)。55例T1期肺下叶癌中N1阳性3例(5.5%);N2阳性6例(10.9%);6例N2阳性的T1期肺下叶癌患者中有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限于隆突下区,1例同时伴有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在N1及隆突淋巴结阴性时未见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结论T1期肺癌亦存在跳跃性转移,但肺上叶癌跳跃性转移至隆突下区的几率非常低,同样肺下叶癌跳跃性转移至上纵隔区的几率亦很低,因此,对于不同肺叶T1期肺癌依据术中对标志性淋巴结系统采样的结果进行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前哨淋巴结,在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之前增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于术中在腋下作一小切口并准确地将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若结果为阴性则结束手术,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因此,在乳腺癌手术中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寻找乳腺癌前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有约17万人死于胃癌,占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普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呈现上升趋势~([1,2]),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定义是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3])。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放胃癌根治术,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对于早期胃癌目前国内外共识是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第8p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且有第8p淋巴结清扫的9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3例胃癌患者中第8p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第8总体(P〈0.001)及第8a(P=0.001),其淋巴结转移度与第8及第8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第8p阳性淋巴结与肿瘤部位(P=0.004)、大小(P=0.013)、Bormann分型(P=0.013)、T分期(P=0.000)、N分期(P=0.000)和TNM分期(P=0.000)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的T分期(P=0.000)和N分期(P=0.005)与第8p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第8p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是甲状腺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手术进行治疗,但其清扫范围及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清扫的必要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术前正确判断淋巴转移对外科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血流参数可有效反映浅表器官内部结构、血流,已逐渐被应用于淋巴结转移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癌是高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因甲状腺解剖复杂、血运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且甲状腺癌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多变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1])。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建立信赖协调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有助于患者康复~([2])。本研究对我院住院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6例,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术后病理资料。结果106例中,清扫淋巴结872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50组(17.2%)。病理学证实为单纯 N1淋巴结转移26例(24.5%);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33例(31.1%) ,其中无N1转移而发生N2转移者12例(36.4%)。 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期(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癌对女性的伤害非常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一直在增加,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在临床上乳腺癌的患者出现乳房肿块、胸痛、水肿、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以及乳头破碎等情况~([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在治疗中一般使用乳腺癌的切除手术,为了防止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在根治性的手术中将患者大部分的腋窝淋巴结全部切除,但是,根治性的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却不能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现在出现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在手术前检测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本文中选取我院进行乳腺癌的手术的患者100例,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GC)手术中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最佳时同.方法:对2003年2月~2007年3月收治的AGC手术中,将亚甲蓝-丝裂霉素溶液在癌灶周边浆膜侧分3~5点浆膜下注射.分别在5~10 min及2~4.9 min两个时间段切取SLN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果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阴性,则加作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两组SLN的数量,阳性发现及其与分站的关系.将人组的55例AGC按SLNB时间分为SLNB-组(5~10 min切取SLN)及SLNB二组(2~4.9 min切取SLN).结果:(1)SLNB一组30例均有SLN发现,共找到SLN78枚,平均每例2.6枚,SLNB二组25例有15例发现SLN,共找到SLN16枚,平均每例0.64枚,P<0.05.(2)SLNB一组.78枚SLN中肿瘤转移共66枚,7枚免疫组化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阳性率84.6%.30例中有28例SLN转移,转移病例阳性率93.3%.SLNB二组16枚SIN中肿瘤转移共13枚,淋巴结转移阳性率81.3%.25例中有11例SLN转移,转移病例阳性率44%,两组转移SLN比较P>0.05,转移病例比较P<0.01.(3)SLN与淋巴结站组的关系分别是SLNB一组N1 60枚(76.9%)、N2 15枚(19.2%)、N3 3枚(3.8%),转移SLN数目与淋巴结分站的关系依此为N1 58枚(87.8%)、N2 5枚(7.5%)、N3 3枚(4.5%),SLNB二组1 15枚(93.7%)、N2 1枚(6.3%)、N3 0枚,转移SLN数目与淋巴结分站的关系依此为N1 2枚(923%)、N2 1枚(7.7%)、N3 0枚,组间比较P>0.05、组内比较P<0.05.绪论:(1)用亚甲蓝一丝裂霉素溶液作为示踪剂进行SLNB,5~10 min切取的SLN数目多、阳性率高,对手术的指导价值大;(2)当手术中SLN出现在第三站时,及时改行扩大手术可望提高手术根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1和 N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接受手术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的临床分期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0例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560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9.5%,包括11.3% N1淋巴结和8.0% N2淋巴结。 N1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包括男性、吸烟、非腺癌、固体肿瘤、CYFRA21-1水平、中央型肿瘤、肿瘤大小、肿块最大标准摄取值和磨玻璃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腺癌、固体肿瘤、癌胚抗原水平、肿瘤大小、磨玻璃影比例为 N2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 P <0.05)。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N1与 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Ⅰ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针对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增强对术前分期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16.
<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相关~([1])。全球50%以上的人群存在Hp感染,但大多数感染者并不出现或仅出现较轻的临床症状,仅20%左右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极少数感染者最终发展为胃癌等严重疾病~([2])。Hp感染后的多样性临床结局提示其具有复杂的致病机制,Hp菌株的定植黏附及毒力因子、宿主的易感性与反应性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均与其相关~([3])。1 Hp的致病因子与多样性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进行食管次全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进行单纯根治性食管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共计590例,分析术后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9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29.6%,其中N1、N2与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3.1%和8.9%(χ2=61.557,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N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全组术后总复发转移率36.6%,血道(62.0%)、中上纵隔淋巴结(44.9%)、颈部淋巴结(35.2%)转移最为常见。结论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三野根治术后生存与肿瘤部位、N分期密切相关。颈部、中上纵隔与血道在术后复发转移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特点,为N2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4年行根治性肺叶(或全肺)切除及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术的2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跳跃性N2的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部位、大小的关系,并比较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的淋巴结转移范围。结果跳跃性N2的发生率腺癌高于鳞癌(P=0.044),T1、T2期高于T3期(P=0.03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P=0.030);跳跃性N2转移多局限于1个区域,与非跳跃性N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跳跃性N2多发生于周围型肺癌,T1、T2期肿瘤多见,病理类型多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单个区域。  相似文献   

19.
E-Cadherin在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结中的再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进展期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及其mRNA表达,从而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及线索。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比较E-Cad在进展期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同时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E-Cad基因的表达,并对其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在38例胃癌原发灶中94.7%(36/38)E-Cad表达程度减低,21.1%(8/38)胃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再表达阳性,其中高分化胃癌的再表达阳性率为35.3%(6/17);中低分化胃癌的再表达阳性率为9.52%(2/21)。高分化癌相对于中低分化癌更易出现E-Cad的再表达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38例原发灶组织及相应转移淋巴结均检测到不同程度的E-Cad mRNA表达。E-Cad mRNA在胃癌的表达量(0.737±0.010)明显低于胃正常黏膜表达量(0.799±0.0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高分化胃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 mRNA表达高于低分化胃癌转移淋巴结,管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 mRNA表达高于粘液腺癌转移淋巴结。结论E-Cad基因变化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E-Cad基因治疗可作为胃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联合腹部CT检查对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54例胃镜加活检病理确认(53例)和疑诊为胃癌但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患者(1例),术前1周同时行EUS、腹部螺旋CT检查,疑诊者同时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引术(EUS-FNA)以明确诊断。确定肿瘤侵犯的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分期情况,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对照,以评价EUS联合CT对胃癌的诊断及TNM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1例疑癌但病理阴性的患者行EUS-FNA术获得癌细胞。本组患者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183.33%、T272.73%、T375.00%和T472.73%。EUS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24%(N0)、66.67%(N1)、60.00%(N2)和28.57%(N3)。H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35%(N0),60.00%(N1),66.67%(N2),71.43%(N3),EUS及HCT对于N0和N1、N2的判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于N3的判断,HCT较EUS有明显优势,P〈0.05。对于M1即胃癌有远处转移的比较,EUS及HCT的准确率分别为30.00%(3/10),90.00%(9/10),HCT对M1的判断优于EUS,P〈0.05。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及N1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HCT对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分期及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超声内镜联合HCT检查,可获得较准确的术前TNM分期,并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