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的稳定性,为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的生产、包装、贮存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意见。方法通过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及常温3个月初步稳定性试验,按照已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分别对三批样品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结果三批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的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检查、总黄酮含量、效应组分群含量测定等检测项目均符合规定,在高湿影响因素试验中,颗粒水分含量略有增加。结论提示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及设计包装时应注意控制颗粒吸潮,密封贮存,且存储条件宜阴凉干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大叶柴胡与北柴胡的鉴别方法 ,防止药用大叶柴胡。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 ,薄层分析 ,紫外光谱法 ,对大叶柴胡与北柴胡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大叶柴胡与北柴胡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薄层色谱与紫外光谱有一定的区别点。结论 :采用性状鉴别、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法 ,可以鉴别大叶柴胡与北柴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饮片;建立其砷盐、重金属杂质限量检查法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测法;测定其浸出物含量;以异荭草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NaNO2-Al(NO3)3-NaO H比色法,在500 nm检测波长、优化显色反应条件,控制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3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薄层色谱在对照物出现斑点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且各成分分离良好;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水分测定结果为4.05%~6.77%,总灰分6.06%~7.25%,酸不溶性灰分0.64%~1.65%,水溶性浸出物16.00%~27.09%,醇溶性浸出物15.42%~27.07%,砷盐杂质限量<1 ppm,重金属杂质限量<10 ppm;建立的比色法在7.73~61.8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50×10-2 C-1.78×10-2(r=0.9996),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总黄酮含量20.83~21.50 mg/g.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法可作为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内控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华佗风痛宝片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华佗风痛宝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或大风艾)、两面针。[结果]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或大风艾)、两面针的薄层色谱鉴别均有较强的专属性和特征性的斑点。[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为进一步完善华佗风痛宝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饮片安痛藤与常见伪品进行检识,探讨安痛藤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对比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有明显差异,尤其是薄层色谱: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识,安痛藤供试品色谱与常见伪品供试品色谱荧光斑点不一致。结论安痛藤可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进行检识。常见伪品可能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青藤的干燥藤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药学研究,为大叶橐吾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包括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理化鉴别方法包括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得到药材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的鉴别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扭肚藤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法,显微鉴别包括茎及叶的横切面、组织粉末;理化鉴别增加了薄层鉴别. 结果描述了扭肚藤的生药性状、茎及叶的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薄层鉴别检出东莨菪素. 结论研究结果为扭肚藤的药材鉴定、质量标准完善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构叶的生药学研究,为构叶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形态学特征对构叶进行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法对构叶进行理化特征鉴定.结果 构属植物构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与同属植物小构叶鉴别特点有明显不同.结论 研究结果 可作为构叶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的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对鹿蹄草、普通鹿蹄草、红花鹿蹄草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与红花鹿蹄草原植物在叶形、叶面特征、花色、花萼形状等方面有显著区别;药材在叶形、花萼形状方面也有显著区别;在叶的横切面和薄层鉴别方面,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亦有差异。结论:鹿衔草药材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可通过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三叶青藤醇提物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三叶青藤醇提物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参系桔梗科 Campanulaceae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的干燥根。笔者发现一种家种防风伪充党参出售。药材经安徽中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鉴定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的干燥根。本文就两者的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报道如下 :1 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 (见表 1 )。2 药材理化鉴别表 1 党参与伪品家种防风的性状、显微鉴别党参家种防风性形状  药材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 10~ 35 cm,直径 0 .4~ 2 cm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 15~ 2 7cm,直径 0 .6~ 1.4cm状鉴别表面特征表面黄白色至灰棕色。根头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裸花紫珠叶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对裸花紫珠叶进行鉴别,并对裸花紫珠叶的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裸花紫珠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初步拟定了裸花紫珠叶检查项下的限量标准:水分不得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结论该实验为裸花紫珠叶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慕丽群  雷飞凤  李修善 《广西医学》2010,32(12):1559-1561
目的建立大叶蒟药材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大叶蒟进行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蒟中有效成分5'-甲氧基-3',4'-次甲二氧苯基桂皮酸异丁基酰胺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5'-甲氧基-3',4'-次甲二氧苯基桂皮酸异丁基酰胺在10~16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7.03%,RSD为1.09%,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溶液在棕色容量瓶中比较稳定。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大叶蒟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桫椤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桫椤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描述了桫椤叶的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成分预试以及薄层鉴别结果。结论该研究为桫椤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草豆蔻的混淆品———云南大草蔻Alpiniablepharocalyxvra.Glabrior进行了原植物、生药性状 ,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并与草豆蔻作比较 ,为鉴别两者提供了依据。文中附薄层色谱图 1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防己的真伪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显色反应、薄层色谱.结果: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四种方法均可用于防己的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叶千斤拔(Flem ingia macrophylla(W illd.)Prain.)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建立大叶千斤拔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生药学资料,同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大叶千斤拔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大叶千斤拔性状鉴别与报道一致。结论:通过比较,大叶千斤拔与同属的其他种的植物组织结构不同,化学成分类似。  相似文献   

18.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我市曾发现其伪品羊角藤、虎刺等。最近在进行药品检查时发现一种巴戟天伪品 ,经鉴别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的干燥根皮 [2 ]。1 仪器及试剂日本岛津 2 4 0 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ZF-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双槽薄层展开槽 (1 2 cm× 7cm× 1 2cm)。聚乙酰胺板 (英国产 )。乙醇 :95 %分析纯。2 生药性状2 .1 巴戟天 :根扁圆柱形[1] ,宽约 1 cm,长短不一。表面黄色或暗灰色 ,有明显纵纹及横裂纹 ,皮部断裂后露出木质部 ,皮部厚 ,质韧 ,易剥离。断面…  相似文献   

19.
<正>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具除湿、解通,通利关节之功效。为临床常用品种。近来笔者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此品种切片的一种伪品,现作一具体介绍。1.性状鉴别 正品:切片呈长园形或不规则形,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折断时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相似文献   

20.
白族药野坝子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利用民族药野坝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证明基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显微特征来茎木栓细胞和叶栅栏组织均含黄棕色物质;茎和叶表皮外均被有众多非腺毛和少数腺毛;主脉部位除有一大型维管束外,上表皮内侧亦可见2个小型维管束。结论:野坝子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