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吕明  刘晓艳 《陕西中医》1990,11(6):279-280
<正> 笔者对1982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下称SLE)中医药治疗及有关SLE 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共27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临床研究1.1 病名,病因、病机:SLE在中医文献中无确切的同义病名。皮损型则形象地命名为日晒疮、红蝴蝶、鬼脸疮等;内脏损害则随症命名为水肿、惊悸、咳嗽、胸胁痛、虚劳等。关于SLE 的病因,目前正处于探讨之中,观点尚不一致。如吴氏认为肾阴亏虚与邪毒亢盛是本病之因。张氏认为此病与风邪血毒相搏、淫营侵血关系极大,主要是邪气入血,伤及血气,邪气随血循环全身,首犯皮表,流毒全身,五脏六腑皆能受害。徐氏认为本病系由外感、内伤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丁氏曾综合各家意见,认为SLE 的发  相似文献   

2.
从中气亏虚的角度论述了辨治胃黏膜脱垂症的机理,提出补益中气为胃黏膜脱垂症的基本治疗原则;虚则补益,以通为补;证型兼夹,随症加减;合并他病,依症治之等原则,为临床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日晒疮属西医光线型皮肤病范畴,是由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局部红斑、水疱、丘疹等多形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并且多伴有剧痒、灼痛、流水等症。民间验方冰瓜水乃祖辈早年在民间行医中偶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日晒疮,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顺益  李春辉 《新中医》1994,26(6):32-33
对129例临床表现为胸、心、胃痛症症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治以内关配公孙,随症配穴,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风轮疮,西医称谓角膜炎或角膜溃疡。主要表现为黑睛水膜混浊、浸润,有点、片状或条状疮迹,甚则疮迹溃破,中间凹陷,并伴有羞明流泪,涩磨疼痛,眵粘,头痛,眼皮肿胀,赤丝虬曲等症。近年来,笔者将眼科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运用经方辨治该病,疗效颇佳,今略举一二,以示其治。一、白虎汤案  相似文献   

6.
李英敏  贾利辉  王淑薇 《新中医》2003,35(10):54-54
久不愈合的疮面多见于慢性溃疡、外伤反复感染、烧烫伤、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临床症见疮面不鲜,疮周暗红发硬或局部组织坏死,疮面中央向内塌陷,或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或伴局部组织水肿或窦道形成。笔者近年来应用我院自制灵四散治疗疮面不愈合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 996年~ 2 0 0 3年间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80例 ,疗效较好 ,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 43例 ,女 37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5 3岁 ;病程最长 6个月 ,最短 3天。其中肾阴虚 5 2例 ,风热型 5例 ,血虚型 6例 ,淤血型 7例 ,气虚型 1 0例。肾阴虚型为全身性皮肤瘙痒 ,夜间尤甚 ,呈阵发性 ,伴有腰酸腿软乏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风热型则全身皮肤瘙痒 ,奇痒难忍 ,抓搔皮肤后随破随收 ,多为干性 ;血虚型则皮肤干燥、脱屑 ;淤血型则皮肤暗红 ,有淤斑或淤点、舌紫 ;…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缠腰瘤”、“蜘蛛疮”等范畴。此症易突发于皮肤间,淡红且灼热刺痛掣痛,甚则渗液,难以忍受。部分病人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自2005年8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当归七黄汤治疗本病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疽内陷为外疡之险证,临床每见疮肿散漫,疮头平塌,疮色灰暗紫滞,出脓稀少,化脓迟缓,高热脉数,咳嗽胸痛,神识昏糊等症,多见于年迈体弱、消渴患者,每因气血不足,正不胜邪,邪毒陷里而致不救。近来我们用中医中药成功地救治了1例脑疽内陷兼有消渴症、痛风症以及喉癌术后的危重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全××,男性,67岁。住院号:69732。入院日期:  相似文献   

10.
总结何任教授辨治肠癌的临床经验。治疗原则为"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症治之",临证分气阴两虚型、肾阴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湿热内蕴型等辨证论治,同时结合主症、兼症、兼夹症、变症进行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兰青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虚和瘀是臁疮发病的主要病机,气虚、血瘀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其将本病辨证分为湿热下注证和气虚血瘀证两大类,同时注重创面辨证,在补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注意健脾药物的使用,常用方剂为三妙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并根据疮面症状随症加减,联合外用药物,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湿热带下首选苦参。苦参性寒味苦,性寒则能清热,味苦则能燥湿止带。因其能清热燥湿,故能治疗湿热下注大肠引起的赤痢;又其入肝经,则能去肝经之湿热黄疸、阴痒等症。湿热蕴结肌肤引起的癣疮,苦参也能收功。  相似文献   

13.
荆防败毒散出自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由羌活、柴胡、前胡、独活、枳壳、茯苓、桔梗、荆芥、防风、川芎、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之功。治疗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笔者在临床中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现将治验4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医宗金鉴》载如意金黄散“凡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水同蜜敷;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用葱汁同蜜调敷;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症,用葱酒煎调敷;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疮、漆疮、恶血攻注等症,用板兰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烫火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是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以不同临床表现分为:风邪闭肺型、痰热闭肺型、正虚邪恋型。即现代医学的肺炎初期、肺炎中期(高热期)、肺炎后期。风邪闲肺型以外感症状为主,发热恶寒、咳嗽不畅、痰白且稀等症;痰热闲肺型则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呜等症;正虚邪恋型多以低热多汗,干咳少痰,无力倦怠等症为主。总之,病位在肺,病根在痰,  相似文献   

16.
红斑狼疮,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尚未发现有此病的记载。中医根据本病的不同形态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对盘状红斑狼疮的皮疹有“陷疮”、日晒疮、红蝴蝶疮、鬼脸疮等名称。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病情复杂多变,虚实错综夹杂,故无统一命名。多根据不同症状的出现而命名。如散在的红斑而兼高热者,称为温毒发斑;有关节疼痛症状者则称痹证;有渗出性浆膜炎腹水症状者,则归于膨胀;有胸水则属于悬饮;有心肌损害、心慌气短则属心悸等。本病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尚未十分清楚,目前西医多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尚…  相似文献   

17.
痛经虽与痤疮分属不同疾病,但二者病因病机却有相似之处,气滞、血瘀、寒凝、湿热等病理产物不仅可以瘀阻胞宫经脉致使"不通则痛",亦可诱导痤疮的发生.如气滞血瘀型痛经,日久化火上炎,痤疮丘疹色红,皮损经前加重;湿热蕴结型痛经,热盛肉腐成脓,痤疮囊肿脓疱,面部油腻痒痛;寒热错杂型痛经,少腹冷痛喜暖,目赤咽干面红,粉刺丘疹黑头.故临证时应异病同治,随证变法,施以疏肝理气除郁热、清热利湿化腐脓、清上温下调寒热、火针刺疮消疡肿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介绍胡玉英教授运用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躯体形式障碍经验。胡教授认为,治疗痰湿内阻型躯体形式障碍多从其脏腑功能失调,气化失司,痰湿内阻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方面出发,采用温阳化饮、除湿化痰的五苓散随症加减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赵淑敏 《国医论坛》2004,19(6):48-49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是《内经》病机十九条之一 ,对本条注解 ,各家见解不一。《素问直解·卷八》注 :“火 ,旧本讹心 ,今改。诸痛痒疮 ,皆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火。” 《类经·疾病类·一》注 :“热甚则疮痛 ,热微则疮痒。心属火 ,其化热 ,故疮疡皆属于心也。”《素问吴注·卷二十二》曰 :“热甚则痛 ,热微则痒 ,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 ,近则痛 ,远则痒 ,灼于火则烂而疮也。心为火 ,故属焉。”笔者认为 ,根据《内经》其他篇章对痛、痒、疮病机的论述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当理解为 :多种疮疡及其与之相关的痛、痒 ,大都因血脉壅塞…  相似文献   

20.
毛囊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中医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如〈医宗金鉴〉发际疮记载:"此症生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又如坐板疮记载"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