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漏是胆道手术后并非少见的并发症,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8%。我们白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102例,术后发生胆漏8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曹登峰  龚根强  张渊博 《吉林医学》2011,32(23):4845-4846
<正>胆漏是胆道手术后并非少见的并发症,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8%,我院自2003年8月~2011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 858例,术后发生胆漏23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等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23例,女11例,男12例。年龄28~79岁,平均55.6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胆漏发生的原因,其中有2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有2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23/23),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82.6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切口变异是术后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明确肝胆手术的解剖特征,术中严格按规范操作标准进行,并妥善安放T引流管,可减少肝胆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胆道术后并发胆漏患者64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对策。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64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在经过相应治疗后,57例患者痊愈,占89.06%;7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术后出现胆漏合并中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现象,占10.94%。结论在行胆道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术后出现胆漏情况较为复杂,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术后胆漏效果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好,但若患者发生胆漏量过多还需再次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肝包虫病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167例囊性肝包虫病例,其中术后出现胆漏者46例,观察内囊摘除术(A组)、内囊摘除联合大网膜填塞术(B组)、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C组)、肝部分切除术(D组),比较术后胆漏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外引流置管时间的情况。结果 C、D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体外置管引流时间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胆漏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术后胆漏发生率低,带管引流时间段、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肝包虫手术治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回顾1992年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8例胆漏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胆囊切除术后14例,胆总管探查4例;保守治愈14例,手术治愈4例。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T管拔除术,主要因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手术技巧欠佳和经验不足造成;术中应选择适当的引流物,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胆漏发生后应根据漏量多少,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漏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十几年来发生胆漏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胆漏的原因及术中术后如何发现胆漏。结果术中及时发现胆漏给予术中修补缝合患者未再发生胆漏;术后患者出现胆漏后给予充分冲洗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1.6天。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术中清晰的解剖,熟练的术中操作技术是避免术后胆瘘的关键步骤,术后通畅冲洗引流、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及生长抑素等是术后治疗胆瘘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唐金绍 《中外医疗》2016,(34):66-68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肝胆手术治疗后形成胆漏的原因,以便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_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并发生胆漏的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手术方式、胆漏发生原因、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等方面。结果肝胆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主要为手术不恰当引发胆总管损伤,占总数40%;其次为手术不恰当引发肝管损伤,占总数30%。该次研究的40例病患中,32例患者根据自身病情选择保守治疗,8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选择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肝胆手术的临床治疗中,导致术后胆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选用治疗方法时,要科学、合理,尽量避免引发胆漏的相关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当有胆漏情况发生时,应立即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8年12月治疗的6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胆漏原因、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6例中有4例为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1例为肝总管壁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经非手术处理,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非手术治疗仍为LC术后胆漏治疗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从1998~2010年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共发生38饲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38例胆漏患者,术中即发现胆漏22例,经及时处理,术后继续胆漏4饲;术后发现胆漏16例,其中2饲胆漏患者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行二次开腹,最终38饲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熟悉解剖,操作轻柔,仔细辨认,手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手术后通畅引流是防治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LC术后胆漏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道损伤表现为术后胆漏的为4例,其中副肝管损伤2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2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致胆漏,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引起的胆漏。结论LC术中精细解剖胆囊三角、确切辨认各管道关系,是预防术后胆漏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严重胆漏,若未能及时诊断出胆漏原因及妥善处理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自1975~1990年共治疗4例术后早期胆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诊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耒阳市人民医院1998年4月~2010年4月所有胆道术后胆漏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情况。结果共行各类胆道手术3 479例,术后发生胆漏18例,占总手术的0.52%。早期手术探查8例,其中3例术后仍有胆漏。腹腔置管引流等治疗10例,病人恢复顺利。结论胆漏是胆道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手术探查并非都能获得满意效果,腹腔引流和综合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术中寻找残腔胆漏的方法,预防或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112例,术中采用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加压注水寻找残腔胆漏,88例术中经过加压注水未发现胆漏,余24例发现胆漏,其中1处18例,2处4例,3处以上2例,所有胆漏在术中得到修补。结果88例术中经过加压注水未发现胆漏的患者术后无胆漏,24例胆漏病人19例术后无胆漏,3d后拔取引流管,4例胆漏,每天引流量约10ml,1周后引流量减少,2周后拔取引流管,1例每天引流量约20ml,3周后减少,4周后拔取引流管。结论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注水寻找残腔胆漏的方法,使所有胆漏在术中得到修补,病人术后带管时间短,恢复快,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并发胆漏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982年9月至2002年2月我院共施行肝包虫病手术1 666例,肝包虫病术后并发胆漏13例。本文对通过13例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包虫病相关胆漏13例,其发生率为0.78%。其中肝包虫病合并胆漏8例,占61.53%;细小副肝管或肝旁迷走胆管损伤漏3例,占15.38%;针眼漏2例,占7.69%。结论肝包虫病相关胆漏多见于肝包虫病合并有胆漏,少数病例系手术操作失误所致。因此,原病并发胆漏可通过手术得以治疗及术中规范操作来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其中即发性胆漏8例和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中副右肝管损伤1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即发性胆漏中2例剖腹探查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治愈,1例腹腔镜检查腹腔引流后治愈,3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2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迟发性胆漏中1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原因较多,但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采用微创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广  黄川  丁兵  凌俊  张勇  蒋辉   《四川医学》2024,45(5):497-50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做出相应预防策略;为临床行腹腔镜下胆道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提供帮助,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在2019年至2023年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道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胆漏分为胆漏组(n=18)和非胆漏组(n=84)。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白蛋白、结石数目、胆总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合方式、主刀医生手术经验。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术后发生胆漏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指标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18例患者出现胆漏,包括16例A级胆漏以及2例B级胆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者经验<30例,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使用连续性缝合的胆管缝合方式是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术前白蛋白水平界值为37.45 g/L(P<0.05)。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37.45 g/L,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术者手术经验<30例可作为预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穿刺导管在胆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漏是胆道术后和肝叶、肝段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较困难 ,我院自 1994年 8月~ 2 0 0 0年 8月 ,共收治胆漏病人 12例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 ,其中 7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在 18~ 74岁之间 ,平均 4 8岁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 6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 3例 ,胆囊切除后第三次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 2例 ,因左外叶肝癌切除术后 1例。1.2 胆漏的诊断以术后当天或 2 4h后腹腔引流胆汁量大于 150ml,或术后 2 4h胆汁量大于 10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预防和诊治。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3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7例,保持引流通畅治愈4例,1例二次手术与胆总管内置T管引流,二次手术行胆肠吻合1例治愈,二次腹腔镜下行迷走胆管缝扎、胆汁清创引流1例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是胆漏,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出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故能够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适应症,熟悉解剖关系,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是避免腹腔镜术后胆漏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患者合并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情况,并探究可有效防治术后胆漏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34例,回顾分析3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6例患者为术后胆漏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手术组),18例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手术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非手术组(83.33%),P0.05。随访6个月至2年,34例患者的痊愈为91.18%、失访率为5.88%、死亡率为2.94%。结论对肝包虫病合并术后胆漏患者,需根据其胆漏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才可有效防止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