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后Toll样受体(TLRs)的免疫作用。方法用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采用RT-PCR、ELISA等方法测定TLRs的mRNA和下游炎症因子血清水平。结果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后TLR2、9、11的mRNA分别升高3、3.5和6倍;在感染后96h,IL-6、TNF-α及IL-12均达到峰值,分别为10 023U/ml、485pg/ml和186pg/ml;IL-18持续升高,在144h为4 225pg/ml。结论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后TLRs mRNA表达上调,并增强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探讨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细胞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berghei)氯喹抗性 (RC)株和药物敏感 (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 ,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 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 ,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 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 ,大量和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偶见巨…  相似文献   

3.
将接种结核菌苗(BCG)或感染夏氏疟原虫的小鼠脾细胞,加相应抗原在37℃培养48小时后取上清液,观察此上清液对巨噬细胞吞噬IgG致敏的红细胞和吞噬感染伯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红细胞的活化作用。将存留于腹腔的巨噬细胞在体外与脾细胞因子孵育,然后测定巨噬细胞摄入IgG致敏的红细胞或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数目。与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喹在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药物敏感 (N)株和氯喹抗药性 (RC)株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差异。 [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小鼠血浆中的氯喹浓度 ,采用 3P87药物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 [结果 ]感染RC鼠的t1/2 β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感染N株鼠与正常鼠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喹在感染了伯氏疟原虫RC株鼠体内的消除速度显著快于正常鼠及感染N株鼠。  相似文献   

5.
疟原虫子孢子对宿主肝组织的感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有一种流行的模式认为子孢子通过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FC)进入宿主肝组织,但该模型缺乏直接证据。纽约大学医学院医学与分子寄生虫学系Frevert等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红色荧光蛋白drFP583/DsRed/RFP标记的伯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荧光标记的Tie2-GFP小鼠或lys-EGFP-ki小鼠,利用活体显微镜对子孢子在肝组织中的移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且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切片的观察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测定,分析疟原虫子孢子在感染过程中对宿主肝组织造成的危害。对26只…  相似文献   

6.
在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当天,同时经尾静脉注入环孢霉素A(1mg/kg·d×2,5mg/kg·d×2),观察该药对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环孢霉素A(5mg/kg·d×2)对鼠感染疟原虫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提示经尾静脉途径给药环孢霉素A明显比皮下途径给药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7.
抵御疟原虫的侵袭,不但依赖于宿主的免疫机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宿主的自然免疫特性。主要表现为宿主红细胞对某一种疟原虫的低易感性或不易感性,如人对鸟或鼠疟原虫有天然抵抗力,非洲人对间日疟原虫的感染亦相对难以建立;在非自然宿主小鼠,仅少于1%的伯氏疟原虫子孢子发育为肝细胞期,而自然宿主树鼠却有50%的子孢子侵入肝脏并繁殖发育。这种宿主感染疟原虫的严格选择性是由宿主的遗传特性决定的,是宿主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berghei)的抗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比较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 (N)和抗性株 (RC)感染ICR鼠的肝、脾、脑、心、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病理组织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N株感染后 ,小鼠肝、脾有较多的疟色素沉着 ,肺脏呈淤血性水肿 ,脑微血管充血和阻塞。各脏器呈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RC株感染后 ,小鼠肝、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原虫血症的变化有关。肺脏呈间质性肺炎 ,各脏器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N株致病力较强 ,感染后引起宿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对脑微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后 ,小鼠抵御伯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 ,并着重探讨T辅助细胞亚型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宿主免疫力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皮下注射巴西日圆线虫感染C5 7BL/ 6小鼠 ,建立线虫预感染模型 ,于 3wk后腹腔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株攻击感染小鼠。观察每天原虫血症变化情况 ,并于疟原虫感染后 0、3和 9d取脾 ,提取RNA ,用RT PCR扩增法定性观察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感染疟原虫后 ,原虫血症的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长 ,小鼠对疟原虫感染的耐受程度以及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提高。实验组Th2型细胞合成IL 4的量在疟原虫感染 0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在 3与 9d时两组均异常升高。Th1型细胞合成IFN γ的量在疟原虫感染后 3d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在 9d时实验组IFN γ有所下降。 [结论 ]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具有较高的抗感染能力。但在攻击感染疟原虫后Th2型细胞被提前激活而抑制了Th1型细胞的正常功能 ,最终仍导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首先建市C57BL/6J小鼠的CM动物模型.然后,取雌性(C57BL/6J 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接种约氏疟原虫By265;CM模型组,腹腔注射感染们氏疟原虫K173;地塞米松处理组,于感染伯氏疟原虫K173前一天在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浓度为10 ms/L;L-硝基精氰酸(L-NNA)处理组,从感染伯氏疟原虫K173当天开始每只每大腹腔注射25 g/L的L-NNA溶液0.2 ml.每组均为20只.CM 模型组鼠于CM发病时取脑组织,其他各组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取脑组织匀浆.观察脑组织TNF-α、NO及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CM发病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TNF-α合成抑制剂地塞米松及NO合成抑制剂L-NNA对脑组织中TNF-α和NO浓度的影响. 结果 (1)CM模型组小鼠均发牛CM,地塞米松组、L-NNA 组及感染对照组小鼠至感染后第10天均末发生CM.(2)小鼠CM发病时脑组织TNF-α、NO、NOS均高于感染第5天(P<0.01).(3)小鼠CM发病时和感染后第5天脑组织FNF-α、NO、NOS均高于感染对照组和止常对照组(P<0.01).(4)地塞米松组小鼠感染后第10天、第5天与同时间CM模型组比较,脑组织TNF-α均明显下降(P<0.01).(5)L-NNA组与CM模型组比较,脑组织NO、NOS均显著性降低(P<0.01). 结论 (1)成功地建立起较理想的CM动物模型.(2)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给予地塞米松或L-NNA后,可有效地预防CM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用夏氏、伯氏疟原虫血传感染小鼠,采尾血制薄血片,姬氏染色,计1万个红细胞内疟原虫感染数。结果不同虫种同等数量或同虫种不同数量原虫其红细胞感染率不同,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昆明鼠对夏氏疟原虫不敏感;对伯氏疟原虫敏感度高,易接种成功。血传伯氏疟原虫以105红细胞感染数为宜,其红细胞感染率高,原虫密度上升速度较快,动物不易死亡。  相似文献   

12.
Fabiani和Orfila(1954)曾报告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外周血液中网状细胞数短暂下降。Büngener(1969,1979)曾报告在感染伯氏疟原虫和约氏疟原虫的小鼠循环血中未成熟红细胞数不同程度地下降。本文报道对布氏锥虫的有关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3.
疟原虫子孢子对宿主肝组织的感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有一种流行的模式认为子孢子通过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FC)进入宿主肝组织,但该模型缺乏直接证据。纽约大学医学院医学与分子寄生虫学系Frevert等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红色荧光蛋白drFP583/DsRed/RFP标记的伯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荧光标记的Tie2-GFP小鼠或lys-EGFP-ki小鼠,利用活体显微镜对子孢子在肝组织中的移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宿主保护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氯喹或青蒿琥酯治疗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感染的BALB/c小鼠。待自愈组清除疟原虫后30d,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和致死型)以及伯氏疟原虫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虫体血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自愈组和各治疗组小鼠于初次感染早期均产生高水平IFN-γ,随之抗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且无明显差异。对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和致死型)再次攻击小鼠均呈完全抵抗,少数出现低水平一过性虫体血症。而异种疟原虫攻击时小鼠全部感染并死亡。结论氯喹或青蒿琥酯不同剂量治疗不影响小鼠保护性免疫的建立和免疫记忆的维持,特异性IgG抗体是宿主抵御再感染主要的免疫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15.
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红内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小鼠抗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PbMIF)的抗体,并检测PbMIF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的表达。方法用纯化的PbMIF蛋白免疫BABL/c小鼠,制备小鼠抗PbMIF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二氨基联苯胺(DAB)底物显色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ECL)的方法,用上述制备的抗血清检测PbMIF在红内期伯氏疟原虫的表达情况。结果ELISA测得小鼠抗PbMIF抗体的效价>1∶106,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抗体可与原核表达的PbMIF蛋白特异性结合。ECL结果表明感染的红细胞中存在PbMIF。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PbMIF的抗体。红内期伯氏疟原虫表达PbMIF。  相似文献   

16.
4′6=脒基-2-苯基吲哚(DAPI)是一种荧光染料,和 DNA 形成复合物后发生强烈荧光。作者用感染伯氏疟原虫约氏变种的小鼠血,感染鹇疟原虫的鸭血及感染间日疟原虫的人血进行实验。血涂片用70%乙醇固定5分钟,空气中干燥后在1. 0微克/毫升 DAPI溶液(溶于双蒸水)中室温孵育15~30分钟,晾干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查。血涂片以固定于70%乙醇的效果最好.不固定、用更高浓度的乙醇或用甲醇固定都能降低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对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部分小鼠用蒿甲醚治愈后 ,对治疗和未治疗而自然自愈的小鼠经腹腔再次感染约氏或伯氏疟原虫 ;应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并计数两者的红细胞感染率 ;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和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 自然自愈的小鼠用约氏疟原虫再感染 ,没有虫体血症产生 ,而用伯氏疟原虫感染则产生了低水平的虫体血症 ;蒿甲醚治愈的小鼠对约氏和伯氏疟原虫的再感染均产生了较低的虫体血症 ;初次感染早期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与此相比 ,约氏疟原虫再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可产生更高水平的IFN -γ。结论 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的建立在抗疟原虫再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种或异种疟原虫再感染的发病率及病程进展与初次感染的虫体血症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为了解决疟原虫虫苗问题根据ICR系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NYU-2株(Pb)全部死亡的情况,以福尔马林处理的原虫作为虫苗,免疫接种小鼠后以致死量攻击,存活的小鼠可认为获得了保护性免疫。伯氏疟原虫抗原(虫苗)(PbF)的制备是在小鼠红细胞约有40%受感染时,注射肝素后抽血,除去血  相似文献   

19.
脑型疟(CM)是人体恶性疟原虫感染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CM的鼠模型用CBA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已广泛应用,它具有某些人体CM的特点。通过这种模型,阐明了CM发病的多方面情况,但是对于原虫血症的动力学与CM发生的关系,感染后的病理学,持续性变化等均未详细地叙述。因而作者对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动物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有人胎肺细胞的盖玻片置于含10%小牛血清的NCTC-135培养基培养至细胞生长接近汇合成片时,加入按蚊唾腺的伯氏疟原虫子孢子,放5%CO_2培养箱中37℃孵育,于不同时间,取培养物用Hanks缓冲盐水(HBSS)洗涤,以冷甲醇固定,再以HBSS洗后即成培养的红外期抗原片,存4℃备用。经84拉德~(60)Co照射的伯氏疟原虫子孢子,按每次30,000个子孢子的剂量静脉免疫小鼠3次,获得与红细胞期无交叉反应的抗子孢子血清。用氯喹控制小鼠的感染,取得抗红细胞期的血清。单克隆抗体有二:其一是能与伯氏疟原虫子孢子保护性表面抗原(Pb44)反应的,腹水液纯化的IgG_1,在体内可中和子孢子感染;另一种是能与子孢子表面抗原相反应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