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ducanumab(商品名:Aduhelm)是一种高亲和力、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8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aducanumab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获得优先审查。2021年6月7日,FDA通过加速审批途径批准aducanumab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治疗,并于2021年7月8日更新了aducanumab的说明书,将药物适用者限定为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以及轻度AD患者。本文对aducanumab的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脑变性疾病,以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多环节结构与功能异常,因此迄今尚无理想的防治药物间世。药物靶标的发现和选择是药物研发成功的重要前提,近年来,A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AD防治药物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新的靶标。现简要综述近年来针对AD发病机制的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因素通过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进行性记忆丧失和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其典型病理特征为细胞外β-淀粉蛋白样斑块(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细胞内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所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前脑基底胆碱能(Cholinergic basal forebrain,CBF)神经元的明显丢失。目前,许多学者针对AD的不同病因及病理过程,对其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对近年来AD治疗药物的科研动态作一综述。1改…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等。本文从AD病理特征出发,主要介绍了乙酰胆碱及Sigma-1受体激动剂及以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为靶点的抗AD药物的研究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已有两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药物开发失败 :Elan/Wyeth公司的AN 12 72 9(Betabloc)和NeoTherapeutics公司的leteprinimpotassium(Neotrofin) ,对ReGenTherapeutics公司的Colostrinin的警告也使人们希望能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但通过对该类药物研究领域的回顾揭示 ,仍有许多有效候选药物在开发中 ,至少有 2 6家制药公司在开发可能对AD有治疗效果的药物 ,预计下一个 5年药品销售额将从 10亿美元上升到 70亿美元。试验了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6.
2021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aducanumab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这是继2003年以来首个针对疾病潜在病理生理学的治疗药物.Aducanumab是由渤建生物技术公司研发的一种人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结合β-淀粉样纤维和可溶性低聚物,抑制β-淀粉样斑块(Aβ)的聚集.渤建公司曾在2019年3月宣布该...  相似文献   

7.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胆碱能药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记忆、认知及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大脑进行性退化性疾病,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胆碱能神经损务是主要病因这一,但是针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只能部分改善患者的症状,无法阻止或延缓该病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通过非胆碱能途径治疗该病的药物研究进展,包括作用于脑内非胆碱能递质或受体的药物、抗β-淀粉样蛋白药物、神经营养因子、抗氧自由基药物、促智药物、抗炎药、雌激素替代疗法、基因治疗等。其中针对发病起因的抗β-淀粉样蛋白药物、神经营养因子和基因治疗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调节神经递质为主的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虽能缓解症状,但难以逆转疾病进展.近期药物的研发重点主要聚焦于能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及预防AD发生的药物,其中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近年针对Aβ的AD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因素通过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进行性记忆丧失和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其典型病理特征为细胞外β-淀粉蛋白样斑块(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细胞内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所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mfibrillary tangles,NFT)和前脑基底胆碱能(Cholinergic basal forebrain,CBF)神经元的明显丢失。目前,许多学者针对AD的不同病因及病理过程,对其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对近年来AD治疗药物的科研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治疗前后β-淀粉样蛋白(β-AP)和胰岛素(INS)含量变化,进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6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β-AP和INS含量,并按不同药物治疗前后分组。结果 轻度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并发症发生率与中度、重度痴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D组血清口。A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4~8个月脑活紊组β-AP的含量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0.01);老年性痴呆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血管性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脑活素治疗AD病疗效高于脑复康。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β-AP和INS含量变化,对病情的预测和疗效的评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范鸣 《药学进展》2010,34(3):142-142
2009年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人类第7大死亡病因。AD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确定γ-分泌酶为AD药物干预的一个靶标。在AD发病过程中,γ-分泌酶由早老素(presenilin)介导产生,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而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长期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死亡等。因此,除了衰老之外,Aβ聚集、tau过度磷酸化、慢性炎症及神经元死亡被认为是AD的主要发病假说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以上假说的AD治疗靶点的研究及药物研发进展。目前进展最快的药物都基于神经保护假说,全部5个小分子AD药物都是通过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通路而改善AD患者认知障碍的,但是它们的疗效非常有限。基于这一机制的新药研发也主要集中在抑制兴奋性递质受体这一方向,然而进展有限。基于tau假说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tau的磷酸化、异常聚集及病理扩散。然而,由于无法特异性抑制tau的磷酸化,目前进展较快的是tau疫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中的4个tau相关药物有2个是tau的主动免疫疫苗,均处于Ⅰ期临床中。在Aβ假说方面,药物研发思路主要集中在抑制Aβ合成/聚集、促进Aβ清除上。由于γ-分泌酶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失败,目前的热点是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以及Aβ疫苗。另外,通过抗炎药物抑制患者脑内的长期慢性炎症也被认为是AD治疗的可能手段之一。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尚无成功案例,但仍有以其他炎症因子为靶点的药物,如沙利度胺,处于临床试验中,进展良好,值得期待。总之,目前AD药物研发的主要障碍是药物缺乏临床应用指标,特异性不强,而临床试验多由于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不足等原因而失败。虽然如此,目前仍有82种AD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18种进入了Ⅲ/Ⅳ期临床。同时,计算机设计靶向药物及CRISPR/Cas9等新技术的发展为AD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在AD患者脑中,脂质、蛋白质、DNA、RNA和糖类都存在过氧化形式。氧化应激也参与了形成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还与AD发病机制的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联,与其共同加剧了AD的发生。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褪黑素和吡咯喹啉醌)有望成为很有前途的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的抗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在AD患者脑中,脂质、蛋白质、DNA、RNA和糖类都存在过氧化形式。氧化应激也参与了形成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还与AD发病机制的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联,与其共同加剧了AD的发生。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褪黑素和吡咯喹啉醌)有望成为很有前途的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的抗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1):1925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的过度生成和脑内异常积聚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γ-分泌酶是体内合成Aβ的关键酶,因而成为广受关注的AD治疗靶点。司马西特(semagacestat)是美国礼来公司研发的γ-分泌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Aβ的生成,降低外周和中枢内Aβ水平,用于轻中度A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及神经元原发变性、坏死。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发病因素共同参与的异质性疾病。遗传因素中较为肯定的是21号、14号、1号及1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与AD有关。对A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在AD患者脑中,脂质、蛋白质、DNA、RNA和糖类都存在过氧化形式。氧化应激也参与了形成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还与AD发病机制的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联,与其共同加剧了AD的发生。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褪黑素和吡咯喹啉醌)有望成为很有前途的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的抗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在AD患者脑中,脂质、蛋白质、DNA、RNA和糖类都存在过氧化形式。氧化应激也参与了形成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还与AD发病机制的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联,与其共同加剧了AD的发生。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褪黑素和吡咯喹啉醌)有望成为很有前途的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的抗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氧化应激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在AD患者脑中,脂质、蛋白质、DNA、RNA和糖类都存在过氧化形式。氧化应激也参与了形成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还与AD发病机制的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联,与其共同加剧了AD的发生。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褪黑素和吡咯喹啉醌)有望成为很有前途的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的抗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靶向β和γ分泌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淀粉样蛋白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三大病理改变之一。淀粉样蛋白代谢关键的分泌酶成为治疗AD很有潜力的靶点,β和γ分泌酶及其抑制成为AD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β淀粉样蛋白假说、分泌酶及其抑制剂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不足,为此类新药的开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