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的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由神经科专科医生进行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入院时急诊测定患者的血浆DD,分析DD水平与脑梗死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156例急性脑梗死的TOAST分型构成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66例,心源性脑梗死(CE)31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AO)51例,其他确定病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OE)3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SUE)5例。各亚型中,CE组DD水平最高,与其他各亚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浆DD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区分CE型与非CE型以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标识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山市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分型的亚型分布,为脑卒中预防、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CISS分型对中山市人民医院133例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结果 中山市人民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占62.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是主要病因,与其他病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发病机制中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占50.6%,为主要发病机制,与其他发病机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依然是最主要的病因,其次为穿支动脉疾病,心源性并不少见.以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为主要的发病机制.高血压、吸烟、高血脂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需重视加强高血压病管理及注意筛查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8~45岁)247例,总结颅脑影像学特点,并根据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进行缺血性卒中的改良TOAST病因分型。结果影像学单发病灶、前循环供血区病灶为著。改良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25.9%,心源性栓塞型占16.6%,小动脉闭塞型占21.6%,其他病因型占11.3%,不明病因型占24.7%。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分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不明病因型。18~35岁以其他病因型、不明病因型为著;36~45岁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型为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构成,分析各亚型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随访1年,将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记录为终点事件,分析TOAST各亚型构成、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队列421例,其中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共58例,复发率为13.8%,TOAST各亚型构成比中:不明原因型最多(42.3%),其他明确病因型最少(0.2%)。各亚型中1年复发率:心源性栓塞型最高(33.3%),不明病因型次之(14.6%),其他明确病因型无复发。各亚型间性别、年龄、TC、LDL、FIB、GLU、个人史,既往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亚型分类标准(TOAST)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内科住院的67例发病48 h内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TOAST分型将6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心源性脑梗死(CE)组(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26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16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组(2例)、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组(16例)等5个亚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A、SAO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2、3.430,P=0.000、0.001);其他各脑梗死亚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LAA、SAO的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TOAST分型的提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6,(10):739-742
目的:分析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三个亚型间的临床和血液学资料,寻找其中的差异指标,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3月住院诊疗的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和小动脉闭塞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0例,收集常见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空腹静脉血标本测定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血脂、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研究各亚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TOAST病因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较小动脉闭塞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对较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血白细胞计数比小动脉闭塞型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组高血压病、吸烟者比例及血压水平比心源性栓塞型组高,并发心房纤颤和冠心病者比心源性栓塞型组低。结论:在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亚型中,除常见的临床病史存在差别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水平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两种常用的分型方法,即病因分型与临床分型是否有关。方法调查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226例,分别进行临床分型(0CSP分型)和病因分型(M—TOAST分型),探讨早期的临床分型和病因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的临床分型与病因分型有关(P〈0.05),其中,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中有44.12%的病人具有颅内大动脉异常,而腔隙性梗塞(LACI)中病因为小动脉闭塞的占48.72%,但未发现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与病因有明确关系。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分型能部分预示病因,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 cation,CISS)构成特点及危险因素分布、各亚型临床短期预后.方法 挑选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卒中(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确(UE)]进行病因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在CISS分型之间的差异性以得出其临床预后性.结果 患病比例男性[148例(61.67%)]高于女性[92例(38.33%)],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ISS各型之间的LAA组和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发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可控风险因素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吸烟和饮酒危险因素作用也明显增加(P<0.05);LAA、PAD及UE组的高血压病和脂代谢紊乱危险因素比明显高于CS组(P<0.05);LAA、CS及UE组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比都低于PAD组(P<0.05);CS组的心脏病危险因素比显著高于LAA、PAD、OE组(P<0.05);PAD、CS及UE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比明显低于LAA组(P<0.05).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分型之间各危险因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S各亚型之间治疗前后疗效评估比较,PAD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86.84%),CS组最低(4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S分型中LAA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CS型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脏病;PAD型危险因素是糖尿病;作用OE型和UE型的危险因素不明确.CISS分型中PAD型患者治疗效果好,CS型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及瓣膜性心房颤动(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探讨NVAF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29例NVAF及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CISS分型,比较NVAF组(96例)及VAF组(33例)年龄、相关危险因素及CISS分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VAF组主要表现为复合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包括CS+LAA型及CS+LAA+PAD型)占60.4%,两组患者卒中CISS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NVAF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是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诊断,比较两种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6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57例(91.94%)为腔梗,5例(8.06%)为大梗塞,较多发生于顶叶、颞叶与额叶,患者发病时伴有意识障碍。38例心源性栓塞患者中36例(94.74%)为大梗塞,2例(5.26%)为腔梗。57例小动脉病患者中,51例(89.47%)为小梗塞,4例(7.02%)为阴性,2例(3.51%)为大梗塞。43例病因不明、其他病因或混合病因患者中,36例(83.72%)为腔梗,3例(6.98%)为大梗塞,3例(6.98%)为小梗塞,1例(2.33%)为阴性。结论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准确性高,对应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TOAST分型,给予基础治疗,尤瑞克林组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单位+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入,1次/d,共21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OAST分型,其中L、S型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型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型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比较,其中S型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P<0.05)。计算标准化有效率,尤瑞克林组80.75%高于对照组52.23%。结论 TOAST分型中,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L、S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LAA)脑梗死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具体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7~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设定严格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照CISS分型标准,筛选出颅内外LAA脑梗死进入本研究,并进一步分为4个不同发病机制亚型: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颈部动脉低回声斑块等危险因素。对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研究,比较4个不同亚型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在入选的LAA脑梗死患者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病变型最多见(43例,43.4%),其他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型(37例,37.4%)、混合机制型(18例,18.2%)、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1例,1.0%);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低回声斑块在颅内外LAA脑梗死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LAA脑梗死发病机制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最多见,常见危险因素及低回声斑块在各机制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卒中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TOAST分型,分为非心源性脑卒中,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腔隙性、其他原因及原因不明脑卒中.入院24h内采集血样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脑钠肽水平.比较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脑钠肽水平.结果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为(147.5±7.8) ng/L,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为(51.2±5.8) ng/L,腔隙性卒中患者为(39.5±10.0)ng/L.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t =67.8,23.6,17.6,均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于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其在脑卒中的病因学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脑梗死CISS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住院患者200例作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血小板参数,将脑梗死患者进行CISS分型,并进行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脑梗死CISS分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数值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大血小板数目(P-LCC)数值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116例、心源性卒中(CS)28例、穿支动脉疾病(PAD)56例。PLT、PDW、MPV与CISS分型呈正相关,并且PDW、MPV的相关性显著。PCT、P-LCR、P-LCC与CISS分型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P-LCR、P-LCC需要综合更多的临床和患者因素来考虑。结论血小板参数作为一种简单的、临床易获得的血栓形成的血液标记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初步作为脑梗死病情预估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TOAST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27例),非心源性脑梗死组(58例),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32例)组、小面积梗死(53例)组.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源性脑梗死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NT-pro-BNP水平不仅能预测脑梗死病变程度,而且有可能预测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并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特点,分析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9.1%,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为12.5%。部分及完全前循环梗死(PACI、TACI)组(A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7.6%、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59.1%,高于后循环梗死(POCI)组(B组)和腔隙性脑梗死(LACI)组(C组),P〈0.05。B组和C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与PACI和TACI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病因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①56例(90%)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血管异常,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30例(48%)伴有多发斑块形成,26例(42%)伴有管腔狭窄(此56例患者中40例MRA有异常);②46例(74%)患者MRA示脑动脉狭窄。结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常见原因,因此常规对脑血管状况进行MR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病因和诊断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