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干梗死的MR图像及常用序列特点。结果(1)多为小病灶(<10mm);(2)形态多样,斑点状、线状、小片状;(3)较大病灶不越中线。结论MRI是目前脑干梗死最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T2W像最为敏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与T2W加权像比较并无明显优势。MRI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MRI诊断脑干梗塞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干梗塞多为腔隙性梗塞,病灶较小,急性期CT较难发现.MRI因无后颅窝伪影的干扰,能早期发现脑干梗塞灶,并能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数目和大小.特别是MRI弥散技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中风的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3].本文分析50例脑干急性梗塞的MRI检查资料,着重探讨MRI表现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胸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的改进,特别是抑制伪影技术的提高。对MRI在胸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征作了介绍。并对肺癌、纵隔肿瘤、胸膜病变以及心脏病变的MRI检查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干腔隙性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7例脑干腔隙性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干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其他腔隙性脑梗死相同;脑干腔隙性梗死的好发部位多在脑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缺乏典型的脑干定位表现.结论 单纯脑干腔隙性梗死诊断较困难,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MRI)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起病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4-08~2015-08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5例表现为静脉高压性脑干病变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结果 5例患者病因包括2例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舌下神经管区DAVF,1例颅颈交界区DAVF,1例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经栓塞治疗1例,显微外科手术4例。术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明确瘘口消失,磁共振成像(MRI)复查可见脑干水肿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病变严重,由硬脑(脊)膜动静脉瘘引起,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MRI及DSA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单纯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6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头颅MRI确诊的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该病发生率为0.24%(4/1693),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因。4例均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左、右侧周围性面瘫分别为1例、3例),3例出现眩晕。4例经头颅MRI检查,均发现脑干梗死(桥脑梗死3例,桥脑合并小脑梗死1例),经抗血小板等治疗有效。结论以单纯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发生率低、尤其是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脑干梗死因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重视其表现的多样性,对以周围性面瘫伴眩晕起病者应特别注意脑干病变情况,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防止漏诊及误诊,头颅MRI特别是DWI对脑干梗死定位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伟  嵇鸣 《山东医药》2012,52(28):97-99
传统观点认为,肺脏缺乏氢质子,其MRI图像信噪比较低,加之空气—组织界面产生的磁敏感伪影与呼吸、心脏搏动伪影,不适合行MRI检查。肺部疾病的诊断首选X线与CT检查。随着MRI技术的进步,迄今已有许多关于肺脏MRI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8.
由肠道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及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引起的并发症发展较为迅速,并且致死率较高,临床检查时CT影像不能分辨脑干与脑干周围的病变,但MRI分辨软组织的能力比较高,在显示病变内部结构方面明显优于CT[1-3]。本研究应用MRI来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进行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I)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确诊治疗的前列腺病变患者136例,均给予SWEI,MRI及两者联合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断准确情况,以及SWEI平均、最大杨氏模量值和MRI各向异性值(FA)、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应用ROC曲线分析SWE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SWEI联合MRI检测对Pca、BPH诊断准确率最高,MRI检测准确率次之,SWEI检测准确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平均、最大杨氏模量值、FA明显低于Pca患者,BPH患者ADC明显高于Pca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E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69.86%,特异度为73.24%,准确度为75.74%,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72.86%,特异度为78.69%,准确度为82.35%,SWEI联合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3.58%,特异度为87.59%,准确度为92.65%。结论 SWEI联合MRI检测可有效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对Pca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自1998-2001年共11例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的有关资料。结果:上述11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存活8例,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人的诊断必须及时准确,主要依靠临床查体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治疗必须尽早、及时、综合。对于GCS评分<4分者,其生还的机会罕见;对于GCS评分在5-8分者,不能轻易放弃。GCS评分是反映病情轻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脑干反射的变化能精确表达脑干功能障碍平面的动态,对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确诊率高,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扫描中,由于伪影的产生,时机的选择等原因,出现漏诊,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现结合我院典型病例,对脑干出血CT扫描未显影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2.
脑干梗死指局部脑干组织坏死,在脑梗死中极为少见.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显著提升了对脑干梗死的确诊率,但发生脑干梗死的病因各异,神经解剖结构损害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重不一,给预后判断带来困难.现将近年来接诊的恢复良好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磁共振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MR脂肪抑制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内含有大量氢质子,MRI上信号较高,常掩盖其它组织的信号,还可产生化学位移伪影。为清楚显示病变、增加组织对比度及减少伪影,近年来脂肪抑制(FS)技术正逐步推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临床体征及核磁共振(MRI)对照临床确诊的老年脑梗死47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索病变部位(中脑、桥脑、延髓),左或右侧以及病灶大小和BAEP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47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38例(80.9%),BAEP的异常率与病变部位有关,与病变大小呈正相关,可以为病变定侧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我们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脑干梗死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38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脑干梗死患者并无典型脑干局灶体征和症状,及时复查头颅CT或进行头颅MRI检查可确诊责任病灶。结论早期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但若无条件行MRI检查时,可于发病72h后行脑干薄层CT扫描,亦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脑干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干出血一般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瘫痪、去脑强直、瞳孔缩小如针尖样、有明显呼吸障碍及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物质,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交叉性瘫痪是脑干病变的主要特征,即病变侧的脑神经受累的表现和病变对侧肢体受累的表现。脑干出血占脑出血的 8%-10%。脑桥是最常见的脑干出血部位,中脑和延髓出血少见。  相似文献   

17.
脑干梗死延误诊断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干梗死患者延误诊断的原因。结果误诊与患者症状不典型、未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及未进行必要的颅脑MRI检查有关。结论对于疑诊脑干梗死患者,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地神经系统检查和颅脑MRI检查能有效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由于CT和MRI应用于临床,对原发性脑干出血的诊断更加准确,使人们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了新认识。本研究总结了38例脑干出血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干梗死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对72例脑干梗死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后分为介入与非介入对照两组,并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与介入的疗效。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瘫痪,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瘫痪、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脑干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脑干梗死早期诊断最有意义,C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介入及应用降纤制剂抗纤溶治疗急性脑干梗死其疗效优于非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人颈髓角(CMA)大小,提供其正常值范围,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1例枕颈区正常的国人MRI片,测量CMA,其中99例同时测量脑干脊髓角。结果 301例受检者的CMA为137.7°~180.0°(163.73°±6.88°),95%可信区间为150.24°~177.22°,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者的CMA相比,P均〉0.05。其中99例受检者的脑干脊髓角为147.0°~177.7°(162.53°±6.17°),与CMA相比,P〉0.05。结论国人CMA正常值为137.7°~180.0°,与脑干脊髓角相近,CMA超出正常值范围有助于颅底病变的诊断,对脑干、延髓、颈脊髓压迫程度的评价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