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编写本草书目提要过程中,发现一些过去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彻底的问题.这里先谈谈"神农本草经",请大家指正.一、"神农本草经"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书"神农本草经"是不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本草书?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在本书出世前几个世纪已经就有了本草书,不过其他的  相似文献   

2.
抄本医籍对中医临床极具借鉴和应用价值,而其中大量的疑难字是研读抄本医籍的最大障碍。本文介绍辨识草书、繁体字、俗体字、异体字及错别字的方法,以助利用抄本医籍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东方养生》2011,(7):151-151
陈亚俊.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省体育总会主席、省书法家协会理事。2010年曾出版《陈亚俊书法艺术作品集》。今年4月,陈亚俊先生的作品刚刚受邀参加了海南首届“雕刻人生·主题书画雕塑作品联展”。图为陈亚俊先生于近期创作的草书作品。  相似文献   

4.
《东方养生》2013,(12):2-2
“马”是从草书来的,抹掉了大眼睛和飞扬的鬃毛,四个蹄子被缩略成一横,“焉”变得又轻快又单薄。简化了的马像一柄雪亮的小刀,刷的一声就割破了帷幕,透过缝隙,外头是上下翻飞的活塞,轰隆隆地唱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哀歌。  相似文献   

5.
《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是明代山东著名医家王象晋编撰的临床方书,体现了王象晋一生主要的医学经验与学术成就。该书收录了王象晋精心收集的方药,内容详尽,独具特色,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长于据证施方、用药简便精准、主张药食同源、善治疑难杂症、强调服法有度等。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说学派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中医学说学派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医家学说的起源与形成、汉代张仲景学说、晋隋唐宋医家、金元医家、明清医家、近代医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写字有助于祛病健身,草书是最佳选择。草书是祖国书法中的一种书体,它是无色之画,无音之律,引人欣赏,使人神怡。众所周知,隶书要一笔一画的写,写起来费事,也费时间。为了省事省时间写得快些,就不能一笔一画一本正经的写。  相似文献   

8.
梳理并分析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以期较为客观地概述晋产道地药材生产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服务于晋药生产、研发与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研究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潞党参、恒山黄芪等资源概况、生态种植(野生抚育)技术、采收加工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晋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栽培、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采收方法包括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2种。药材加工多沿用传统加工方法。中药材合作社多采用传统仓储方式,大型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企业采用气调贮藏技术。晋产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先进,拟订标准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标准,并体现了山西道地药材特色与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晋产道地药材栽培方式体现了生态种植特点,产地加工保留了道地药材传统加工技术特色;晋产道地药材质量优良并且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简介和芝惠,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中华名人协会、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北京教育协会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他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首届高级班,受授于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和芝惠的作品曾在国内大型书画展上屡屡获奖,还曾赴日本大阪展出,获得好评。此外,他还被录入《中国书画名人大词典》等书籍,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中国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等刊物相继发表过其书法作品并做专题评论。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异彩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之倾倒,并付诸一生。在这些人当中,只有一小部  相似文献   

10.
晋读者:花粉的确可以美容养颜,下面介绍几种养颜花粉,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试试。  相似文献   

11.
说"瘟"     
瘟,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其本字或为“殟”。疫。也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瘟、疫同义组成并列复合词始见于晋。  相似文献   

12.
“写字以散气”的张发韩愈《送高闲人序》介绍,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但非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气从衷来,立即用写字散气。韩愈赞日,此法简单有效,如握笔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字前所发之怒气皆移向笔端,流向书面而消散。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两晋以前针灸学成就研讨会》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广州中医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86篇,综合论文内容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①两晋以前针灸著作的研究;②两晋前针灸家的生平、论著、学术观点的研究与探讨;③对两晋前有关经络、腧穴、刺灸法方面理论的研究与探讨;④针灸临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心力的人     
林岸 《东方养生》2012,(10):60-63
熊十力完成了谭嗣同、章太炎未竟之业,将宋明理学的论理学,翻转为宇宙观和本体论,影响了东亚儒家的思考。两位人物,王弼与龙树,一魏晋玄学,一古印度佛学,他们与熊十力有何关联?两汉思想,董仲舒站正面,王充站在反面,董仲舒上承邹衍,王充下开魏、晋,魏、晋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正在于继承了王充,对邹衍、董仲舒的天人相应、五行生克、神化圣人等迹近宗教的思想,一并彻底澄清(钱穆《中国思想史》)。王弼是魏、晋的大勋绩人物,批判  相似文献   

15.
兼而修之     
[晋]葛洪 长才者兼而修之,何难之有?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  相似文献   

16.
大道至简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相似文献   

17.
白扁豆为常用中药,又名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系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lablaJ)L.的干燥白色成熟种子,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汉、晋时期引入我国。《本草纲目》中指出“扁豆调肝和胃,清暑祛湿,止泄泻”,  相似文献   

18.
《本草求真》评介张昱(北京中医学院100029)关键词《本草求真》书评黄宫绣(约公元1736~1795,年),字锦芳,清代江西抚州宜黄人,出身于儒医世家,学识渊博,精通医药。有感于当时本草书多“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况有“补不实指,泻不直论,或以隔一...  相似文献   

19.
"滇南本草"是一部带有地方色彩、具有民族风格的区域性的本草书,也是唯一现存的完整的区域性本草书.它所载的药物多数异于其他本草,或为云南特产,或仅为云南人所使用.直到现在,它所载的药物和单方极为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中,并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很高的评价.云南很多有名的成药,例如"云南白药",其主要原料也为"滇南本草"所收载,因此,了解和研究整理"滇南本草",是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和本草学内容,并在应用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虹  刘小斌 《国医论坛》2010,25(2):48-48
<正>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家、练丹家。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人,占籍岭南,两度入粤,终老于罗浮山,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岭南渡过,是岭南医史开山之祖。《肘后备急方》是代表葛洪医药学术成就的著作,书中大量收集晋、晋以前医籍及民间治疗经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