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讨论肩胛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8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病史进行分析,4例于肓胛切迹痛点处作封闭治疗,4例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肓胛切迹成形术,2例无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4例中2例有效,有效率50%,其中2例无效后改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例,随访2~3年,症状完全消失,肌力较术前Ⅱ-Ⅲ级,未发现有复发者,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结论:颈肩痛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存在。早期保守疗法可使部分患者治愈,如治疗2个月无效,或发现明显肌肉萎缩,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10C侧肩胛背神经的发起、走行及其支配情况,并结合肩胛背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500-500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肩胂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病程3mo-3a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15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17例采取后,入路切断肩胛上横韧带松解肩胛上神经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症状、肌力、肌肉萎缩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3例。结论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要依据不同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肩胛上神经压迫综合征是引起颈肩部疼痛和颈肩部活动受限的病因之一。此病症在频发的颈肩部疼痛的病例中常有发生。对于此病症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的学者们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对此病症的保守治疗方法却很少见有报道。笔者对14例侧的肩胛上神经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注射治疗,并长期观察和随访。结果表明:效果满意,现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肩胛上神经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并通过手法理筋加封闭疗法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1例。结论: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宜首选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6.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法瑾 《安徽医学》1995,16(2):39-40
<正> 1990年5月~1993年12月我们收治7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16~50岁。其中工人2例,学生2例,农民2例,家庭妇女1例。右侧6例,左侧1例。16岁者为女生,曾患肺结核及右肩关节结核。另一例男生合并有右肩胛骨肿瘤。2例有肩部外伤史。  相似文献   

7.
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0侧福尔马林灌注尸体的肩胛上神经行程、分支以及与三个固定点的关系(起点、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根据尸体摹拟观察,讨论分析了冈下肌萎缩症,肩周痛与肩胛上神经在二个固定点受损伤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并为此提出了治疗意见。  相似文献   

8.
【穿刺技术】局麻药为0.5%~1%卡波卡因、0.5%~1%利多卡因或0.125%~0.25%布比卡因10ml,也有加入1:20万肾上腺素。患者取坐位,颈部稍前屈患侧上臂内收内旋,在肩胛冈上,触诊找到肩峰至肩胛骨内缘的中点,在其外上方2.5cm处为穿刺点(图1)。用25或23G60mm长,内盛10ml局麻药的注射器,从穿刺点垂直刺人。当针穿过斜方  相似文献   

9.
肩胛上神经卡压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被诊断为颈椎病或肩周炎,临床医师很少考虑到可能系肩胛上神经卡压所致.国内1989年以后屡见报道,治疗多采取局部封闭或手术松解.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我科采用针刀治疗该病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suprascapular notch)或冈盂切迹(spinoglenoid notch)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963年Kopell和Thomp-son[1]首先报道了该病,国内最早在1989年朱盛修等[2]报道了3例。该病一直被认为是少见或罕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发现及报道有增加的趋势。1990~2001年,作者收治12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1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1年3月~1990年7月共治疗此征17例,其中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4例。经远期随访结果表明,当短期保守疗法无效时,即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获良好的功能恢复。对病因、病理机制作了回顾分析,强调了某些与本征相雷同的颈肩部疾病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2.
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52例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2例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为:后肩部疼痛、冈下肌及肩胛上切迹处压痛,患侧冈上、冈下肌萎缩,肩外展外旋力减弱。X线片发现肩胛上切迹患侧较健侧狭窄者,是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因及手术指征之一。17例经肩胛上横韧带切断减压及切进扩大术,其余封闭治疗。47例经5个月~12年随访,优良44例,一般2例,差1例。  相似文献   

13.
一般人体解剖学教科书[1-3]没有记载肩胛上神经有分支到臂上部。现发现一条肩胛上神经的分支,经过肩关节上方中部后下行至三角肌上部表面中线,抵达臂中部。对神经解剖理论和临床应用皆有一定意义。材料和观察结果在解剖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过程中[4],在尸体No:31上发现其头静脉外侧的皮神经并非来源于肌皮神经,因而向上追踪并作了如下的解剖:解剖臂丛各干、支,切断并翻起喙锁韧  相似文献   

14.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针刀松解径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68例常规固定的成人肩胛骨标本中,测量喙突全长、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等数据。结果:喙突全长为(33.89±4.78)mm,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为(9.39±2.83)mm,喙突与关节盂所在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平均为63.28°。可使用针刀切断肩胛上横韧带以松解肩胛上神经。结论:文章提供的相关数据和定位方法,可以提高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标本中,去除皮肤及浅筋膜及深层肌肉后,暴露冈上窝深层骨面,发现其双侧肩胛上动脉走行出现变异。正常情况,肩胛上动脉起始于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向后走行于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经肩胛切迹行于冈上肌、冈下肌与肩胛骨之间,并与旋肩胛动脉形成吻合支[1]。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2]。此变异现象较为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痛的产生机理一直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量性理论,自古代即已开始,人们认为痛是由于刺激的强度增加所致。另一是刺激特异理论,这是从上个世纪发  相似文献   

17.
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2例成年尸体标本上,对肩胛上神经冈下支的经过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剖和观测,据此讨论了肩胛上神经冈下支卡压症的解剖学病因,设计了合理的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冈下下支卡压症的入刀点及入刀方向,指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临床开展该术式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因肩胛背神经行径过程受压而产生以患侧颈、肩、背、腋、侧胸壁酸痛和不适感等一系列症状,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2007年6月-2011年5月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肩胛背神经是一来自C5神经根与胸长神经合干的神经,此神经卡压表现为该神经走行区的酸痛和不适。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此病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10余年来,用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及其伴发的严重心律失常是一个重要的进展,也是心脏传导系统形态学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一个范例。有关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