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血型血清学的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1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分娩前孕妇最后一次IgG抗A(B)效价值为标准,效价≥1∶64者列为研究范围。新生儿HDN则观察溶血3项筛查指标及其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等。结果 21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血清IgG抗体效价1∶64有710例,1∶128有800例,1∶256有519例,效价≥1∶512有171例。HDN发病患儿共529例。2次及以上妊娠孕妇的抗A、抗B抗体效价值大于1次妊娠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30-40岁组孕妇的抗A和抗B抗体效价高于21-29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相关,r=0.8119,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血型免疫性抗体IgG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且随着IgG抗体效价的增高,HDN的发病率也增高,但不是HDN发病的唯一因素,妊娠次数的增多、年龄增大、不良生育史等因素可加重IgG抗体效价对H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型不合夫妇中O型血孕妇Ig G抗A(B)效价监测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2135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Rh-D阳性血孕妇Ig G抗A(B)效价,观察抗体分布情况及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性。结果 2135名孕妇中,881例Ig G抗A效价≥64有550例,773例Ig G抗B效价≥64有402例,481例Ig G抗A/B效价≥64有220例。发生ABO-HDN的有225例,发病率为10.5%,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母亲抗体效价范围256-1024,患儿发病率有随母体抗体效价升高而明显上升,Ig G抗A、Ig G抗B效价为512时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Ig G抗AB效价为256时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随着孕妇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加,孕妇Ig G抗A(B)效价≥256时有发生ABO-HND的可能性,孕妇Ig G抗A(B)效价≥512的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ABO-HND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应该进行效价的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3.
检测IgG抗体效价在诊治母儿血型不合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检测IgG抗体效价在诊治母儿血型不合中的意义。方法 对孕妇为“O”型血而丈夫为其他血型的怀疑有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产妇,在孕28周以后进行ABO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595例孕妇接受筛查,抗体效价小于64的352例产妇所生新生儿中有26例发生新生儿高胆,无1例溶血,抗体效价在64~256之间的226例产妇所生新生儿16例发生新生儿高胆,仅1例溶血,抗体效价512的12例产妇所生新生儿有3例为“O”型血,9例为其它血型,有7例发生新生儿高胆,3例溶血,抗体效价为1024的4例产妇所生新生儿2例为其它血型其中1例发生高胆并溶血,另2例新生儿血型为“O”型,抗体效价为2048的1例新生儿其他血型并发生溶血性黄胆。结论 检测抗体效价可以筛查一部份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作为监测对象加以监测,特别是抗体效价高于512时应该重点监测,但高效价并不一定代表母儿血型不合及溶血。  相似文献   

4.
产前血型IgG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孕妇的产前IgG抗体水平,了解IgG抗体效价异常在孕妇中所占比率及临床意义,为预防及诊治新生儿溶血病(HDN)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用抗人球蛋白试管凝集法进行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910例孕妇中,血清效价大于64者有108例,异常检出率为11.9%。IgG抗A效价大于64者有64例,检测率为11.8%;检测IgG抗B效价大于64者有54例,检测率为14.1%。讨论妊娠中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密切相关,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应及时作产前血清学的检测,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减轻胎儿受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血型抗体的效价对新生儿红细胞致敏情况,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723例丈夫为非O型的O型血孕妇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分娩时取脐静脉血做红细胞四项试验: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检测、释放试验。结果 723份血清中IgG抗-A(B)效价≥1∶64者有168例,异常检出率为23.24%;丈夫为A型、B型、AB型者,IgG抗-A(B)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01%、20.13%、23.53%。当孕妇IgG抗-A(B)效价≤32时,新生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而效价为64、128、256、≥512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69%、64.29%、94.12%、100.00%。结论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红细胞致敏呈正相关,是产前预报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HDN的有效方法。可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h血型鉴定及其免疫性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例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就诊的Rh系统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及其母亲,均进行ABO血型鉴定及Rh血型鉴定,对患儿血标本行抗体筛查三项,对血清、放散液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结果:经血型鉴定结果显示,母婴ABO血型一致10例(66.67%),患儿经抗体筛查三项实验均呈阳性,其中抗体放散实验、游离抗体检测显示ABO血型系统外存在不规则抗体,经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呈阳性(3+~4+),母血清IgG抗-D效价(128~2048),IgG抗-E效价(64~256),患儿血清中游离IgG抗-D效价位于2~512间,IgG抗-E效价位于4~32间.结论:Rh血型鉴定及其免疫性抗体筛查实验对于早期诊断Rh、ABO系统溶血病具有重大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输血及换血治疗时抗体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9年-2013年间宁波市江东区O型孕妇ABO抗体筛查情况分析,了解O型孕妇中ABO抗体异常人数和不同血型的抗体效价情况,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12 488例O型孕妇ABO抗体。结果 1:128 2254例,异常率18.05%。其中1:128占44.7%1:256占30.5%1:512占14.5%1:1024占7.6%1:2048占2.2%1:4096占0.5%。结论孕妇血清中ABO抗体效价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 266例O型孕妇总阳性率80.5%(214∕266).在O-A组中,其中IgG抗A效价>64者占68.5%(63∕92).在O-B组中,IgG抗B效价>64者占65.9%(58∕88),在O-AB组中,IgG抗A、抗B效价>64者均占74.4%(32∕43),各组均有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讨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并为临床提供HDN的诊断和防治的依据。方法夫妻及新生儿血型鉴定;对新生儿血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对产后母血做IgG抗A(B)抗体效价试验以及ABO以外抗体试验。结果对我院出生的105例不同程度黄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的总发病率为22.9%(24/105)。其中母夫婴O-A-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33.3%(12/36),O-B-B型血组的阳性率为13.3%(6/45),O-AB-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8.6%(4/14),O-AB-B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0.0%(2/10).产后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1∶32者占71.4%。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O-A-A型血组的发病率较高于其它组;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阳性率很高。我们建议:凡以往不知原因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或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对产前ABOHDN效价高的母亲、产后黄疸持续不退的婴儿及时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的关系及药物干预作用。方法:200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从妊娠16周开始检测其血清中IgG抗A(B)效价,≥1∶64者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256者加用静脉推注高渗糖和复合维生素,4周后复查抗体效价,观察孕妇效价变化及足月顺产儿HDN的发生情况,分析孕期IgG抗A(B)效价与HDN发生率的相关性及药物干预效果。结果:200例孕妇末次IgG抗A(B)效价1∶64、1∶64、1∶128、1∶256、≥1∶512占比分别为46.00%(92例)、20.50%(41例)、18.50%(37例)、9.50%(19例)、5.50%(11例)。效价≥1∶64的108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有24例发生HDN,发生率为22.2%,抗体效价升高与HDN发生率明显正相关(r=0.577,P0.01),药物干预可使IgG抗A(B)效价明显降低。结论: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越高,HDN的发生率也越高;药物干预能显著降低IgG抗A(B)效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ABO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经验。方法选取7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及母亲血样,常规鉴定ABO血型、患儿血清学三项试验、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同时对产妇年龄、流产次数、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明确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78例,产妇年龄分布30岁以下共63例(80.8%),有流产史共68例(87.2%),新生儿黄疸发生3天内发生共51例(65.4%)。其中O—A型48例,O—B型30例,发病患儿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16共0例(0%),1:32—64共9例(11.5%),1:128—512共56例(72.8%),≥1:1024共13例(16.7%)。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放散试验阳性78例(100%),游离试验阳性50例(64.1%),直抗试验阳性30例(38.5%)。结论为预防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孕妇做产前的ABO血型和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筛查极有必要,尤其是曾有生产史、流产史的孕妇,同时及时做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孕期夫妇血型血清学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1680对夫妇进行ABO 及Rh(D)血型鉴定。对妻O型夫非O型者再进一步作IgG抗A(B)效价测定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对Rh(D)阴性者, 查抗D IgG抗体。对产前夫妻ABO血型不合,IgG抗A(B)抗体效价≥64或有抗D抗体者,所生新生儿结合临床作ABO 及Rh血型鉴定,C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验证产前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1680 对夫妇中,妻O型,夫非O型者472对,占27.5%;妻Rh(D)阴性5例,占0.30%;夫妻血型不合者不规则抗体2例占 0、42%。有流产史IgG抗A(B)抗体效价>64占夫妻血型不合者24.8%。135例IgG抗A(B)效价≥64或有抗D抗体者,因母婴型不合而发病者,占32.8%。结论 1.夫妻血型不合引起的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趋势。 2.产前IgG抗体效价高低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率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妊娠次数及年龄因素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母婴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分别统计不同IgG抗A(B)效价的孕产妇中发生因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比率,并比较不同妊娠次数、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比率。结果孕妇不同血清IgG抗A(B)效价时、不同妊娠次数时及孕妇的不同年龄段时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比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增高、妊娠次数的增加及孕妇年龄的增加,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也增多。结论为保障母婴安全,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有条件时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并尽量减少妊娠次数及避免高龄怀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孕妇或孕前妇女的血液进行产前免疫学检查,可评估其将来生出新生儿溶血病婴儿的危险性.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夫妇ABO,Rh血型,对夫妇血型不合孕妇作血型抗体筛选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和孕妇体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结论 产前检查夫妇血型,对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追踪检测IgG抗-A(B)效价,是产前预测ABO-HDN发生可能性的较简单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 观察凝聚胺法(MPT)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 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用MPT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及Rh抗D抗体效价.结果:在986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 MPT法检出IgG抗A(B)效价≥1∶ 64者528例(53.5%), 传统试管法检出512例(51.9%), 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例RhD阴性孕妇中检出抗D抗体11例(73%).结论:产前对夫妇进行ABO、 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 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可减少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MPT法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宝安区O型孕妇血清Ig 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产微柱凝胶法对3038例孕16~40w的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AB型)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 G抗A(B)效价的测定,以1+凝集强度为阳性判断标准,并以此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为效价,并与临床确诊为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209例产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3038例O型孕妇Ig G抗A(B)的效价≥256为45.69%(1388/3038),其中,夫妇A-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为50.26%(681/1355),B-O血型不合为41.94%(507/1209),AB-O型不合的为42.19%(200/474);209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ABO-HDN的O型产妇Ig G抗体效价≥256为98.56%(206/209)。结论国产微柱凝胶法检测夫妇血型不合的O孕妇血清Ig G抗体效价应设为256较为合理,对临床ABO-HDN的预测、诊断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免疫性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进行ABO血型、Rh(D)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放散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有免疫性IgG抗体及IgG抗体特异性。结果4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ABO血型不合者38例,占92.68%,其中由免疫性IgG抗原A抗体引起者21例,由免疫性IgG抗原B抗体引起者17例。Rh血型不合者3例,占7.32%,其中2例由抗-D引起,1例由抗-E引起。4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48.78%,游离试验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87.80%,放散试验阳性者41例,阳性率为100%。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以母亲为O型,患者为A型或B型最为常见;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疸患儿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与"O"型孕妇孕期免疫性(IgG)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分析60例黄疸患儿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其母亲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等有关资料.结果黄疸患儿ABOHDN的发病与其母亲的免疫性抗体效价高低成正相关.结论产前检测夫妇ABO血型不合,特别是"O"型孕妇的IgG抗A(B)效价,对预防和治疗ABOHDN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B0血型抗体效价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盐水试管凝集法,进行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对抗体效价异常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228例孕妇中,血清效价≥1:128者有183例,异常检出率为80.26%;通过治疗三个疗程治愈175例,治愈率95.63%;三个疗程显效5例,占2.73%;总有效率为98.36%,效果满意。结论对有自然流产、死胎、早产、死产及新生儿溶血等不良孕产史的、女方为O型血的夫妇,开展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及应用血浆置换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疗效,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产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产前检测胎儿RhD血型,分娩后用血清学方法证实。对照组14例用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实验组15例用血浆置换配合药物治疗对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观察IgG抗-D抗体效价以及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胆红素。结果产前荧光定量PCR与产后血清学法Rh(D)血型结果一致。对照组14例孕妇孕期血浆抗体滴度为1∶32~1∶256;实验组15例孕妇PE 2~5次/例,血浆置换前后血浆抗体滴度分别为1∶(96±43.6)、1∶(18±14.7),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6.77,P<0.01)。对照组10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实验组4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对照组10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均阳性,血清胆红素:(84.2~205)μmol/L,平均(154.6±46)μmol/L;实验组4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D抗体、放散试验阳性,血清胆红素:38.3μmol/L~141.2μmol/L,平均(76.5±36)μmol/L。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无创性胎儿RhD血型检测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血浆置换配合药物治疗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