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以及两种凋亡相关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发生、发展机制的关系. 方法 以普通瘢痕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的mRNA和蛋白(65.47%、72.43%)的表达水平高于普通瘢痕(P<0.01);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普通瘢痕(22.85%、6.34%,P<0.01);survivin、caspase-3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urvivin和caspase-3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中Smad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Smads在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对10例瘢痕疙瘩、10例正常瘢痕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Smad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t检验比较其表达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瘢痕疙瘩组织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瘢痕(P<0.05)和正常皮肤(P<0.05),而Smad2、3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以及磷酸化的Smad2、3的蛋白水平表达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瘢痕疙瘩中,存在有Smad7的表达缺陷,这可能是增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传导不能被自身负反馈循环终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p16的表达及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D1、p16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例成熟瘢痕、11例增生性瘢痕、11例瘢痕疙瘩及8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染色,观察CyclinD1和p1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及普通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p16均为阴性;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p16与正常皮肤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D1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比增生性瘢痕为高,但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yclinD1、p16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瘢痕疙瘩里p16的细胞抑制作用可能无法与CyclinD1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相拮抗,所以细胞呈现持续增殖状态;而在增生性瘢痕里CyclinD1与p16可能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所以其生长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雄激素受体 (AR)、雌激素受体 (E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p16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对 30例瘢痕标本进行研究 ,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 ,观察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及普通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所有指标均为阴性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p16、AR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D1和AR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 ,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16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比增生性瘢痕为高 ,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病理性瘢痕中cyclinD1和AR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AR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它可能是通过与其配体结合后促使与cyclinD1有关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的。在瘢痕疙瘩里可能存在cyclinD1的促细胞增生作用超过P16细胞抑制 ,所以细胞呈现持续增殖状态 ;而在增生性瘢痕里cyclinD1与p16可能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瘢痕疙瘩中两种小分子蛋白多糖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和双糖链蛋白多糖(biglycan) mRNA表达.方法 以含decorin/biglycan cDNA重组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合成decorin/biglycan cRNA探针,采用cRNA-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decorin和biglycan mRNA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decorin mRNA表达水平较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减少(P <0.01),成熟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增生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biglycan mRNA水平与成熟瘢痕组织相比显著增高(P <0.0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biglycan mRNA仅由表皮中分化的角朊细胞(棘细胞和颗粒细胞)表达;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未见表达信号.结论 小分子蛋白多糖decorin和biglycan mRNA表达在增生性瘢痕疙瘩中发生改变,提示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5-FU抑制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因子cyclinD1、CDK4、TGF-β1表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值;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用药前后cyclindl、CDK4、TGF-β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5-FU在体外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随5-FU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并且5-FU能明显抑制cyclinD1、CDK4、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 5-FU能抑制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5-FU能明显降低cyclinD1,CDK4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含量,及其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瘢痕疙瘩、正常瘢痕以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活性及凋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核心蛋白多糖以及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表明其合成蛋白的功能活跃;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mRNA含量较正常瘢痕或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降低,而TGF-β1 mRNA表达则较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升高.结论 核心蛋白多糖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减少,提示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合成的抑制作用随之减弱,同时使TGF-β1表达上调,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迁移,合成过量胶原.表明核心蛋白多糖是抑制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5-FU对增生性瘢痕中cyclinD1、cdk4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5-Fu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因子(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及抑癌基因(p53)的mRNA表达的影响,以阐明5-Fu对病理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值;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用药前后cyclinD1、cdk4、p53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5-Fu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cyclinD1、cdk4的mRNA表达;对p53的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5-Fu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机制与其抑制cyclinD1、cdk4的表达有关,而与p53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其72位编码子基因多态性对瘢痕疙瘩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取35例自愿捐献瘢痕疙瘩组织,男19例,女16例;病程4个月~8年。同时收集自身外周血作基因型分析。根据观察范围不同,实验共分为两组(n=35)。中央组:各瘢痕疙瘩中央部(中央2/3半径范围内);周边组:各瘢痕疙瘩周边部(周边1/3半径范围内)。两组再根据瘢痕疙瘩最大横径大小分3个亚组:<1cm为小体积组(n=5),1~3cm为中体积组(n=21),>3cm为大体积组(n=9)。采用PCR法扩增p53基因外显子4,并进行基因测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疙瘩p53遗传基因型为Arg/Arg者7例,Pro/Arg者21例,Pro/Pro者7例,与临床表型分布有相关性(P<0.05);中、小体积周边组及中央组P53蛋白染色阳性,大体积周边组偶见细胞染色阳性。基因型为Arg/Arg、Arg/Pro及Pro/Pro的标本吸光度值分别为3439.3598±538.5275、3273.1862±375.2139及1691.3729±98.9893,各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呈均匀分布,大、中、小体积周边组凋亡细胞指数分别为31.0000±3.2660、42.3000±4.3548、44.6000±5.253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疙瘩临床表型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组织中p53基因72位编码子基因多态性的变异有利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中p53、cyclinD1的表达及在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区别,以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的机理.方法手术切取病理性瘢痕标本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瘢痕作为对照组,运用RT-PCR方法测定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瘢痕疙瘩中p5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e have evaluated the TEG® thromboelastograph and the ROTEM® thromboelastometer, two point-of-care devices that measure blood coagulation. During a one-week period, seven consultant anaesthetists, one consultant haematologist, one associate specialist anaesthetist and two senior trainee anaesthetists were trained by the manufacturers and set up, calibrated and used both systems, after which their views were obtained and specific technical/support information was sought from the manufacturers using a questionnaire. Although the devices shared common features, they differed in complexity and aspects of ease of use, and in their purchase and running cost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