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检测用吡喹酮治疗前后72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结果: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93.1%(67/72),血清循环抗原水平与每克粪便内虫卵数(EPG)无明显相关,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3.2%(3/95),1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有1例阳性,其他病患者11例血清均阴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后3个月,粪检阴转者中80.7%(46/57)血清抗原亦转为阴性,粪检阳性者血清抗原检测仍为阳性,所有阳性血清抗原滴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并有简易、快速和费用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慢性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检测用吡喹酮治疗前后72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结果: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93.1%(67/72),血清循环抗原水平与每克粪便内虫卵数(EPG)无明显相关,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3.2%(3/95),1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有1例阳性,其他病患者11例血清均阴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后3个月,粪检阴转者中80.7  相似文献   

3.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与HBV及HC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对124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患者作了肝组织病理、HBV和HCV标志检测及随访观察。病理诊断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78例(62.9%),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31例(25%),门脉性肝硬化15例(12.1%),三组患者HBsAg及HCV标志检出率分别为35.9%、64.5%及93.3%,提示肝细胞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109例中,HBsAg或HCV标志阳性组病死率为22.9%(11/48),显著高于阴性组1.6%(1/61)。18例死亡患者中,HBsAg和/或HCV标志阳性17例,占94.4%。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第二位是原发性肝癌(HCC)。HBV及HCV感染是发生肝衰竭及HCC的关键因素,与晚血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及50例HBsAg阳性的非血吸虫病对照人群血清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用斑点杂交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AS)患者HBV-DNA。结果表明,HBsAg阳性的晚血患者HDV标志物(HDV-M)检出率14.5%,显著高于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2.5%)及对照人群(2.0%)(P<0.05)。随访观察发现,HBV/HDV双重感染的晚血患者病死率40%,显著高于单纯HBV感染的晚血患者(8.5%,P<0.05),提示晚血患者是HDV感染的易感人群,HDV感染是HBsAg阳性晚血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HBV/HDV双重感染与晚血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用微波辐射ELISA和快速ELISA同步检测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18份,健康人血清61份,并殖吸虫病犬血清12份。结果:两种方法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1%(104/118)和91.5%(108/118),无显著性差异。健康人血清抗体假阳性分别为2份(3.3%)和1份(1.6%),亦无显著性差异;交叉反应均无假阳性。结论:微波辐射ELISA具有与快速ELISA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前者具有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型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发生病理性肉芽肿并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异位血吸虫病。曾报告发病率占1.27%~4.29%[1]。现将我们历年收治的33例脑型血吸虫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计33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性7例。年龄16~61岁,均为本市疫区农民。病原检查,12倒粪便血吸虫卵阳性,21例血清免疫学(IHA、COPT、ELISA)2项以上阳性。均经头颅CT检查发现颞叶或顶叶或枕叶皮质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其中以颞叶居多,占87%(29/33)。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的临床意义,对3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和20例窦性心动过缓(窦缓)患者采用多阶段倾斜试验(MITTT),观察了4个阶段试验结果。结果显示:35例晕厥患者中阳性28例,阴性7例,阳性率为80%。20例窦缓患者中阳性2例,阴性18例,阳性率为10%。两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倾斜试验合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阳性率。95%的阳性患者在异丙肾上腺素剂量(≤3μg/min)5分钟内出现阳性结果。心率-血压乘积值显著下降有助于鉴别阳性或阴性结果。其阳性预测值≤1.2×103kPa/min(1kPa=7.5mmHg),阴性预测值≥1.3×103kPa/min。提示MITT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作为常规方法推广。  相似文献   

8.
1993~1994年对218例血吸虫病患者应用韩国产吡喹酮治疗,作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性别及疫水接触史218例患者均居住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其中,男性146例(66.97%),女性72例(33.03%);年龄最大61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5.6岁。1.2确诊依据COPT环沉率≥3%217例(98. 54%),无抗虫治疗史直肠镜检阳性1例(0.46%),全部粪检患者中仅有4例阳性。1.3临床分型慢性血吸虫病213例(97. 71%),晚期血吸虫病 5例(2…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循环抗原,间接血凝试验(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检测抗体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12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277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9.42%,64.62%和63.18%,14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和89例健康人血清Dot-ELISA检测均为阴性,1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在离开流行区经吡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2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21/918)。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27.25%)。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2949/52575),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992年曹寨村)。解剖野鼠11630只,未发现血吸虫卵。大量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虽于1992年在曹寨村出现1个疫点,但经及时处理迅速扑灭,而其它地区均未发现残存钉螺及新感染病人,认为其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胶体金CWSAg-DIPSTICK在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中的应用。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g)、尾蚴抗原(CeAg)为诊断抗原,采用胶体金CWSAg-DIPSTICK对325例血吸虫病人(其中急性血吸虫病28例,慢性血吸虫病297例),79例肝吸虫病人,157例囊虫病人,184例旋毛虫病人,165例肝炎病人,481例肺结核病人,876例普通就诊者以及518例正常人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几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胶体金CWSAg-DIPSTICK操作时间为2-5min,阳性检出率为(97.31%-100%)。其中慢性血吸虫病97.31%(289/297),急性血吸虫病100%(28/28);交叉反应率为0.62%-4.89%,其中,肺吸虫病1.96%(3/153),肝吸虫病1.33%(1/75),囊虫病0.64%(3/153),旋毛虫病4.89%(9/184),肝炎1.21%(2/165),结核病0.62%(3/481);假阳性率为0.19%-1.25%,其中,寄生虫病特检门诊普通就诊者1.25%(11/876)、正常人0.19%(1/518)。结论:胶体金日本血吸虫病快速诊断试纸具有特异性较强,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敏感性较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四种免疫学方法诊断血吸虫病的探讨江西省瑞昌市血防站瑞昌332200张继翔我们将胶乳凝集试验(LA),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环卵沉淀试验(ELCOPT)、间接血凝试验(IHA)四种血清学免疫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粪检阳性的135例血吸虫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血吸虫病疫区初中生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血吸虫病流行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7年10月在血吸虫病疫区义和中学,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初中生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以在校初中1~3年级学生共835人为调查对象,最大年龄16岁,最小年龄12岁。1.2调查方法对以上对象进行间接血凝试验 (IHA),操作方法与判断标准均按卫生部地病司1990年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执行,血清抗体滴度≥1:h)为阳性。冻干血吸虫病诊断血球由湖北…  相似文献   

1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及50例HBsAg的阳性的非血吸虫病对照人群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用斑点杂交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HBV-DNA。结果表明,HBsAg阳性的晚血患者HDV标志物检出率为率14.5%显著高于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对照人群。随访观察发现,HBV/HDV双重感染的和晚血患者病死率40%,显著高于单纯HBV感染的晚血患者,提示晚  相似文献   

15.
患者邱某,男性,51岁,农民。患者于4年前因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在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血吸虫病扩大化疗,按吡喹酮60mg/kg2日疗法,给予口服。服药第2天,患者出现双侧膝关节肿胀、疼痛,但仍坚持服完疗程,关节症状于停药2d后消失。既往无关节炎史,无药物过敏史。2007年11月,患者因IHA阳性,再次行吡喹酮60mg/kg2日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SPA—ABC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素与亲和素(BAS)是80年代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项测试技术[1-2]。近两年来,我们收集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和非血吸虫病人血清,用自己建立的ABC[3]方法进行测试,同时用IHA、COPT对比检测。材料与方法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来自湖北省公安县、...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牛丝虫多抗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皖北丝虫病流行区119对产妇及其婴儿脐带血清和170对妇女及其子女血清中丝虫循环抗原(FCAg),其中阳性231例,阳性率为40.0%(231/578)。83例微丝蚴(mf)阳性者中67例检出FCAg,阳性符合率为80.7%(67/83)。54例FCAg阳性产妇中33例婴儿脐带血清中检出FCAg,阳性符合率为61.1%(33/54)。表明母体FCAg有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84例FCAg阳性妇女中35例子女血清中检出FCAg,阳性符合率为41.7%(35/84)。肺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假阳性率分别为2.5%和16.7%。50名健康大学生的FCAg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消灭地区晚期血吸虫病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消灭血吸虫病已20年的上海县华漕乡1952-1974年查出的232例晚期血吸虫病的历年随访和1991年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10-40年前脾切除的135例的生存率(100/135,74.1%)明显高于未切脾组(17/97,17.5%)。按切脾时年龄分2组分析:35岁以下切脾和36岁以上切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7%(59/63)和56.9%(41/72)(P<0.01),生存曲线的75  相似文献   

19.
患者刘某,男,33岁,务农,玉山县冰溪镇县后山人,既往无血吸虫病治疗史。生活在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经常腹痛、腹泻,大便1~5次/d,便中带血1年余。1998年4月经上饶地区人民医院行直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血吸虫病(血吸虫性肉芽肿)。 入院体检体重55kg,肝、肾功能均正常,Hb 96.5g/L,RBC 3.78×10/L,WBC 14.2×10/L,粪检血吸虫卵阳性,IHA1:10阳性,COPT环沉率34%。 病原治疗吡喹酮总剂量 60mg/kg二日疗法,分早、晚2次服。首次服吡喹酮0.8g2h后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肠道黏膜黄斑辅助诊断血吸虫病的特异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8000例胃镜、结肠镜受检者行常规内镜检查,观察胃肠道血吸虫性黏膜变化,并随机活检,将胃镜、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胃肠道黏膜黄斑的发现率。结果有702例内镜下发现消化道黏膜血吸虫性改变,发现率为8.8%(702/8000)。胃镜受检者中,516例发现血吸虫病,发现率为8.0%(516/6421);发现6例患者存在黏膜黄斑,发现率为0.1%(6/6421),占胃型血吸虫病者总数的1.2%(6/516)。结肠镜受检者中,186例发现血吸虫病,发现率为11.8%(186/1579);发现177例患者存在黏膜黄斑,发现率为11.2%(177/1579),占大肠型血吸虫病者总数的95.2%(177/186)。结论内镜下发现胃肠道黏膜黄斑并进行适当的活检,可辅助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为临床诊断血吸虫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