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岛等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是我国传疟媒介按蚊中,自然感染率最高的一种。它的自然子孢子率很高。在海南岛的自然感染率(平均从2.2%~6.1%)。国外报导的自然感染率(0.7%~8.7%。)云南亦属疟疾流行区。为了了解大劣按蚊在云南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1981年先后三次从四川医学院及广西医学院引进该蚊种进行了大劣按蚊实验室品系的驯化和养殖工作,以备做云南省疟原虫的感染试验。观察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我国海南、云南及东南亚丛林地区高效传疟媒介,国内外资料表明:大劣按蚊嗜吸人血、野栖、疟原虫子孢子腺感染率高。据调查,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及越南该蚊的自然腺感染率约1~9%,我国海南岛为1~11%。由于对其尚缺乏有效的防制方法,成为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灭疟后期丛林山麓地区疟疾疫点难以有效控制的重要根源。据调查,以大劣按蚊为媒介地区的疟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ste)对食蟹猴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 受疟原虫感染实验猴在肌注和静注青蒿琥酯各60mg之前、之后0h、2h各感染一批大劣按蚊;另取部分药前感染的大劣按蚊在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另设一对照组吸正常猴血。各组实验蚊均在感染后第9天解剖蚊胃和第13天解剖涎腺,观察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情况。结果 药前组和药后0h组的蚊胃及唾腺感染阳性率均为100%,两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平均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5);药前组和药后2h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有显性差异(P<0.5);大劣按蚊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组和吸正常血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1,P>0.5)。结论 青蒿琥酯对食蟹猴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孢子增殖及子孢子进入唾腺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丝氨酸蛋白酶AdSP1 和AdSP3在大劣按蚊主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血餐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大劣按蚊血细胞AdSP1 和AdSP3转录的影响.方法离心收集血细胞,解剖分离大劣按蚊蚊胃和唾液腺,提取相应的总RNA,RT-PCR扩增;然后将同批3~5 d龄大劣按蚊分为正常组(N)、吸正常血组(B)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组(I),分别在血餐后1、2、3、4、7 d和11 d,收集3组各50只雌大劣按蚊血细胞和提取总RNA,以Ads7为内参照,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丝氨酸蛋白酶AdSP1 和AdSP3在大劣按蚊血细胞和唾液腺中表达,不在蚊胃表达;吸血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大劣按蚊血细胞中AdSP1 和AdSP3的转录上调,尤以约氏疟原虫黑化期间明显.结论 AdSP1和AdSP3可能参与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的黑化反应,并可能是大劣按蚊的PPAE.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大劣按蚊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 PPO)基因转录的影响与卵囊黑化期间囊内Ca2 的变化,探讨疟原虫感染不易感蚊种时卵囊黑化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在大劣按蚊吸血感染约氏疟原虫前与感染后1、2、3和5 d抽提蚊总RNA进行RT-PCR,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扫描进行凝胶图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吸血感染后5、7、11和15 d解剖分离按蚊中肠,以荧光染料Fluo-3/Am作为卵囊内Ca2 指示剂,利用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卵囊内Ca2 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吸血感染约氏疟原虫前大劣按蚊PPO4基因的RT-PCR扩增产物较少,但感染后明显增加(P<0.01),尤其在感染后1 d与2 d最为明显;约氏疟原虫未黑化卵囊内Ca2 为(137.15±7.02) nmol/L,完全黑化卵囊内Ca2 为(18.44±1.75) nmol/L、并在囊壁出现明显的钙沉着.结论吸血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大劣按蚊PPO4基因转录比感染前明显增强,黑化卵囊内Ca2 较未黑化卵囊明显减少,并有外排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致死剂量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亚致死剂量Bs 2 362株处理斯氏按蚊Ⅳ龄幼虫,收集存活按蚊并常规饲养.正常对照组按蚊Ⅳ龄幼虫不进行Bs处理,常规饲养.对3~5d龄的斯氏按蚊成蚊进行约氏疟原虫攻击感染,并于按蚊吸血后第9天解剖蚊胃,观察卵囊的发育情况,比较分析Bs处理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Bs处理组按蚊对疟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2.1%和97.6%,Bs处理组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gma 3.5统计软件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和Bs处理组斯氏按蚊对疟原虫的感染度分别为(56.69±69.29)和(84.19 ±75.64),Bs处理组按蚊卵囊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致死剂量Bs 2362株处理显著增加约氏疟原虫对斯氏按蚊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提高了按蚊的传疟能力.  相似文献   

7.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是我国南方山区主要的传疟媒介,巴拉巴按蚊(A.balabacensis)则是我国海南岛山林地区重要的传疟媒介.过去主要是从这两种按蚊的生态和自然腺感染率来研究它们与疟疾流行的关系,至于它们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环境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温度下斯氏按蚊天然免疫关键分子TEP1转录水平,初步探讨相关分子机制,为气候变化对疟疾传播和流行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利用斯氏按蚊-约氏疟原虫动物模型,分别在24 ℃和28 ℃的环境温度下利用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感染后9 d解剖蚊中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疟原虫卵囊发育情况并计数,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疟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斯氏按蚊TEP1分子的转录水平。 结果 在24 ℃的环境温度下,斯氏按蚊的感染率为91.7%,感染度为(403.9 ± 37.09)个/蚊。在28 ℃的环境温度下,斯氏按蚊的感染率为38.8%,感染度为(38.63 ± 13.91)个/蚊。24 ℃组的按蚊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显著高于28 ℃组(P<0.001)。于吸血感染当天但尚未吸血时和吸血感染疟原虫后的第5天、第7天及第9天,斯氏按蚊的TEP1转录水平在28 ℃的条件下均高于24 ℃,提示斯氏按蚊TEP1参与的感染前基础免疫力和疟原虫感染中后期的免疫杀伤力28 ℃组均高于24 ℃组。结论 环境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较大,24 ℃较28 ℃的环境更适宜于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TEP1参与的天然免疫反应可能是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影响的原因和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餐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大劣按蚊血细胞中核糖体蛋白S7(Ribosomalprotein ,rpS7)转录的影响。方法 同批 3~ 5d龄大劣按蚊分为正常组 (N)、吸正常血组 (B)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组 (I) ,分别在血餐后 1、2、3、7d ,离心法同时收集 3组各 5 0只雌大劣按蚊血细胞总RNA ,所有样品进行RT PCR后 ,各吸取 10ul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并读取数据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大劣按蚊血细胞rpS7mRNA的RT PCR扩增产物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类似于人类和小鼠 β actin ,以及冈比亚按蚊rpS7,大劣按蚊血细胞rpS7可作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防御相关因子的内参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与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相关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差异新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为实验模型,分别将饱吸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血和正常鼠血后14 d的大劣按蚊作为T 组和D 组,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和T/ A克隆技术构建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前后中肠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PPO)的分布及其变化,探讨中肠PPO与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免疫防御反应的关系.方法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3、5、7、11和15 d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的中肠.利用烟草天蛾PPO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在未感染约氏疟原虫前的中肠循环管道内均已存在PPO,而感染后循环管道内的PPO扩散到中肠组织间隙并聚集成片状、块状或条索状,大劣按蚊中肠PPO的聚集程度大于斯氏按蚊;在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分子量约为67×103,感染后的PPO蛋白带型比感染前明显增强,而且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型比斯氏按蚊尤为明显.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前按蚊中肠循环管道内存在的PPO可能是经与血淋巴相通的循环管道扩散而来,感染后导致的中肠内PPO不同分布及其变化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按蚊密切相关,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以及与激活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劣按蚊是海南省山林及山麓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1991年6月-1992年6月,连续13个月在保葶县罗葵地区什故村对大劣按蚊成蚊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大劣按蚊构成比为60%(207/345),4、5、6、7、8月份均有,5月为密度高峰;平均密度为2.4只/人工小时;半通宵观察平均叮人率为2.96;经产蚊比率为0.646,日存活率为0.88;预期寿命为7.8天;恶性疟原虫孢子增殖需要11.3天;传染性蚊  相似文献   

13.
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后,饲以10%的蔗糖水加入适量之对氨苯甲酸(PABA)并增加一次血餐,可促进疟原虫在蚊体内之发育。表现为:卵囊数较单饲以10%蔗糖水的对照组高出近一倍,卵囊发育较快,在第七天测量卵囊平均直径大于对照组。在24℃左右子孢子于第八天开始进腺,较对照组提早一天。腺感染率在第14天实验组达82%,对照组则为6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侵入的免疫反应,克隆大劣按蚊的抗菌肽defensins基因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别提取感染疟原虫的大劣按蚊的蚊胃总RNA,根据冈比亚按蚊defensins基因设计、合成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目的片段,TA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简并引物的RT-PCR扩增出约氏疟原虫感染的大劣按蚊的189bp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与冈比亚按蚊defensins有87%同源性,与白蚊伊蚊defensinsD有88%同源性,为大劣按蚊的defensins基因。结论成功克隆并分析了大劣按蚊抗菌肽defensins基因,为进一步的重组表达和研究按蚊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劣按蚊成蚊cDNA文库的构建与质量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大劣按蚊成蚊cDNA文库 ,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按蚊免疫及疟原虫发育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大劣按蚊成蚊mRNA ,用Stratagene公司的ZAPExpress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并鉴定其质量。结果 所建文库滴度达 2 1× 10 6pfu/ml,重组效率达 98%以上 ,插入片段长度平均为 1kb以上。结论 采用ZAPExpress文库构建试剂盒可以成功构建出较高质量的大劣按蚊成蚊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6.
<正> 雅安地区的蚊类,R.L.Crook(1939)与Hsu,K.C.(1948)二氏曾记录蚊虫4属9种。并提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在我国的疟原虫自然感染率为0.04%与12.40%;帕氐按蚊及林氐按蚊在实验情况下能感染疟原虫。我站前身原西康省卫生防疫站建立后,1954年起,即着手对雅安的蚊类及其与传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截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谱带并测序,探讨媒介按蚊基因型与疟原虫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已筛选的一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成蚊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相同迁移率的DNA条带克隆、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RAPD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有4对相同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组成上呈现多态性,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2%之间。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之间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疟疾的传播流行过程中,蚊媒寿命是个重要因素。因此,感染疟原虫对蚊寿命有无影响,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但至今没有定论。1988年3~5月,笔者对感染食蟹疟原虫B株后大劣按蚊的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以便了解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的媒介能量提供参考数据,并为食蟹猴症原虫B株——大劣按蚊系统这一重要实验模型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大劣按蚊血淋巴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大劣按蚊 (Anophelesdirus)黑化包被约氏疟原虫 (Plasmodiumyoelii)卵囊相关蛋白。方法 挤压法分别收集血餐后第 1、3、4、5天时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和感染组的雌大劣按蚊血淋巴 ,经SDS PAGE分离后 ,银染显色。同时 ,用烟草天蛾 (ManducaSexta)前酚氧化酶 (Prophenoloxidase ,PPO)亚基 1IgG检测正常雌大劣按蚊血淋巴中的PPO。结果 SDS PAGE发现感染约氏疟原虫后 ,部分大劣按蚊的血淋巴蛋白带增强 ,而部分血淋巴蛋白带却减弱 ,免疫印迹发现大劣按蚊血淋巴PPO有 87× 10 3 、6 7× 10 3 、6 3× 10 53条蛋白带 ,而相应分子量的 3条蛋白带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第 4、5天开始增强 ,其中尤以 87× 10 3 的增强最为明显。结论 大劣按蚊在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包被期间诱导合成的某些血淋巴蛋白与前酚氧化酶级联反应主要成分有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PO)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方法: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模型,利用聚丙酰凝胶电泳后的酶底物显色法,比较、分析血餐后5、7、11、15d时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和感染组3组的雌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的单酚氧化酶(MPO)和双酚氧化酶(o-DPO)活性;同时观察感染组约氏疟原虫的感染度及其卵囊黑化比率。结果:感染组的血淋巴MPO和o-DPO酶活性明显高于不吸血组和吸正常血组(P<0.05);但是随着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比率的增高,感染组血淋巴MPO和o-DPO活性逐渐下降。另外,吸正常血组的MPO和o-DPO酶活性明显高于不吸血组(P<0.05)。结论:吸血和约氏疟原虫的感染均能激活大劣按蚊前酚氧化酶级联反应,而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可能在大劣按蚊对黑化约氏疟原虫卵囊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