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7,(4):348-349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和血清胱抑素检测意义,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3-01—2014-01间就诊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85例行常规体检人群和单冠脉病变患者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进行实验,对所有受试者的空腹清晨初次清洁中段尿离心检验,检测其中相关指标的含量。结果总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CysC)和微尿量白蛋白为该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则为该疾病的保护因素;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冠脉单支病变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含量为(15.84±1.54)mg/L;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量为(38.54±2.84)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其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概率越大,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CysC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证据,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它对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AMI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分析它与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ys-C与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对诊断AMI阳性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Cys-C水平为(1.35±0.28)mg/L,治疗后第1天为(1.44±0.29)mg/L,第10天为(1.63±0.41)mg/L,第30天为(1.62±0.56)mg/L,均高于治疗前(P0.05);饮酒史、冠脉病变支数和治疗方式与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变化相关(P0.05);治疗前较高水平的Cys-C增加了治疗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OR=0.12,95%CI:0.02~0.67,P=0.02)。结论血清Cys-C水平变化受到饮酒史、冠脉病变支数和治疗方式的影响,因此不宜作为AMI的诊断指标,但治疗前高水平的Cys-C可能是AMI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所有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221例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9例,占13.12%;ST段抬高心肌梗死192例,占86.8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的因素为:年龄、性别、族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年龄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ST段抬高心肌梗死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酸(UA)对急性ST段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97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ys-C的含量,罗氏Roche酶法检测UA的含量。比较两组人群血清中Cys-C和UA的水平;对比观察不同类型的血管病变患者Cys-C和UA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Cys-C和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Cys-C和UA的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UA水平可能是反映STEMI的临床诊断指标之一,且其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简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STE MI组,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NSTE MI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非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主,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而抬高组易发生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率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反复心绞痛发作,冠脉病变多为多支,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住院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STEMI患者57例和NSTEMI患者19例,于梗死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的类型、范围、部位、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比率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则低于STEMI组,两组病变类型无差异。结论:NSTEMI组的多支病变率多于STEMI组,且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7.
杨学成 《中外医疗》2014,(31):74-75
目的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 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预后因素。方法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连续入院且资料完整的NSTEMI患者118例,随访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包括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反复缺血性发作性心绞痛、因冠心病再次住院)。利用Cox生存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共发生心血管事件69例(58.5%),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5例(4.2%),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64例(54.3%)。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病史和糖尿病是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Cox生存分析显示,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危险因子与肌钙蛋白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白细胞水平升高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TEMI患者6个月发生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与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出院后6个月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Ⅰ~Ⅳ类)有关。结论NSTEMI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子包括:冠心病病史和糖尿病,肌钙蛋白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白细胞水平升高;发生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包括: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出院后6个月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I~IV类)。  相似文献   

9.
温永生 《吉林医学》2012,33(18):3823-3824
目的: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M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患有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 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 -M 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1.
马立东 《中外医疗》2012,31(25):47-48
目的研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据心电图的显示有无ST段的抬高进行区别随机分为两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甲组患者7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乙组患者7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依据分析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指导。结果甲组患者既往较多患有心绞痛、糖尿病等病史,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侧支循环,较容易发生弥漫性病变。乙组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较多发生在单支。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常发生于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既往存在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变化较多发生与多个分支,较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危险分层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浓度,旨在探讨Cys-C和hs-CRP与不同危险分层的NSTEAC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鹤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90例,并选取同期住院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NSTEACS低危患者30例,中危患者30例,高危患者30例.对90例临床NSTEACS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和30例正常者依次进行全面的临床特征分析.所有病例于入院即刻、1周抽血测定hs-CRP和Cys-C浓度.结果 hs-CRP入院即刻、1周后水平均随着NSTEACS危险分层级别的增高,其值随之增高.高危组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ys-C入院即刻水平在高危组中最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高危组水平上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hs-CRP和Cys-C在入院即刻浓度随着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提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439,P<0.05).1周后二者水平值呈正相关(r=0.349,P<0.05).结论 联合检测Cys-C和hs-CRP的水平可以判断不同危险分层NSTEACS的严重程度,对NSTEACS的诊治及其预后评价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vs14%,P<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vs20%,P<0.01);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电图复极特征及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老年N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10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治疗延误时间、门球时间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延误就诊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均以ST、T改变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下降幅度>0.2 mV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延误时间>6 h和≤6 h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球时间>90 min患者谈话时间长于门球时间≤90 min患者(P<0.05)。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是院前治疗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谈话时间是院内治疗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NSTEMI患者心电图缺乏特异性表现,延误就诊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症状间断、谈话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因素水平.方法 研究共人选19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及82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及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种血脂水平及血脂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HDL-C是目前常规血脂检测中评价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最佳指标.结论 高脂血症是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非HDL-C是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15例NSTEM1的诊断体会,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对15例NSTEM1患者临床表表、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冠脉造影等资料分析;结果 15/15例出现缺血性胸痛、13/15例心电图呈缺血性ST-T动态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均明显升高;冠脉造影示狭窄面积≥90%达占12/15例。结论 缺血性胸痛、缺血性ST-T动态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为NSTEMI诊断根据;冠脉造影了解相关动脉病变及程度。  相似文献   

17.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是冠心病急症,发病率较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约有10%的患者在半年内死亡,另外还有20%的患者院外出现心肌梗死,再次发病或需要血管成形术。虽然多项研究发现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采取介入治疗能减少6个月内发生的心肌梗死,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优于临床保守治疗[1-3]。本文选择单中心回顾性注册资料,旨在评价NSTEMI患者早期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8,(2):131-13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将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6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心电图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并判断心电图诊断的作用。结果入院时患者心电图均未表现出ST段抬高;心绞痛发作时42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出无病理性Q波,T波倒置,18例患者心电图未出现Q波,ST段压低,1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无病理性Q波,ST段无变化,T波倒置。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压低,且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不明显,应当联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避免误诊,保证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方法观察210例接受PCI的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期及随访期的临床事件。结果 210例患者PCI成功201例,失败6例。住院期间,1例患者术后死亡,无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早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若不及时诊治则会演变为ST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现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02年10月诊治的21例NSTEMI患者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21例,均符合NSTEMI诊断标准,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