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感染的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 9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病例采用RT-PCR法对患儿鼻咽部分泌物进行包括腺病毒在内的病原体检测,对其中腺病毒的检出率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腺病毒总检出率为4.78%(476/9 962),男女童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42,P<0.001);两年中最高检出率均为11月份。两年腺病毒感染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05),支气管肺炎是首要诊断;腺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总混合感染为61.76%(294/476),各诊断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8,P<0.001)。结论 腺病毒是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其发病高峰是11月份,可导致全呼吸道症状,支气管肺炎在各年龄段均是首位诊断,腺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率,随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混合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病人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谱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采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共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采集检测病例53 85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3.25%(12 519/53 851),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8%、0.10%、5.63%、13.44%、1.51%、0.74%和1.15%,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χ2=23 427.78,P<0.001)。不同年份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96.21,P<0.001);总阳性检出率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阳性检出率随着时间波动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年龄越小,总阳性检出率越高,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9.93%;七项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3),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3)其它各项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没有性别差异(P>0.05)。 结论 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七项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亦存在差异,研究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定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 方法 选择2013-2017年在湖南省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湖南地区不孕不育患者1 500对,进行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Mh)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检出支原体感染1 496例,阳性率为49.9%,其中Uu感染率为36.5%,显著高于Uu +Mh混合感染(8.6%)(χ2=667,P<0.001)和Mh感染(4.8%)(χ2=918,P<0.001);Uu+Mh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Mh感染率(χ2=34.6,P<0.001)。女性和男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52.8%和46.9%,其中女性Uu、Mh、Uu+Mh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8.1%、5.2%、9.5%,男性Uu、Mh、Uu+Mh感染率分别为34.8%、4.4%、7.7%,女性Uu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χ2=10.32,P=0.001 3),Mh感染率、Uu +Mh混合感染率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4岁组支原体感染率为57.6%,35~50岁组支原体感染率为41.1%,20~34岁组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35~50岁组(χ2 =81.79,P<0.001),Uu感染率显著高于35~50岁(χ2=71.86,P<0.001),Mh感染率与Uu+Mh混合感染率在两个年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较高。 结论 湖南地区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女性Uu感染率高于男性;20~34岁患者Uu感染率高于35~50岁患者;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湖南地区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四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通州区某哨点医院采集符合要求的粪便标本,并记录患儿信息。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818份粪便样本,病毒总阳性率为37.4%,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 vs. 36.2%,χ2=0.360,P=0.58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9%、13.8%、6.7%、4.5%。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4.3%,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最高占48.6%,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0.1%。不同月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9,P<0.001),11~<16月龄阳性率(50.0%)最高。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633,P<0.001),11月至次年4月是病毒性腹泻检出高峰月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不同月龄儿童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3.180,P=0.022;χ2=14.031,P=0.01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445,P=0.505;χ2=0.013,P=0.909)。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月龄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790,P=0.374;χ2=4.919,P=0.426;χ2=0.091,P=0.762;χ2=6.761,P=0.239)。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分析,GⅡ型79份,占96.3%,GⅠ型3份,占3.7%。结论 2014-2016年通州区5岁以下患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阳性率高峰月份在11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龄的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藏山南市2019年儿童入园体检资料,了解山南市儿童入园前身体健康状况,为今后在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收集2019年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944名2~6岁儿童入园体检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龋齿、视力不良、贫血的患病情况。结果 2019年山南市入园体检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90%(84/944),不同年龄段生长迟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9,P=0.01)。营养过剩检出率为4.45%(42/944),各年龄段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P=0.042)。龋齿、贫血、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48.52%(458/944)、17.76%(167/944)、47.56%(449/944),不同年龄段龋齿和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271、14.031,P=0.003)。结论 山南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龋齿、贫血及视力不良的发生率较高,须受到家长及相关机构的重视,共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人群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及住院共1 691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血清中的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共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季节情况下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1 691份标本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标本共399份,阳性率为23.60%;病原体IgM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P(13.78%)、IFB(4.26%)、LP(4.26%)、COX(4.02%)、IFA(1.12%)、CP(0.71%)、PIVS(0.53%)、ADV(0.41%)、RSV(0.41%);男性阳性率为20.25%,女性阳性率为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1);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不同,其中1~<15岁组患儿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为43.75%(χ2=35.48,P<0.01);夏秋季阳性率高于冬春季(χ2=20.03,P<0.01);支气管炎患者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阳性率更高(χ2=30.59,P<0.01)。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疾病有关。肺炎支原体是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夏秋季流行,主要侵害1~<15岁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2 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MP-IgM、MP-IgG抗体,分析不同年度、季节及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患儿中MP-IgM、MP-IgG阳性检出情况。 结果 82 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检出率为24.66%,MP-IgG阳性检率为31.92%。不同年度MP-IgM、MP-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MP-IgM=89.333,χ2MP-IgG=739.207,P<0.05),均以2017年阳性检出率最高。MP-IgM以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29.84%),其次为夏季(27.61%);MP-IgG以春季阳性检出率最高(36.19%),其次为冬季(32.60%)。3~ <7岁组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最高,0~1岁组最低,而MP-IgG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MP-IgM、MP-IgG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宝安地区儿童MP感染以夏秋季为感染高峰期,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尤其是女童为MP感染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使用意义。方法 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经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牛肉、鸡肉、鱼、牛奶、蛋清/蛋黄、蟹、虾、大豆这8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两组儿童对食物特异性IgG的阳性率,并比较IgG阳性儿童血清中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检出阳性率为73.5%,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的18.2%(χ2=61.836,P<0.05);<3岁、3~<6岁及6~14岁年龄段,研究组的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6%、81.3%及5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牛奶、蛋清/蛋黄、蟹这三个食物过敏原的IgG检出阳性率为38.1%、57.8%、8.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IgG阳性儿童中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检出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以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辅助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MTB/HIV双向筛查和治疗情况,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南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对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证。艾滋病防治机构对当年存活并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后,转介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4个县的双向筛查及双重感染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7.16%,不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8,P<0.001),且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32.647,P<0.001);HIV感染率为0.68%,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 HIV/AIDS患者中TB检查率(χ2=248.244,P<0.01)和TB检出率(χ2=78.027,P<0.001)均出现波动现象,均为2016年最高(96.95%和3.50%)。MSH县发现的MTB/HIV双重感染病例数最多。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率为54.25%,2015—2017年逐年上升(χ2=26.241,P<0.001);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 39.16%。 结论 2014—2017年南宁市的MTB/HIV双向筛查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 但个别地区的双重感染疫情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与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以提高患者诊治的可及性、治疗率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的控制MTB/HIV双重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常德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0年1月22日—2月25日,对常德市发热门诊报告的疑似病例以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开展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发热门诊报告的413例疑似病例中,76例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18.4%,不同县市区疑似病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P<0.001);2 130名密切接触者中,21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率0.99%,不同县市区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05);不同性别感染者的年龄分布无差异(χ2=1.79,P>0.05);截至2月25日,97例感染者中82例发展为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41例;年龄分布22~81岁,主要为15~44岁的青年(36/82,43.9%)和45~64岁的中年(38/82,46.3%);重症病例10例,男女比9∶1,男女病例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1);轻症患者平均年龄(45.4±12.8)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57.7±14.5)岁, 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聚集性病例43例、平均年龄(50.7±13.8)岁,散发病例39例、平均年龄(42.7±12.3)岁,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1);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的患者重症率12.2%(6/48),无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患者重症率11.8%(4/34),两者重症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结论 常德市重点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确诊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随年龄增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河北省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bOPV)、脊灰灭活疫苗(Salk株)(inactiv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lk strains, IPV-Salk)和脊灰灭活疫苗(Sabin株)(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s , IPV-Sabin )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脊灰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疑似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6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比较分析三种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 结果 bOPV、IPV-Salk和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53 / 10万剂、40.50/10万剂和63.70 / 10万剂。bOPV与IPV-Salk、bOPV与IPV-Sabin、IPV-Salk与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χ2= 360.355, P<0.001,χ2= 360.247, P<0.001, χ2= 34.895, P<0.001)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73.009, P<0.001, χ2= 564.795, P<0.001, χ2= 35.3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为:IPV-Sabin、IPV-Salk和bOPV;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077,P=0.079, χ2C= 1.165,P=0.281, χ2C= 0,P=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脊灰疫苗的AEFI中均以一般反应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组,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 结论 河北省三种脊灰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仍需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 采集该院2013年1-12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 726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和鉴定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九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采用χ2检验分析检出率的人群、季节、时间分布差异。 结果 1 72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6.7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9.99%、呼吸道合胞病毒12.40%、副流感病毒9.21%、腺病毒5.16%、嗜肺军团菌5.16%,甲型流感病毒2.43%,肺炎衣原体1.10%,Q热立克次体0.9%;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6.04, P<0.05);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不存在季节差异,其它病原体在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P<0.05)。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5月达最高峰;Q热立克次体秋冬季未检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1月是检出高峰。重复感染率22.25%,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达16.3%。 结论 导致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4.
徐银  骆莺  符和英  章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2-1165
目的 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46, P<0.001);注射毒品(χ2趋势=15.89, 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趋势=8.26, 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趋势=0.49, P=0.783;χ2趋势=1.40, 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 P<0.001;χ2=12.49, P=0.002;χ2=45.11, 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趋势=4.51, 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趋势=1.11, 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濮阳市饮水型氟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改水效果,为病区改水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首先按照改水前水氟含量1.2~2.0 mg/L、2.1~4.0 mg/L和≥4.1 mg/L把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分为3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随机抽取改水年限≤5年、6~8年、≥9年的病区村各1个,共9个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各调查点改水前和2015年饮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结果 2015年调查儿童1 126人,氟斑牙检出率为24.25%,低于改水前(64.10%)(χ2=368.448,P<0.001)。改水6~8年和≥9年的调查点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6.31%、2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0,P=0.132),2组均低于改水≤5年的调查点(42.69%)(χ2=49.263、43.012,均P<0.001)。2015年调查男、女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23.54%、2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518);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8.71%、19.31%、29.82%、24.87%和3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74,P<0.001),改水≤5年、6~8年的调查点,儿童年龄越小,氟斑牙检出率越低(χ2趋势=18.412、6.294,均P<0.05);改水≥9年的调查点各年龄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263,P=0.123)。除10岁年龄组外,同一年龄组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与改水年限有关(均P<0.05)。 结论 濮阳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成效显著,改水年限对儿童氟斑牙患病有很大影响,改水5年以上可达到病区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三地区城市流动儿童的忽视现况及主要原因,为有效减少其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经济及教育水平等因素,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昆明市、大理州和临沧市3个地区为调查点,采用《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忽视评价常模量表》,对1 193名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云南省三地区6~11岁城市流动儿童总忽视率40.7%(486/1 193),其中城市流动儿童忽视率为40.80%(393/963);非城市流动儿童忽视率为40.4%(93/230)。城市流动儿童男童各层面忽视率大于女童,其中安全层面有统计学意义(χ2=4.417,P<0.05)。不同民族中除医疗层面外,汉族忽视率都高于少数民族,其中身体(χ2=6.963,P<0.05)和情感(χ2=6.8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云南省农村儿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全国儿童相应指标比较,云南省城市流动儿童忽视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岁t=20.281、19.153、13.616,P<0.001;9~11岁t=7.075、13.101、8.047,P<0.001)。结论 云南省三州(市)6~11岁城市流动儿童忽视情况较十年前有所缓解,针对流动儿童实施的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家庭教育模式有所转变,“父母教育卷入”使“子女随父母进城务工”逐渐被“父母随子女进城读书”所替代,但是针对低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和适应相关问题应持续关注;民族教育层面下儿童忽视率性别差异更小,学校与家庭教育应因地制宜,注重亲子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江门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门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监测该10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2017—2021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资料,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行业标准WS/T 586-2018),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分析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率与肥胖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总体检出率11.57%(2 181/18 857),肥胖总体检出率9.29%(1 751/18 857)。其中,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2%、9.17%;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9%、9.41%;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存在年龄差异,均表现为低龄段(6~12岁)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龄段(13~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18个月婴幼儿头颅畸形的头颅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头颅畸形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于2022年1月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时诊断为头颅畸形的228名婴幼儿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性别、年龄匹配的394名头颅形态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婴幼儿头颅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两组间基本信息、母亲孕产史、睡眠姿势、骨密度等差异分析头颅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8个月头颅畸形患儿头颅形态特征:头颅畸形组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6月±7 d的占比最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颅畸形占比呈下降趋势;短头畸形的检出率最高,且不同类型头颅畸形在年龄(χ2=34.409)和严重程度(χ2=11.40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颅畸形组和正常组在单/双胎(χ2=4.724)、新生儿期头部损伤史(χ2=8.430)、睡眠姿势(χ2=23.881)和骨密度(t=2.7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感觉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ASD的临床诊断和行为矫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121例ASD儿童的孤独症诊断会谈量表(ADI-R)分析感觉异常情况;孤独症教育心理评核(第三版)(PEP-3)评估各方面能力;中国韦氏幼儿智力测试(简称智测)或Gesell量表评估智力或发育商,孤独症儿童进食行为量表(BAMBI)评估喂养问题;并分析感觉异常的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结果 无感觉异常组23例(19.0%),轻度感觉异常组(简称轻度组)64例(52.9%),重度感觉异常组(简称重度组)34例(28.1%)。轻度组和重度组感觉异常种类显著多于无感觉异常组(χ2=88.042,P<0.01),重度组感觉异常种类显著多于轻度组(P<0.01)。在ADI-R中,无语言能力儿童重度感觉异常组A部分(社会互动异常)(19.59±4.67)和B部分(沟通异常)(12.36±1.76)均高于无感觉异常组(15.79±1.94、9.86±3.34,F=3.032、5.190,P<0.05),且重度组B部分(沟通异常)高于轻度组(10.79±2.32,P<0.05)。在PEP-3中,轻度组和重度组个人自理百分比得分均低于无感觉异常组(χ2=8.641,P<0.01)。三组间智力测试和Gesell量表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MBI评估显示,轻度组和重度组食物谱狭窄得分均高于无感觉异常组(χ2=6.806,P<0.05)。无语言ASD儿童的感觉异常与ADI-R的A部分及B部分得分呈正相关(rs=0.260、0.359,P<0.01),ASD儿童的感觉异常与个人自理百分比呈负相关(rs=-0.252,P=0.005),与食物谱狭窄得分呈正相关(rs=0.224,P=0.013)。结论 81.0%的ASD儿童有感觉异常,重度组感觉异常的种类较多。感觉异常程度严重的ASD儿童,社交能力较弱,饮食问题更多。ASD儿童的感觉异常与智力测试和Gesell量表评估结果不相关。感觉异常可能是ASD儿童社交能力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