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吡仑帕奈是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自其上市,已经在许多国家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儿童癫痫,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综述了吡仑帕奈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影响等,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吡仑帕奈在儿童癫痫治疗方面的临床特点,尽可能大地在控制发作和降低不良反应间取得平衡,以更好地治疗癫痫患儿。  相似文献   

2.
评估307号研究(临床试验验证码:NCT00735397)Ⅲ期非盲延期阶段(OLEx)联合使用吡仑帕奈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药物安全性、耐受性及痫性发作结局。患者在完成任一III期双盲试验后均可进入非盲延期阶段(Open-labelextension,OLEx)。对所有OLEx队列中有同样最小吡伦帕奈暴露剂量的局灶性癫痫和继发全面性癫痫(Secondarily generalized seizures,SGS)的患者进行药物安全性及耐受性和痫性发作结局(每28 d中位痫性发作减少率、反应率和无发作率)的分析。另外,针对OLEx的早期失访进行了额外的敏感性分析。从1 480例双盲试验中随机分组的患者共纳入1 218例。大部分患者(65.4%~80.9%)仅用吡仑帕奈12 mg,每日一次,进行治疗,并在相同剂量下完成长期的检测,或是相对基线联合使用少量抗癫痫药物(AEDs)。长期的药物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与双盲研究一致。导致超过1%的患者研究中断治疗的紧急不良反应事件(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s,TEAEs)包括眩晕、易激、疲劳。有临床意义的TEAEs稳定期为4年。所有队列中患者的痫性发作结局随时间持续改善。对于接受3年(n=436)、4年(n=78)药物治疗的患者28 d中位痫性发作减少率分别为62%、70.6%,相应的50%反应率为59.6%、67.9%。最大28 d中位痫性发作减少率发生于基线水平的SGS患者,接受3年(n=190)、4年(n=28)药物治疗分别为88.0%和100.0%。在这些队列中分别有40.0%和53.6%的患者达到了无SGS。排除早期失访后的28 d中位痫性发作减少率结果类似。长期吡仑帕奈联合用药(≤4年)不会导致新的药物安全性及耐受性问题,并且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痫性发作,特别是基线水平的SGS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托吡酯对4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14例次,复杂部分性发作患儿23例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患儿16例次。于服药后6个月评价托吡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与药物剂量关系。结果:托吡酯治疗总有效率为58.14%(25/43例次)。以发作次数减少≥50%为界,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8/14例次),复杂部分性发作63.64%(14/22你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68.75%(11/16例次)。6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仅2例有效。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20/43例次),主要为厌食(37.21%)和体重下降(27.91%)。托吡酯所致不良反应较轻微,部分患儿继续接受治疗可行自行缓解。结论:尽管在服务托吡酯期间须行不良反应监测,但其作为添加剂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且对患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和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单药治疗成人新诊断局灶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清远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新诊断的62例成人局灶性癫痫患者,年龄18~79岁,平均(40.53±16.69)岁,随机分为PER组和OXC组。两组均随访12个月,并分析第3、6、12个月的癫痫无发作率、有效率、药物保留率,以及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ER组32例,OXC组30例。3个月时PER组癫痫无发作率62.5%、有效率71.9%、药物保留率87.5%;OXC组癫痫无发作率70.0%、有效率86.7%、药物保留率93.3%。6个月时PER组癫痫无发作率53.1%、有效率65.6%、保留率75.0%;OXC组癫痫无发作率66.7%、有效率73.3%、保留率83.3%。12个月时PER组癫痫无发作率43.8%、有效率46.9%、保留率53.1%;OXC组癫痫无发作率66.7%、有效率66.7%、保留率70.0%。PER组与OX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和16.7%,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头晕和嗜睡,无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5例药物难治性肌阵挛癫痫儿童添加应用吡拉西坦,观察患儿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其中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完全缓解,认知功能明显改善;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减少75%;另1例发作减少≤50%,兴奋症状明显,停用该药。结论吡拉西坦用于添加治疗儿童肌阵挛癫痫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Oxcabazepine,OXC)治疗4岁以下儿童症状性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及长程保留率,以期为儿童症状性癫痫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89例儿童症状性癫痫患者,给予OXC首用或添加用药治疗。OXC的起始剂量为10 mg/(kg·d),经3~4周加至目标剂量,最大剂量≤60 mg/(kg·d),平均剂量为(34.00±8.59)mg/(kg·d)。分别于3、6、12个月,2、3年随访患儿的服药情况、发作频率、药物不良反应及脑电图(EEG)情况。结果 89例患儿服用OXC后6、12个月,2、3年总有效率(发作频率较基线期减少≥50%)分别为56.5%、55.3%、44.7%、24.7%,完全缓解率(发作频率较基线期减少≥100%)分别为36.5%、34.1%、29.4%、16.5%。在服药期间,16例(18.0%)患儿至少出现了一种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8例(42.1%)、皮疹3例(15.8%)。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其中8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药。3、6、12个月,2、3年的保留率分别为95.5%、87.6%、75.3%、56.2%、25.8%。主要停药原因有缺乏疗效36例(54.5%)、时间终点10例(15.2%)、不能耐受8例(12.1%)、控制可5例(7.6%)、失访3例(4.5%)。COX回归分析示患儿起病年龄与停药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OXC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在治疗4岁以下症状性癫痫患儿的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远期有效性和长期保留率较低。症状性癫痫患儿使用OXC后若疗效欠佳,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用药,以提高远期的效果及保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分析门诊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与住院KD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有效性及长期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门诊部收集的44例采用改良经典KD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随访情况。通过3、6、12个月门诊随访,记录发作控制及不良反应,与同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KD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有效性及保留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44例患儿中有34例完成观察,其中15例完全缓解,2例显著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发作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64.7%(22/34),KD治疗12个月的保留率为71%。同期住院患儿104例中有18例完成观察,其中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3例发作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27.8%(5/18),KD治疗12个月的保留率为17.3%。结论门诊KD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较好,其有效性、长期保留率较住院KD治疗高,为国内因床位紧张而无法住院接受KD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托吡酯对4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14例次,复杂部分性发作患儿23例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患儿16例次。于服药后6个月评价托吡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与药物剂量关系。结果 托吡酯治疗总有效率为58.14%(25/43例次),以发作次数减少≥50%为界,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8/14例次),复杂部分性发作63.64%(14/22例次),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68.75%(11/16例次)。6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仅2例有效。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20/43例次),主要为厌食(37.21%)和体重下降(27.91%)。托吡酯所致不良反应较轻微,部分患儿继续接受治疗可自行缓解。结论 尽管在服用托吡酯期间须行不良反应监测,但其作为添加剂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且对患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其对患者的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都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迄今为止,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仍是癫痫的一线治疗选择,而在癫痫患者人群中,仍有许多癫痫患者在多种ASMs联合使用的情况下仍无法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作用靶点及机制的ASMs来为难治性癫痫患者人群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与希望。吡仑帕奈作为一种新型第三代ASMs,相比于第二代ASMs主要倾向于通过调节离子通道或增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作用等相关机制来发挥抗癫痫发作作用,吡仑帕奈主要是通过针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来发挥作用。吡仑帕奈是第一个选择性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拮抗剂,也是第一个选择性抑制兴奋性突触后功能的ASMs,由于其独特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批准用于局灶性及全面性癫痫患者的辅助添加治疗与单药治疗。另外,随着对吡仑帕奈神经保护、抗氧化、神经...  相似文献   

10.
《癫痫杂志》2021,7(4):288-295
目的研究脆弱拟杆菌(BF839)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共患病的改善情况,以寻找新方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4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辅助添加BF839治疗。比较1~4个月治疗期间每月(28天)癫痫发作频率相对于干预前基线的中位降低百分比;反应率(癫痫发作减少≥50%的患者比例);干预12个月的无发作率和保留率,并初步观察不良反应与共患病变化。结果干预后1~4个月包括所有类型的总发作频率月均中位降低百分比为-53.5%(P=0.002),反应率为61.1%(22/36);12个月无发作率是8.5%(4/47);12个月的保留率是57.4%(27/47);不良反应为腹泻4.3%(2/47)、便秘4.3%(2/47),48.9%(23/47)患者报告共患病好转,其中认知改善21.2%(10/47)。结论脆弱拟杆菌(BF839)可安全、有效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还有利于改善共患病,这是世界首次报道口服单一肠道菌株可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吡仑帕奈为第三代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啉丙酸受体来发挥其抗癫痫发作作用。多个国家已批准用于≥4岁局灶性癫痫患者(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的单药及添加治疗。该文总结了吡仑帕奈治疗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局灶性癫痫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从而更好地为临床上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3,50(4):85-89]  相似文献   

12.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5例难治性癫疒间患者应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最大耐受量后维持1~3年或以上。评定托吡酯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其与剂量的关系。结果治疗第8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的中位数:成人分别为56.0%、75.8%、76.1%、77.3%、78.1%,儿童分别为32.1%、66.7%、68.9%、70.1%、70.8%。部分性发作的有效率(70.6%)高于全面性发作(37.5%,P<0.05),其中10例(11.3%)无发作>2年。有效组维持剂量成人为(129.3±54.3)mg/d,儿童为(3.1±1.4)mg/(kg.d)。1年、2年及3年托吡酯保留率分别为72.2%、62.5%和56.1%。33例(28.7%)出现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加量期,最常见的为胃纳差。因不良反应退出6例(8.2%),因疗效不佳退出16例(21.9%)。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长期有效、安全,对部分性发作效果更佳。剂量个体化可使不良反应轻微和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金路捷添加治疗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近、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难治性癫痫患儿107例,包括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和癫痫性痉挛各42、48、17例。维持原抗癫痫方案不变,添加金路捷4500U qd肌注4周。对患儿保持随访1年,采用儿童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CE)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开始3个月时癫痫治疗显效率16.8%,1年时显效率为32.3%,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χ~2=5.530,P=0.019)。金路捷对各种发作类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年后,患儿癫痫儿童生活质量评分(QOLC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27)。结论金路捷添加治疗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可能存在一定疗效,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并且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托吡酯(TM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其不良反应,以及对原服用AEDs血中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80例难治性癫痫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58.6%。对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66.7%。复杂部分性发作25%,且完全控制率12.9%,不良反应均与CNS有关,多为一过性,但儿童的无汗,体重减轻,持续时间长,原服用AEDs血中浓度在添加托吡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但要注意用药量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癫痫杂志》2021,7(5):402-405
目的分析雷帕霉素添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合并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TSC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满足纳入标准共22例患儿,其中男11例、女11例,平均年龄(27.91±36.92)月龄,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添加雷帕霉素治疗,随访至少1年,观察使用雷帕霉素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的改变。结果雷帕霉素添加治疗结节性硬化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6个月后平均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率为52.1%,治疗12个月后平均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率为51.2%,并可以维持无癫痫发作天数,添加雷帕霉素治疗前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在添加治疗TSC合并难治性癫痫中能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并增加无癫痫发作天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在定期随访下雷帕霉素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48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添加剂量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48例(儿童23例,成人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Lev添加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收集治疗后患者发作频率变化、无发作情况、不良反应以及退出原因。结果:Lev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64.58%,成人有效率高于儿童,对部分性癫痫综合征有效率高;3、6和12个月无发作率分别为6.25%、18.75%和16.67%,保留率为81.25%、56.25%和43.7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8%,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的最主要原因为对疗效欠满意。结论:LE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药物,对部分性和全面性癫痫发作均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6个月时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2组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6个月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P0.01),治疗3、6个月时联合组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联合组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可在短期内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癫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迄今为止,在所有的抗癫痫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癫痫患者的基石。目前,已有20多种抗癫痫药可供临床医师选择,但只有约70%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抗癫痫药治疗,使癫痫发作得到充分控制。吡仑帕奈(PER)作为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带来了新的作用机制和更优的药代动力学,且已在多个国家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目前PER多用于癫痫患者的添加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PER在单药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该文对PER的药物特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阐述,并着重对吡仑帕奈作为添加治疗和单药治疗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及近期真实世界应用现状进行汇总,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6): 70-76]  相似文献   

19.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随着定义、诊断和分类的更新,其终止发作的临床操作程序也随之更新,涌现出一线和二线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高级别证据;相继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和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但证据级别较低;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与免疫机制相关,可采取免疫治疗;新批准的抗癫痫发作药物如布瓦西坦、吡仑帕奈和拉科酰胺可用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和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并基于当前研究证据提出针对不同发作类型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升级操作流程。本文综述上述研究进展,以为临床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单药治疗在儿童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新发、既往未使用过抗癫痫发作药物的局灶性癫痫患儿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2.4)岁,PER单药治疗组为PER组(23例),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单药治疗组为LEV组(23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个月PER组总有效率为87.0%(20/23),LEV组总有效率为73.9%(17/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PER组总有效率为78.3%(18/23),LEV组总有效率为60.9%(14/2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R组有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嗜睡1例、头晕1例,通过暂时减少药物剂量、减慢加药速度,不良反应均消失。LEV组有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均为不同程度的暴躁易怒,通过减慢加药速度,3~6个月期间2例患儿症状消失,1例患儿症状减轻。结论 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PER对于局灶性癫痫具有较好的抗癫痫效果,优于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