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苏省0~5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年龄、性别、出生情况、地区、季节和户籍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本研究首次进行了多中心大样本的抽样调查,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江苏省的10个城市招募0~5岁的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儿童一般健康状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5 289名儿童。0~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30.1%,不足率为35.5%。0~、12~、24~、36~、48~、60~<72月龄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23.0%,21.3%、27.8%、32.4%、37.9%、39.7%;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26.9%、34.4%、36.5%、38.6%、39.6%、38.4%。0~5岁儿童25-(OH)D平均水平M(P25~ P75)为64.0 (46.3~83.0) nmol/ml。女童维生素D缺乏率(32.1% )显著高于男童(28.3%)(Z=8.709,P=0.003),女童25-(OH)D平均水平(62.7 nmol/ml)显著低于男童(65.1 nmol/ml)(Z=9.453,P=0.002)。2~5岁儿童、女童,第一胎,第一产,在春冬季调查,在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的儿童患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 江苏省0~5岁儿童普遍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尤其学龄前儿童是防治维生素D缺乏关键人群。维生素D状况与年龄、性别、胎次、产次、出生体重、季节、城乡户籍和地区相关,与胎龄、分娩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了解0~6岁门诊体检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3 724例0~6岁儿童,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的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及不同季节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情况.结果 0~6岁门诊体检儿童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7.80±11.67) ng/ml,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为7.33%,男女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7;x2=0.37,P=0.543).>3且≤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1岁、>1且≤2岁和>2且≤3岁儿童[(27.36±8.90) ng/ml比(38.64±12.10) ng/ml,t=18.60,P=0.000;比(41.63±10.31) ng/ml,t=26.07,P=0.000;比(36.85±10.01) ng/ml,t=16.42,P=0.000],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儿童(104/466比122/1 487,x2=69.06,P=0.000;比18/1 106,x2=196.06,P=0.000;比29/665,x2=85.14,P=0.000).冬季儿童25-(OH)D水平显著低于春、夏、秋季[(35.16±11.30) ng/ml比(40.03±12.57) ng/ml,t=9.15,P=0.000;比(36.86±10.60) ng/ml,t=3.34,P =0.001;比(39.99±11.36) ng/ml,t=9.65,P=0.000],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127/1 189比56/849,x2=10.11,P=0.001;比54/787,x2=8.30,P=0.004;比36/899,x2 =31.71,P=0.000).结论 本院0~6岁门诊体检儿童的总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冬季和>3且≤6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不足与缺乏的比例较高,因此应重视冬季和3岁以上儿童的维生素D补充,适当增加儿童户外活动,同时加强科学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0~1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对在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16岁2 266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D检测。结果 1)冬春季检测1 204例,血清25-(OH)D为(55.1±19.58)nmol/L,男778例,女426例,血清25-(OH)D分别为(55.2±20.83)和(55.0±19.95)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岁组、1~7岁组和>7岁组血清25-(OH)D分别为(71.7±27.39)、(59.6±18.25)和(46.9±14.97)nmol/L,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夏秋季检测1 062例,血清25-(OH)D为(67.2±46.89)nmol/L,男670例,女392例,血清25-(OH)D分别为(67.8±51.51)和(68.3±35.21)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岁组、1~7岁组和≥7岁组,血清25-(OH)D分别为(98.0±39.97)、(73.0±61.73)和(55.8±16.75)nmol/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日照不足的冬春季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日照充足的夏秋季(P<0.01)。结论 0~16岁儿童除夏秋季婴儿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全年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均属于不足的水平,并且年龄越大,维生素D水平越低,应该增加南京市儿童维生素D摄入量及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尤需重视7岁以上儿童及冬春季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江苏省0~5岁儿童骨密度水平,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出生情况和不同地区季节的儿童骨密度状况,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0~5岁儿童5 289名,其中男童2 786名,女童2 50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儿童一般健康状况并对调查儿童胫骨中段的骨密度进行测定。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江苏省0~5岁儿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为14.6%;0~6月,6~11月,12~23月,24~35 月,36~47月,48~59月,60~月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44.9%、21.9%、14.3%、10.0%、9.0%、9.1%、1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次研究男童、女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分别为14.8%、14.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早产儿骨密度不足检出率(20.9%)比足月儿(1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后,早产儿超声骨密度SOS值比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低出生体重儿的超声骨密度SOS值比正常体重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调整年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和出生体重,南京地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儿童的超声骨密度SOS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儿童的超声骨密度SOS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江苏省0~5岁儿童普遍存在骨密度不足的情况,1岁以内尤其是0~6个月婴儿骨密度不足总检出率高达44.9%,是骨密度不足的高发人群。骨密度水平与年龄、早产、低出生体重、地区和季节相关,与性别、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和城乡户籍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门诊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率。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0~3岁儿童1941例进行维生素D检测。结果0~3岁婴幼儿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4.2±16.9)ng/mL,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4)。0~3岁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3.4%、3.1%、7.0%、18.8%。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χ2=8.1;均P<0.05)。结论研究对象中2~3岁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低,2岁后维生素D缺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幼保健》2019,(24)
目的探讨0~7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体检的390例0~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 D]水平以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分为25-(OH) D充足组和25-(OH) D不足/缺乏组,采用定量超声仪测定儿童骨密度,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研究中所有儿童的血清25-(OH) D平均浓度为(28. 93±3. 40) ng/ml,25-(OH) D不足/缺乏发生率为43. 3%(169/390),25-(OH) D充足组和25-(OH) D不足/缺乏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 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并且两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骨密度Z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相关分析显示儿童血清25-(OH) D不足/缺乏时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清25-(OH) D充足时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P>0. 05)。结论 0~7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25-(OH) D不足/缺乏时儿童的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D改善儿童骨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幼保健》2019,(7)
目的调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指导儿童进行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4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 810名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血清25(OH)D水平。结果血清25(OH)D水平婴幼儿组40. 83±17. 49,学龄前组23. 46±13. 17,学龄组17. 69±10. 05,3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男女童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25(OH)D水平在婴儿期随月龄增长逐渐升高,至6月龄后达到较高水平,持续近1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今后应加强对新生儿及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0~14岁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为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1 000例0~14岁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 25-(OH)D]水平。结果 25-(OH)D缺乏及不足者634例(63.4%);25-( OH) D水平充足者366例(36.6%)。0~1和1~2岁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高, 2岁后儿童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0.01)。0~7岁男、女童血清 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7~14岁组儿童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25-(OH)D水平夏>秋>春>冬, 冬季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检出率为70.29%, 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论 0~14岁儿童 25-(OH)D平均水平低下, 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特别是在冬季和年长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那曲县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西藏那曲县防保服务中心就诊的213例0~3岁婴幼儿,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25.31±10.59)ng/mL,65例(占30.52%)儿童为缺乏,83例儿童为不足(占38.97%),65例(占30.52%)儿童为充足。各年龄组间血清25-OH-D水平有显著性差异,>1~2岁组血清25-OH-D水平最高,0~1岁组最低(F=5.895,P<0.01)。不同季节时期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夏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高,冬季最低(F=10.722,P<0.05);冬季儿童维生素D缺乏比例最高(x^2=15.175,P<0.01);夏季儿童维生素D不足比例最低(x^2=11.433,P<0.05)。同一季节内,男女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那曲县0~3岁婴幼儿血25-OH-D水平低,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该地区维生素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家幼儿园共351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185名,女:166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并通过标准问卷获得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结果 受试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的平均水平为(28.14±6.70) ng/ml。维生素D缺乏[25-(OH)D<20 ng/ml]为35例(10.0%),维生素D适宜水平(20~100 ng/ml)为316例(9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制剂补充频率低及大年龄组(≥6岁)是学龄前儿童25-(OH)D缺乏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年龄和维生素D制剂补充与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相关,大年龄组(≥6岁)儿童维生素D制剂补充率相对较低。针对目前学龄前儿童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应该加强儿童保健的科普教育,结合个体情况提高维生素D的补充率,同时增加儿童户外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该地区维生素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家幼儿园共351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185名,女:166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并通过标准问卷获得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结果 受试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的平均水平为(28.14±6.70) ng/ml。维生素D缺乏[25-(OH)D<20 ng/ml]为35例(10.0%),维生素D适宜水平(20~100 ng/ml)为316例(9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制剂补充频率低及大年龄组(≥6岁)是学龄前儿童25-(OH)D缺乏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年龄和维生素D制剂补充与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相关,大年龄组(≥6岁)儿童维生素D制剂补充率相对较低。针对目前学龄前儿童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应该加强儿童保健的科普教育,结合个体情况提高维生素D的补充率,同时增加儿童户外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4.
Xuehong Pang Zhenyu Yang Jie Wang Yifan Duan Liyun Zhao Dongmei Yu Jianqiang Lai 《Nutrients》2021,13(11)
Backgrou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prevalent globally and there is lack of evidence as to how 25(OH)D2 contributes to vitamin D stat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vitamin D status and to assess the role of vitamin D2, a dietary vitamin D source, against the vitamin D status of children aged 3–5 years in China. Methods: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CNNHS) in 2013.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25(OH)D2 and 25(OH)D3 was measured by using LC-MS/MS. Results: A total of 1435 subjects were enrolled and serum 25(OH)D were analyzed. The prevalence of total serum 25(OH)D < 30 nmol/L was 8.9%. Serum 25(OH)D2 was detected in 10.9% of the studied children. After adjusting for confounding factors, total 25(OH)D concentration was 8.48 nmol/L lower and odds ratio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was 4.20 times (OR (95%CI): 4.20 (1.64, 10.77)) in children without 25(OH)D2 than those with 25(OH)D2 detected. Conclusions: Vitamin D deficiency was common among children aged 3–5 years in China. Vitamin D2 may play a role in preventing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nese children aged 3–5 yea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0~6岁儿童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探讨户外活动时间及体质指数与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2个地区0~6岁健康儿童5 289名,常规体检,测量体重、身长/高,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1)江苏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66.59±30.27)nmol/L,以25-(OH)D<75 nmol/L作为VitD 缺乏和不足的标准[1],VitD缺乏和不足者3 471例(65.6%);2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61.65±27.57) nom/L]明显低于2岁以下婴幼儿[(70.25±32.55) nom/L]。2)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BMI与VitD水平相关,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达4 h以上者VitD水平最佳,随BMI增加,VitD水平呈上升趋势(F=4.168,P<0.05);以BMI>P 97th为肥胖标准,本研究中肥胖儿童409例(7.73%),肥胖儿童血清VitD水平[(65.94±29.56)nmol/L]低于正常儿童[(66.65±30.34)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0)。结论 江苏省儿童VitD营养状况处于相对缺乏状态,2周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显著低于2岁以下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利于维持较好的VitD营养状况;在未达到肥胖标准时,儿童BMI与VitD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0~6岁儿童五类残疾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陕西省0~6岁儿童五类残疾(视力、听力、智力、肢体、言语)的流行现状,为预防儿童残疾和制定相关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对陕西省内22县176个调查小区共5 030名0~6岁儿童进行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及言语等方面的调查,评定标准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执行。【结果】五类残疾儿童共90人,总残疾现患率为17.89‰,其中各类残疾现患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智力8.95‰、言语4.77‰、肢体2.19‰、听力1.79‰、视力0.20‰。致残原因产前因素44.44%、产时因素8.89%、产后因素26.67%、原因不明20.00%。【结论】与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比较,陕西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前升高,加强健康教育,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是预防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