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支勇  吕艳  曹式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7):1541-1543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mRNA(AT1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西药组(按0.33 mg/100g)灌服贝那普利混悬液,中药组(按3.5 g/100g)灌服肾络宁,模型组及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第12周末,检测血浆AngⅡ、肾组织AT1R mRNA的表达,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μm~2)、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μm)。结果:西药组、中药组血浆AngⅡ较模型组降低(P<0.05)。西药组、中药组肾组织AT1R mRNA较模型组升高(P<0.01)。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结论:辛通畅络法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具有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肾小球ECM增殖的影响。方法:胸腺细胞抗体注射法诱发大鼠MsPGN动物模型,以辛通畅络法的载体中药复方肾苏Ⅱ为治疗药物,贝那普利为对照药物进行干预。于治疗第6周末,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肾小球ECM积聚程度及其主要成分表达。结果:治疗第6周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西药组均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降低FN、LN及ColⅣ表达,且中药组干预ECM过度积聚的疗效较西药组具整体优势。结论:辛通畅络法可抑制肾小球ECM过度积聚,延缓肾小球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3.
支勇  吕艳  曹式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419-2421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内皮素-1、一氧化氮、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重随机分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西药组灌服贝那普利混悬液,中药组灌服肾络宁,模型组及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第12周末,检测血浆ET-1、血清NO,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和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面积。结果:西药组、中药组血浆ET-1较模型组降低(P 0. 05),西药组、中药组血清NO较模型组升高(P 0. 05)。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均较模型组增加(P 0. 01、P 0. 05)。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系膜基质面积及相对面积较模型组减轻(P 0. 01)。结论:辛通畅络法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具有降低血浆ET-1表达,增加血清NO表达,减轻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研究对象,观察辛通畅络、益气和血中药复方肾苏Ⅱ对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阿霉素注射法诱发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于治疗后第12周末运用光、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半定量分析肾小球硬化积分、肾小球PAS染色阳性区面积及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病理形态观察显示,肾苏Ⅱ可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抑制肾小球硬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且优于贝那普利。结论:肾苏Ⅱ对阿霉素注射法诱发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模型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改善病理形态学变化,达到阻抑或减缓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研究对象,观察辛通畅络、益气和血中药复方肾苏Ⅱ对肾脏功能学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阿霉素注射法诱发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检测尿微量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观察指标变化。结果:肾苏Ⅱ可减少FSGS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改善TP、ALB减低,抑制BUN、Scr升高,调节脂质代谢。其中,在减少蛋白尿排泄方面,肾苏Ⅱ优于贝那普利。结论:肾苏Ⅱ对阿霉素注射法诱发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模型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改善肾脏功能学指标,达到阻抑或减缓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花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理。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红花组。采用一侧肾切除加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FSGS大鼠模型,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评价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出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提示FN、LN在肾小球及小管中表达明显(P〈0.01);红花组FN、LN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红花能抑制FN和LN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其在肾小球及小管间质中的过度沉积,延缓其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7.
黄勇  曹式丽 《河南中医》2016,(4):633-635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实践中将微观辨证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开展了一些临床与基础研究。现代医学的实验检查、肾组织活检提供的病理诊断,极度丰富和延伸了中医传统辨证的依据,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微观辨证已得到众多医家的认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us sclerosis,FSGS)之中医微观辨证,根据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个体化特征施治,控制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因素,力求为难治性肾病的防治提供优质方案,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了中医肾病"证"的本质及病理基础,探索了肾脏病的共性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苏Ⅱ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肾脏功能、病理、足细胞数量、Notch-P53凋亡通路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Ⅱ方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贝那普利组予贝那普利[9.25 mg/(kg·d)]、肾苏Ⅱ方组予肾苏Ⅱ方[9.71 g/(kg·d)],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12周。检测大鼠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水平。观察肾小球硬化改变、足细胞数量分析、Notch-P53凋亡通路关键位点的Notch1、Hes-1、P53及Bad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Ⅱ方组治疗4、8、12周,HDL明显上升(P0.05);治疗8、12周,SCr明显下降(P0.05)、Apo-A1明显上升(P0.05);治疗12周,BUN、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Notch1、Hes-1、P53、Bad蛋白明显减少(P0.05),足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肾苏Ⅱ方可能通过调控Notch-P53通路,阻抑足细胞凋亡进程,进而延缓FSGS大鼠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观察58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FSGS患者对CTX和激素治疗的疗效,58例FS-GS中有16例单予激素治疗(A组),24例激素治疗8周无效后加用CTX治疗(B组),18例确诊后同时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C组)。结果C组和B组的总缓解率(PR加CR)分别为67%和62%,显著高于A组(44%);C组缓解时间(10.46±2.34)周显著短于A组的(18.46±2.53)周和B组的(14.46±2.47)周;随访期A组复发率(44%)高于C组(17%)和B组(12%)。使用CTX治疗近期不良反应虽然较单用激素多,但均能耐受,没有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药的情况。结论联合CTX和激素治疗原发性FSGS,可提高临床缓解率,同时减少复发率,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中药复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肾脏功能学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MsPGN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大鼠胸腺细胞抗体注射法诱发大鼠MsPGN动物模型,以中药复方肾苏Ⅱ为治疗药物,贝那普利为对照药物,于造模后及治疗3、6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动物不同时间点尿蛋白定量(TP/24h)、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肾脏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中、西药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中药组在减少MsPGN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血清TP、ALB、CHO、TG水平,降低血清BUN、SCr等方面,显示疗效优势,且与西药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辛通畅络、益气和血立法的中药复方肾苏Ⅱ,具有减轻MsPGN病理损害,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护肾固精方对大鼠系膜细胞(M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MC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分为护肾固精方血清组、脂多糖(LPS)病理组及正常对照组,将不同浓度的作用物加入MC共同培养,培养后的MC制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计算出细胞周期中的G0/G1期、S期、G2/M期各时期的百分比及S期抑制百分比、细胞PI。结果不同浓度的作用物对MC增殖周期有不同影响。LPS血清能明显刺激MC增殖,表现为G0/G1期细胞百分比减以及S期细胞增加;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细胞的PI则显著增高;中、高浓度的中药血清明显抑制MC增殖,表现为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及S期细胞减以,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增加,而细胞的PI则显著降低。并且使大量MC阻滞在G0/G1期,能诱导MC发生凋亡。结论护肾固精方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抑制MC增殖和促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的肾小球损伤的影响。探讨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MsPGN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疏宁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观察肾脏形态学,共观察12、16周。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病变,且对损伤的肾组织有修复作用,与模型组及苯那普利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肾疏宁能减轻MsPGN的肾小球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SBYH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GMC)的增殖及表达IV型胶原(COL-Ⅳ)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GMC技术及体外药物血清实验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GMC的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Ⅳ的分泌水平,RT-PCR法检测CTGFmRNA的表达。结果:肾病Ⅰ号方可显著抑制GMC的增殖(P〈0.01),减少COL- Ⅳ的分泌和CTGF mRNA的表达(P〈0.01)。结论:肾病Ⅰ号方可能通过减少GMC的COL- Ⅳ的分泌,下调CTGF mRNA表达,而抑制GMC增殖,从而发挥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含药血清对人系膜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加味参芪地黄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结果:三种浓度含药血清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LPS诱导的IL-1β及IL-6蛋白质产量的增加,且这种对抗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血清能干预活化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MTT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可抑制大鼠GMCs增殖(P<0.05),该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模式。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于大鼠GMCs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P<0.05)。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温脾汤对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系膜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温脾汤药物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LPS诱导系膜细胞增殖,设立正常对照组、大剂量含药血清组、uan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小剂量含药血清组.分别以酶标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LPS均能刺激大鼠系膜细胞体外增殖,在24h、48h、72h各时相均以LPS3(1μg/ml)刺激强度最高.同时加入温脾汤药理血清后,可见药理血清对LPS诱导的MC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时相点均以大剂量含药血清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温脾汤药物血清能够增加系膜细胞G1期细胞百分数,降低S期细胞百分数,表明药物作用可使细胞分裂停滞在S期.结论:温脾汤药物血清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培养下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碱解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1×10-3、1×10-2、1×10-1mg/mL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均能抑制AGEs培养下的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能减少AGEs作用下的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抑制系膜基质增生。结论中药复方能抑制AGEs引起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以及系膜基质增生,提示此方可能通过阻止AGEs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增生的影响,为肾小球硬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大鼠肾小球MC。利用MTT、LDH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SSd对LPS刺激后MC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type1Vcollagen,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c—Jun、c—Fos。结果SSd对MC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Go/G1期细胞增多,并诱导细胞凋亡;SSd可抑制MC分泌ColⅣ、FN、TGF-β1,并抑制了CDK4、c-Jun、C—Fos的表达。结论SSd对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CDK4、c—Jun、c-Fos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清热中药对高糖培养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清热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验证中医理论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采用MTF比色法,观察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知母、生地、胡黄连和地骨皮水提物对体外高糖条件下培养的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知母、生地和胡黄连对系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地骨皮无明显作用。提示清热中药可能通过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从而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