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吗丁啉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布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以及吗丁啉西药中药概念化后的性能,即性味、归经与功效。方法用病例随机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吗丁啉在中医10个证型间的疗效分布规律。结果吗丁啉对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4个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高于总有效率(P均<0.01);而对脾虚湿盛、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寒4个证型的疗效显著低于总有效率(P均<0.01);对胃络瘀血和寒热错杂2个证型的疗效与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吗丁啉对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4个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关系密切,依此可初步总结出吗丁啉的西药中药概念化后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为吗丁啉的辨证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甘松的记载,对甘松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梳理,归纳出甘松的用药特点。认为其具有温中散寒、温通经脉、芳香醒脾、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恶气、心腹痛满、黑皮、风疳、齿痛、野鸡痔、转筋、脚气浮肿等。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具有镇静、抗抑郁、抗心律失常、平滑肌解痉挛、消炎、降血糖血压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剂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参考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5篇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及中西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涉及的"味"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桥本甲状腺炎用药以苦味为最,其次是甘味药,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61.4%;药性主要是寒性,其次是温性药物,此两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74.1%;"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脾经的药物,此两类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39.8%。结论:从性味归经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紧扣其病位在肝,以肝脾功能失调为本,湿热内蕴为标,后期出现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现代药理学来阐述菟丝子传统的功效及药性理论,分析总结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机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08)和手检中医药文献,对近年来有关菟丝子的文献进行分析,把有关菟丝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和其性味归经的相关性进行汇总.结果 菟丝子性味归经与其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菟丝子味甘性温,入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又可补脾,与"滋补肝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性激素样作用、延缓衰老、抗脑缺血、抗骨质疏松、降血糖和血脂、提高免疫、抗肝损伤;与"明目缩尿"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抑制白内障生成、抗遗尿.结论 菟丝子的药理作用与其性味、归经有吻合之处,为菟丝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剂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8篇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高尿酸血症用药主要是平性,其次是温性药物,此两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69.9%;用药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辛味药,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76.0%,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肾、胃经的药物,此3类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52.1%。结论:从性味归经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紧扣其病位在肝,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肝经浊毒为其关键致病因素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6.
常用抗菌剂的性味归经及效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富渠  许建秦 《现代中医》1996,9(2):111-113
  相似文献   

7.
中药性味归经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中药理论的研究较为活跃,中药理论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学者的关注。性味归经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从1949至1985年,全国发表的药性理论论文有675篇,其中性味归经的论文为165篇,占文献总数的24.4%。长期以来性味归经的标定较为混乱,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强,影响了中药的科学性,给临床、教学、科研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性味归经进行整理研究,使之规范化是一项较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唐俊锋 《光明中医》2016,(12):1826-1829
通过综合历代文献、临床经验、成分分析、实验分析等方面资料,归纳出柴胡茎叶具有确切的抗菌消炎退热作用,可能具有理气调经作用,不具备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作用,不可代柴胡使用。并根据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得出柴胡茎叶味苦,性凉,入肺经,功能能清热泻火,其气下行,气味皆薄,用量须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查阅古今本草典籍,梳理并探讨黄精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的古今演变.将中医古籍搜索网收录黄精的62种古代文献与国家标准文献中138种黄精复方制剂的相关信息整理归纳,分析黄精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古今文献,发现黄精性味的古今认识基本一致,黄精归经的主次及取舍古今有差异;古今医药学者都推崇黄精的益肾健脾作用,有些...  相似文献   

10.
24味致瘀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大黄的记载,梳理大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归纳大黄的用药特点。大黄味苦性寒,主归胃、大肠经,具有攻积滞,行土郁,清火热,解热毒,凉血热,下瘀血,通经脉,祛痰湿,利水道,退黄疸,外用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脏腑积滞、痰热腑实、癥瘕积聚、痞满燥实、热结便秘、瘟疫发斑、阳狂谵语、痢下赤白、里急腹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漓、热毒疮痈、水火烫伤、瘀血诸证及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大黄具有泻下与止泻双向调节、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护肝利胆、保护胰腺细胞及功能、活血、止血、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脏功能、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决明子的中药药性(性味、归经等)与现代药理学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1989—2010年有关文献,对决明子"归肝、大肠经,甘、苦、咸,微寒"等药性与药理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分析并作一综述。结果:决明子"归肝经"能保护肝脏,明目,降压;"归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结论: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吻合之处,但仍有待进一步总结与完善,从而为决明子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决明子性味归经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决明子的中药药性(性味、归经等)与现代药理学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1989~2010年有关文献,对决明子"归肝、大肠经,甘、苦、咸,微寒"等药性与药理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分析并作一综述。结果:决明子"归肝经"能保护肝脏,明目,降压;"归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结论: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吻合之处,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与完善,从而为决明子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呃逆所用方剂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呃逆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98篇中医治疗呃逆的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中医治疗呃逆用药主要是温性,其次是平性药物,此两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73.5%;用药以苦味为最,其次是辛味药,此两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64.3%,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脾经的药物为最,紧随其后的是归胃、肺经的药物,此三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70.8%。结论:治疗呃逆应紧扣其病机,辛开苦降,药物以温性为主,脏则重在调理脾胃,其次是肺。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96-897
门九章教授临证防治肝纤维化习用两头尖,疗效颇佳。文章主要依据肝纤维化病机特点,结合两头尖的性味归经,从郁为根本,辛可散结;寒为本象,热可助阳;肝病传脾,当先实脾;名医倡用,继承发扬等四方面对两头尖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予以深入阐发,希冀扩大两头尖临床应用范围,并对临床抗肝纤维新药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常用药物性味与归经。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择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其中常用15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再次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71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疏肝理气药次之,15味中药归经以入脾经(93.3%)和肺经(60.0%)的药物为多,药性以平性和温性药为多,五味以甘味和苦味药为主。结论:甘平与甘温之类入脾经药物为治疗IBS的首选药物;入肝经的酸味药白芍是IBS的常用药;选用入肺经且具有宣肺理气功能的药物是IBS治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用药宜忌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按发作期用药和缓解期用药分类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56篇慢性支气管炎证治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作期用药899次及缓解期用药711次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发作期用药主要是温性,其次是平性和寒性的药物;缓解期用药主要也是温性药物,其次是平性的药物,再次是微寒的药物,热性药物也有涉及,但大寒和凉性药物则使用较少。发作期用药以辛味为最,其次是苦、甘,此三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90.7%,其他药味则使用较少;缓解期以甘味药为主,其次是辛、苦;"归经"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以归肺经的药物为最,发作期紧随其后的是归脾、胃、心、肝经的药物,缓解期用药紧随其后的是归脾、心、肾、肝经的药物。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治疗时应该注意"温"性药物的应用,在发作期注意"培土生金"培补"后天之本",缓解期则注重培补"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常用药物性味与归经。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对其中常用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再次统计处理。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疏肝理气药次之,药物归经以入脾经和肺经的药物为最多,药性以温性药和平性药为多,五味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为主。结论:甘平与甘温之入脾经药物为治疗IBS的首选药物;入肝经的酸味药白芍是IBS的常用药;选用入肺经且具有宣肺理气功能的药物是IBS治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浅谈单体药物性味归经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药单体的性味归经是解决目前中药应用范围越来越小,中药临床运用的品种越来越少的方法。本文阐述了研究单体药物性味归经的意义在于可扩大中医药物的药源,充实中医药学,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丰富中医传统理论,真正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从单体药物与中药的同一性及传统中药、现代西药中单体的性味归经研究阐明其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单体药物性味归经的方法必须以临床研究为主,动物试验、文献研究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