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产士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产士在产房工作中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均有可能感染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针对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性感染高危因素,我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袁丽 《中国护理杂志》2005,2(2):819-820
经血液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可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等而感染他人。助产士在接产工作中所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均是职业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感染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加之窗口期血清学检测不出与细菌病毒相关前抗体,产妇周转又快,因此助产士成为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过20a的临床经验,对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措施探讨如下。 1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而临床血液传播疾病主要为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等,其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的外周血液中。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等,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资料表明:暴露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  相似文献   

4.
助产士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海燕 《护理与康复》2009,8(11):972-973
总结助产士职业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护对策。认为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针刺伤、接产妇血液或体液是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主要原因。因此要采取针对性防护,助产士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灵仙 《护理研究》2008,(1):262-263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产房的助产士其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环境里,从事特殊护理的群体。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产房一线护士必须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等。特别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产房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道如下。1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条件助产士每天频繁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组织器官,体液等,体液飞溅到皮肤、眼睛里时有发生,而以上这些都是手术时护士常接触到的物质。人体皮肤黏膜损伤,天然屏障消失,此时若接触到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即有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助产士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着特殊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每天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和患者零距离接触,在给产妇备皮、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会阴缝合、穿刺抽血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都使助产士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如不进行有效防护,很容易引起职业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对助产士常见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常见职业性损伤因素 1.1 生物因素 近年来,AIDS、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等,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因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几率为0.1%,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1].生物因素的影响以意外损伤最为多见.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可传播20多种疾病,而传播方式中,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几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相似文献   

9.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助产士长期工作在“特殊”环境里,由于职业因素所致的紧张、疲劳和生活节律的改变,以及易于被锐器刺伤、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因此,做好自身防护,维护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作需要助产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每日精神高度紧张;进食时间不规律;频繁的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各种化学药物,使得助产士成为职业高危群体。现将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助产士职业暴露调查中低报告现象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的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名助产士在半年内发生职业感染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都上报的仅占16.1%,大多数时候上报占33.9%,偶尔上报占30.4%,从来不上报占19.6%。结论低报告现象与助产士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缺陷有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助产士职业暴露低报告现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9名助产士在1年内发生职业感染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都上报的为0,大多数时候上报占15.8%,偶尔上报占47.4%,从来不上报占36.8%.[结论]低报告现象主要与助产士对职业暴露危害性认识不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3.
助产士潜在职业危险与防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岳琴  陆秀凤  沈国梅 《护理研究》2006,20(8):2005-2006
助产士是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均为孕产妇,使助产士经常暴露于被孕产妇血液、体液、羊水污染以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为了解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对策,对本院53名助产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助产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产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缝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这使得助产士经常暴露于职业性危险因素当中,尤其是利器伤使助产士的工作职业损伤事故高发[1].  相似文献   

15.
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作需要助产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每日精神高度紧张;进食时间不规律;频繁的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各种化学药物,使得助产士成为职业高危群体.现将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灵仙 《护理研究》2008,22(3):262-263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安全有效的防护对策,预防助产士HIV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HIV。方法:分析助产士可能发生HIV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针头及锐器伤,接触患者血液、羊水等体液都有可能发生HIV职业暴露,职业紧张和疲劳会降低助产士安全防范意识,增加HIV职业暴露的几率。结论:提高艾滋病认知水平,加强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是预防HIV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HIV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晓曦韩纲  刘春兰 《护理研究》2007,21(10):2746-2747
目前,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不容乐观。医院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基层助产士面对的产妇多数未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和各种血源性疾病的化验,自身又缺乏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均使基层助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基层助产士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的现状,减少她们被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切实做好自身防护,根据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母婴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中国的国情要求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从产妇入院待产到分娩,家属成群结队地探视、陪护,特别是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家属听到产妇的喊叫,不经允许擅自闯入无菌区内,很容易与助产士发生冲突,不但容易引起院内感染,还影响助产士的心理情绪和自制力。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危,因此要加强助产土职业素养。笔者从事助产工作近20a,有一定的感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助产专业从属于护理专业,既不是独立学科,也没有专业体系。新西兰等国的助产士管理、认证、培训等已成体系,中国的北京等地已经开始了对助产士的认证、评估工作,但大多数是护理专业毕业生转为助产士,在其他地区尚未开展助产士的认证等地工作。建立并完善助产士的管理与培训,对于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下一代的生命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