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白细胞介素21(IL-21)膜表面修饰的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疫苗,评价其在小鼠膀胱癌皮下转移模型中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s)的效应和治疗作用。方法将SA-IL-21锚定在经30%酒精灭活后的MB49细胞膜表面而制成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建立C57BL/6小鼠皮下MB49膀胱癌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IL-21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纯游离IL-21组、GFP膜表面修饰疫苗组、单独灭活MB49肿瘤疫苗组、PBS组。利用上述制备的疫苗进行治疗,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及CTL来评价疫苗的抗肿瘤功能。结果成功制备了IL-21膜表面修饰MB49疫苗。IL-21/MB49疫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产生长期特异性免疫反应(P<0.05)。在同一效靶比下IL-21/MB49疫苗组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采用蛋白膜锚定技术可将IL-21高效锚定于MB49细胞膜表面制备成IL-21膜表面修饰膀胱癌肿瘤疫苗,该疫苗既可保持IL-21生物学活性又可明显增强CTL杀伤BCa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明确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的体外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设计并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该系统以肿瘤细胞膜为载体,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内核,负载香豆素-6(Coumarin-6)作为荧光探针.在体外通过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并评价肿瘤细胞膜纳米粒(CNPs)及红细胞膜纳米粒(RNPs)、脂质体纳米粒(LNPs)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差异.结果 CNPs可粘附到肿瘤细胞表面,且肿瘤细胞对CNPs摄取最多.结论 肿瘤细胞膜纳米粒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递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为肿瘤疫苗的研制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提取卵巢癌细胞的可溶性成分作为肿瘤可溶性抗原(tumorsolubleantigen,TSA),单独用TSA或联合IL-2,CD-3单抗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PBMC活化、增殖、分泌细胞因子以及活化的细胞对肿瘤的杀伤特性。结果 TSA能刺激正常人PBMC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TNF,IFN)。用TSA联合IL-2和抗CD3单抗诱导正常人PBMC产生杀瘤性效应细胞,对TSA来源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证实TSA具有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提取物中细胞多肽是主要活性成分,但细胞膜成分也具有免疫活性。结论 用该实验方法提取TS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肿瘤疫苗的研制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该实验方法和结果可为检测和评价肿瘤提取物是否具有免疫原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一种新的肿瘤筛选技术,它将随机多肽文库表达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使高通量筛选多肽配体变得容易些。该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和治疗性靶肽以及在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中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5.
免疫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DC的生物学特性,DC疫苗抗肿瘤免疫机制,DC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逃逸,头颈部肿瘤组织局部D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以及使用各种不同方式介导头颈部肿瘤抗原负载DC后制备成肿瘤疫苗的应用,包括凋亡小体负载DC、头颈部肿瘤细胞融合DC、头颈部肿瘤RNA负载DC、p53基因修饰DC疫苗、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基因治疗最终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本文就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基因修饰的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各种基因修饰细胞在介导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作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修饰细胞介导的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基因治疗最终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本文就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基因修饰的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各种基因修饰细胞在介导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作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蛋白质,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相互作用。HSP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和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能携带特异性抗原与细胞表面MHC-1结合,通过特异性CD8^ T细胞识别、活化体内多个CTL克隆,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进而攻击肿瘤细胞,具有肿瘤疫苗的作用。利用HAC可以打破免疫耐受,而没有同种间MHC-1类分子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SA)标记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融合蛋白SA-hGM-CSF和hGM-CSF-SA,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4a-6His-SA-L-hGM-CSF和PET24a-hGM-CSF-L-SA-6His,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镍金属螯合(Ni-NTA)层析柱进行纯化,并对其进行复性。复性后蛋白用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人红白血病细胞(TF-1)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锚定修饰效率。结果 SA-hGM-CSF和hGM-CSF-SA两种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目标蛋白占菌体蛋白的20%以上,纯化后纯度达到96%以上。两种融合蛋白均具有双功能活性,即同时具有hGM-CSF的促进人红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活性和SA介导的高效结合至表面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的功能(锚定修饰率大于99%)。结论研制的SA/hGM-CSF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活性,可为研制hGM-CSF表面修饰的新型肿瘤细胞疫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论龙葵碱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水平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Ezrin蛋白是发现于2004年的一种细胞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其在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它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发生作用调节肿瘤细胞的特性,从而影响肿瘤的分化、侵袭及转移。本文对Ezrin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RNAi要进入实际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研制有效的给药系统将siRNA分子准确传送到靶组织.基因枪技术已经在肿瘤基因疫苗研制方面得到了应用,关且成功地介导特siRN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噬菌体表面的呈现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一  石继红  韩苇  赵宁  颜真  张英起 《医学争鸣》2004,25(6):499-502
目的: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现于噬菌体表面,为研制TNF-α疫苗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在噬菌体表面表达人TNF-α. 结果: 重组噬菌体颗粒具有TNF-α的免疫反应性,且不具有人TNF-α的细胞杀伤活性. 结论: 人TNF-α在噬菌体表面得以呈现,呈现TNF-α的噬菌体颗粒作为TNF-α疫苗的成分不会引起TNF-α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膜片技术是一种应用不同方式将细胞制备成片状的技术,该技术保留了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在骨与软骨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温度敏感培养法、表面修饰法、不需要任何表面修饰的制备细胞膜片的3种方式,以及细胞膜片技术在骨、软骨修复与再生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半抗原修饰的瘤苗治疗小儿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灭活RMA(小鼠T淋巴细胞瘤来源的细胞系)肿瘤细胞组,二硝基苯(DNP)修饰的灭活RMA肿瘤细胞组,RMA肿瘤细胞破碎物组,DNP修饰的RMA肿瘤细胞破碎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共5组(每组10只),于免疫接种后第10d用RMA肿瘤细胞再攻击实验小鼠,观察它们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主要观察出瘤时间,肿瘤生长速度和生存期)。结果:DNP修饰的灭活PMA肿瘤细胞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保护力,主要表现为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生存期延长。而灭活RMA肿瘤细胞,RMA肿瘤细胞破碎物和DNP修饰的肿瘤组织破碎物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保护力。结论:半抗原修饰的瘤苗可作为有效的抗淋巴瘤瘤苗。  相似文献   

16.
美国 Mayo 临床研究中心的癌症专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通过一种基因改良的细胞膜生物化地融合活体细胞。被称作为“生物融合”的技术可促进新的癌症疫苗和肿瘤治疗的发展。这项发表于近期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是一种破坏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并已在植入人类肿瘤的小鼠体中获得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肿瘤与血液流变学郭玲云1刘元发2方书元3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现就肿瘤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简述如下。1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流变学1.1细胞膜的流动性众所周知,细胞膜是具有可塑性、流动性,镶嵌有蛋白质分子的类脂双层分子的生物膜,其类脂双层分子既具有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Flt-3配体对树突状细胞.结直肠癌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和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①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联用,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成熟,应用聚乙烯二醇(PEG)融合技术融合DC和Lovo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表面表达和细胞形态来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③裸鼠体内融合疫苗的成瘤活性的检测。④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体外杀伤细胞毒活性。结果:在FL的参与下,成熟DC的细胞数目及细胞形态无显著改变;CD80、CD83、CD86等在细胞表面的表达较未加FL组显著丰富;融合疫苗呈悬浮生长,具有两种亲代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融合细胞数量较稳定,不出现明显的细胞倍增;融合疫苗接种裸鼠体内后观察30d,未见肿瘤组织生长;FL组融合疫苗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Flt3-L可显著促进DC的成熟;FL组融合细胞的分子表达较非FL组有很大提高,融合细胞具有作为抗肿瘤疫苗应具备的低增殖能力和不成瘤的安全性;DC与结直肠癌细胞融合后作为肿瘤疫苗在体外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效应,说明FL对增强融合疫苗抗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效应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链亲和素(SA)标记的人白细胞介素21融合蛋白(SA-hIL-21),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构建hIL21-SA-pET21及pET24a-SA-hIL21质粒,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两种双功能融合蛋白,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柱(Ni-NTA)纯化,之后透析复性,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最后利用MTT法检测hIL21-SA及SA-hIL21融合蛋白与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共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种融合蛋白对生物素化的MB49肿瘤细胞的锚定修饰效率.结果 hIL21-SA及SA-hIL21重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约占菌体蛋白的30%,经复性后hIL21-SA及SA-hlL21具有了双重活性,即不仅可以与抗CD3单抗共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而且具有了SA介导的高效结合已生物素化的MB49肿瘤细胞表面的功能(表面修饰效率95.18%,96.91%).结论 本实验成功研制了具有双重活性的hIL21-SA及SA-hlL21融合蛋白,两种融合蛋白的双功能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该项研究为SA/hIL21双功能融合蛋白应用于肿瘤疫苗以及肿瘤局部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免疫疗法作为一种变革性的肿瘤治疗手段,使肿瘤免疫学重新焕发活力。肿瘤免疫治疗有多种途径,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及肿瘤新抗原疫苗等。肿瘤新抗原疫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信息设计开发的个性化治疗疫苗,能够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且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肿瘤新抗原疫苗的概念、开发流程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通过关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总结新抗原疫苗的优势及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