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产物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正常胃组织、31例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67例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Fhit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Lauren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级别等分组指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良性胃病组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4组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率逐渐升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Fhit蛋白在弥漫型、分化不良型胃癌中丢失显著,提示可能预后不佳:Fhit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胃癌发生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 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 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EPCAM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92 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50例(54.3%)EPCAM 蛋白为阴性表达,42例(45.7%)呈弱阳性表达。在436 例胃癌组织中,EPCAM 蛋白高表达179 例(41.1%),低表达257 例(58.9%),主要在细胞包膜表达。EPCAM 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 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 >0.05)。EPCAM 高表达患者的5 年生存率(57.2%)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17.3%,P<0.05)。I、II 和III 期EPCAM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IV 期EPCAM 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EPCAM 表达、远处转移和TNM 分期(均P<0.0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 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TNM 分期显著相关,提示EPCAM 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以及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文娟  马杰  赵仲生 《浙江医学》2011,33(4):453-45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标本中IGF-1R表达.结果 IGF-1R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385例 IGF-1R蛋白表达阳性,216例高表达,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II和 III期胃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GF-1R表达无关,IGF-1R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IGF-1R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IGF-1R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分化抑制因子-1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胃癌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d-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3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Id-1mRNA表达率分别为91.4%(32例)和71.4%(25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胃癌标本Id-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Id-1表达与年龄、Bormann分期、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I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肿瘤翻译控制蛋白(TCT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TCTP、mTO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CTP、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生长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深度越深、临床分期愈高,TCTP、mTOR表达阳性率愈高;且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TCT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生存期分析显示,TCTP、mTOR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P、mTOR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过程,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66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2%,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1%,均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显著增高;COX-2阳性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405,P=0.001)。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O.05);COX-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和HIF—1α的表达增加与胃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胃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洪瑜  季峰  王群燕 《浙江医学》2006,28(12):963-966,96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研究survivin mRNA在46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ELISA技术定量检测上述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Envision法定性检测46例胃癌标本、114例胃炎及癌前病变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46例胃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32.6%,46例相应正常组织为1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胃癌组的survivin蛋白表达浓度(75.27—358.44pg/ml)显著高于正常组(0—161.23pg/ml)(P〈0.05)。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浅表性胃炎(30%)、萎缩性胃炎(14.7%)、胃黏膜肠化组织(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不典型增生(60%)、胃癌组织(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survivin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及浓度在不同性别、肿瘤长径、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urvivin在胃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与胃癌发生有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survivin可能在肿瘤的形成阶段起作用,与胃癌发展侵袭无关。  相似文献   

8.
P73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FAF1mRNA和FAF1蛋白的表达。结果:FAF1mRNA在胃癌组织(O.27±0.12)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胃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高中分化及无远处转移者,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胃癌组织的F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2.50%)(P〈O.05)和正常组织(72.50%)(P〈0.01);FA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或未分化胃癌组织FA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AF1表达减少,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AF1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也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IF-1α、VEGF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及胃癌MVD特点,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MVD,探讨HIF-1α、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并分析HIF-1α、VEGF及MVD与胃癌ll告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0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O%),P〈0.01;HIF-1α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68.5%)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13.3%)。P〈0.05;VEGF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MVD(31.5±7.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MVD(6.7±2.4),P〈0.01;胃癌MVD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VEGF和MV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扭曲蛋白(Twis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上皮钙黏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三者的表达对判断胃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法检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Twist、STAT3、E-cad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转移及TNM分期等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Twist、STAT3、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57.3%、64.7%、12.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3%、10.8%和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的表达在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TAT3的表达在肿瘤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wist、STAT3表达与E-cad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Twist、SATA3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均有一定关系,SATA3的激活可能会增强Twist、E-cad的表达,检测Twist、STAT3、E-cad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丁金囡  袁晓岗  洪瑜  王群燕  季峰 《浙江医学》2009,31(7):922-923,926
目的探讨胃癌磷酸酶基因PTEN与Survivin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与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表达在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5171%、8429%及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在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571%、1714%及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均P〈0.05);Survivi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胃癌PTEN阳性表达率与Survivi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EN、Survivin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PTEN及Survivin可能对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ice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Dic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icer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5%,癌旁正常胃组织为85.O%,Dicer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高、中度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早期患者Dicer阳性率均高于低度和未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进展期患者(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癌灶原发部位间Dicer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icer表达明显降低,并且Dicer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2~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79例未经放、化疗的胃癌患者组织中HER-2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79例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2.59:1,中位年龄为67岁,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不相关.Survivin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HER-2在Survivin阳性的表达率(70.59%)明显高于在Survivin阴性表达组(9.09%)(P<0.05)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Survivin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HER-2表达正相关,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非肿瘤胃黏膜中整合素β3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1);具有浸润性生长、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肝脏、腹膜转移的T3~T4期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阳性表达例数和微血管密度值(MVD)值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和无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肝脏及腹膜转移的T1~T1期胃癌组织(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表达和MVD值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阳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低于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阴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者(均P〈0.05或0.01)。结论整合素β3和VEGF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检测整合素β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喉部病变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的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喉鳞状细胞癌40例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各20例病变标本,分别进行微淋巴管及微血管染色.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LVD及MVD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组织,TNMⅢ~Ⅳ期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1),声门上型癌组织MVD显著高于声门型癌组织(P<0.05).LVD、MVD及TNM分期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和转移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密度有关,两者都是喉癌预后的负性因子,定量测定可作为喉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NF-κB在胃癌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在胃癌、癌旁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NF-κ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41例淋巴结转移灶、32例正常胃黏膜中NF-κB的表达。结果: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43%和16%。3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F-κB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有关(P〈0.05)。41例淋巴结转移灶和相对应的41例胃癌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转移灶中NF-κB高表达。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F-κB阳性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F-κB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F-κB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转移灶癌组织和原发灶相比有异质性。NF-κB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0月在我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标本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Ⅲ期+Ⅳ期胃癌组织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Ⅰ期+Ⅱ期胃癌组织(P〈0.0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转移的组织(P〈0.05)。但是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A20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分期、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GF(表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T3)中的表达,及其与浆膜浸润胃癌(T3)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浆膜浸润胃癌(T3)组织中EGF、VEGF和CD34(以MVD值表示)的表达,对检测结果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浆膜浸润胃癌(T3)组织中EGF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1%和53.8%;EGF阴性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15.3%,而EGF阳性表达中VEGF阳性表达率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值与EGF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EGF、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淋巴结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相关(P<0.05)。EGF阴性和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月数分别为55.1和27.8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阴性和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月数分别为51.8和27.1个月,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 1)。对进入COX回归模型的因素(包括EGF、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进行分析,表明:VEGF表达、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为浆膜浸润胃癌(T3)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浆膜浸润胃癌(T3)中EGF和VEGF两者呈正相关;E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