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见于各年龄组人群,其发病的基本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由于患者的饮食不当,缺乏规律,进食大量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吃饭不太认真(即快而不细咀嚼)等诸多原因均可诱发溃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溃疡愈合及复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消化性溃疡治疗的重要部分.治疗本病的方案很多,为探讨一种简单、高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临床应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与单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二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进行临床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急诊内镜诊断为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60例,按照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和不伴出血组,各80例,并分析影响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因素。结果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40%,不伴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与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溃疡直径、溃疡分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有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严重的患者可能更易并发消化道出血,需要引起消化专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进入胃内,主要在胃窦部粘液和粘膜层之间生长、繁殖,粘液是Hp的保护层,避免胃酸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Hp可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胃液、食物、唾液、局部血液和组织中的尿素为二氧化碳(CO2)和氨(NH3),氨可中和胃酸以利Hp生长。Hp通过其“吸咐基底”吸附在胃粘膜上皮细胞上,引起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小凹上皮增生反应以及固有膜内炎症反应,出现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Hp量多时可以出现中性多形核细胞增多。使炎症呈活动状态。局部免疫增强时,胃部炎症消退,胃酸分泌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取出胃窦部黏膜,并利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同时对取出的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8例慢性胃炎患者中,36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52.94%;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4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80.00%;经病理检查,65例轻度浅表性炎症患者中,34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52.31%;29例中重度浅表性炎症患者中,23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79.31%;4例萎缩性炎症患者幽门螺杆菌均呈阳性。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病。笔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经胃镜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确诊。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2~60岁;病程1个月~16年;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溃疡15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9岁;病程2个月~18年;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1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状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渍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为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93.3%(28/30),球降交界处1例,球后1例。其中单发溃疡占46.7%(14/30),多发溃疡占10%(330),霜斑样溃疡占43.3%(13/30)。胃渍疡中以胃窦较多见,占50%(3/6),胃体16.7%(1/6),多发溃疡为33.3%(2/6)。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渍疡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十二指肠渍疡惠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惠儿Hp阳性率这33.3%(2/6),2例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为Hp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8.
中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彪 《北京中医》2006,25(4):195-197
目的为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中药四黄调胃汤联合抗生素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38例服四黄调胃汤;西药组32例服替硝唑1000mg/d、阿莫西林1000mg/d、加胶体次枸橼酸铋480mg/d;中西结合组18例服用的药物及服法同中药组和西药组。三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HP根除率:中西结合组为88%〉西药组的84.4%〉中药组的78.9%。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的最佳选择,四黄调胃汤适合于脾胃虚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笔者对178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访3a,观察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变迁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反复阳性患者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128例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反复阳性患者中:缺乏正规治疗占35.16%,缺乏对HP的正确认识占28.12%,家庭内聚集占15.62%,再燃占10.94%,经济问题占5.47%,耐药占4.69%.结论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反复阳性与缺乏正规治疗、缺乏对HP的正确认识、家庭内聚集、再燃、经济问题、耐药有关.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消毒隔离,让患者正确认识HP,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是近年来认识的一种与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的微生物.HP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院采用了自拟中药制剂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75例,并与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37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组共112例,均经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检诊断,并经染色查到H.pylori,治疗前1周内均未服用H2受体抑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采用随机单盲法分组:治疗组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20~68岁,平均44.3岁;十二指肠溃疡43例,胃溃疡32例。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9岁;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15例。2组可比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均>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溃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为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发于球部93.3%(28/30),球降交界处1例,球后1例。其中单发溃疡点。16.7%(14/30),多发溃疡占10%(3/30).霜斑样溃疡占43.3%(13/30)。胃溃疡中以胃窦较多见50%(3/6),胃体16.7%(1/6),复合性溃疡为33.3%(2/6)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形态均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患儿Hp阳性率达33.3%(2/6)。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为Hp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患儿,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相关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 ,对有H .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行根除H .pylori治疗已成共识。笔者采用替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H .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孔令彪 《北京中医药》2006,25(4):195-197
目的为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中药四黄调胃汤联合抗生素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38例服四黄调胃汤;西药组32例服替硝唑1000 mg/d、阿莫西林1000 mg/d、加胶体次枸橼酸铋480 mg/d;中西结合组18例服用的药物及服法同中药组和西药组.三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HP根除率:中西结合组为88%》西药组的84.4%》中药组的78.9%.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的最佳选择,四黄调胃汤适合于脾胃虚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56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跟踪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56例中愈合3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3例;HP阴性46例,发生不良反应15例。治疗有效率为94.6%,HP根除率为82.1%,症状缓解天数为3~14d。结论: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HP根除率高,可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7.
1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93级研究生刘绍能幽门螺杆菌(HP)是由Warren等首先在慢性胃炎患者胃组织中发现。此后的研究证实HP感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从而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溃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比例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患儿Hp阳性率为33.3%(2/6),2例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Hp为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惠儿,以十二指肠渍疡多见,且90%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建仁 《光明中医》2007,22(3):47-48
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自拟溃疡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