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较佳疗法。方法:23例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穴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太冲,留针加透灸40min。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 d,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痊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21/23);PSQI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例失眠症患者,给予针刺(百会、太阳、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留针30 min,1 d 1次;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2 d 1次,1周3次。以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治疗4~6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15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2%。结论:针刺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陈瑞华 《河南中医》2010,30(6):606-60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舞蹈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采用针刺治疗,仰卧位选取曲池、合谷、后溪、神门、悬钟透三阴交、太冲、阴陵泉、阳陵泉穴;俯卧位选取四神聪、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膈俞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针刺穴位得气后加用G6805-1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30min。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30例中治愈26例,显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随访6月无复发。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舞蹈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疗法、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推拿手法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各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药物铺灸组选取腰部及夹脊穴部位配合何氏自拟的中药并隔姜饼进行艾灸,隔天1次,每周3次,6次为1疗程;针刺TDP组选取双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腰眼、委中,腰阳关、命门、L1~5华佗夹脊穴等穴针刺后配合TDP照射患处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推拿手法组以按压法、拍击法、斜扳法为主,隔天1次,每周3次,6次为1疗程,均治疗3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药物铺灸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8.6%,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评分比较药物铺灸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且药物铺灸组比针刺TDP组、推拿手法组见效快。结论:药物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疗效优于针刺配合TDP治疗及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透灸配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分析透灸配合针刺对肩凝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透灸针刺组与单纯针刺组,每组30例。穴取肩髃、肩贞、肩髎、阳陵泉、条口透承山、阿是穴,透灸针刺组用透灸配合针刺治疗,单纯针刺组仅用针刺治疗,每次40~50min,每天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总积分及各项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nstant-Murley各项积分(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积分、肌力)、Constant-Murley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透灸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透灸针刺组VAS评分低于单纯针刺组(P0.05),Constant-Murley总积分以及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积分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透灸配合针刺治疗肩凝症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透灸针刺组通过改善肩凝症患者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结论:运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具有简、易、效、廉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重灸关元穴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患者,采用毫针配合双艾条灸关元穴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d,一般情况下治疗3个疗程,严重者治疗4—5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尿失禁情况,统计疗效。结果:31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7例,有N: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4%(29/31)。结论:针刺配合重灸关元穴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例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患者23例,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申脉、照海)联合针刺治疗(双侧风池、厥阴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隔天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治疗1~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96%。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方芳  龚燕 《中医药学刊》2014,(10):2323-232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针刺对照组和热敏灸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便秘外,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外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及功能康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便秘症候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近期疗效及疗程结束第10天观察远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5.22±2.68),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6.35±3.05)(P〈0.05);2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大便性状正常,优于针刺对照组(19例)(P〈0.05).32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近期愈显率为63.33%,优于针刺组36.67%(P〈0.05);4疗程结束后第15天,热敏灸组与针刺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6.67%与53.33%,均能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症状,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但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46.67%),优于针刺组(20.00%)(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虚型便秘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蕲艾天灸膏"配合肺俞穴悬灸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9例哮喘患儿,采用肺俞穴悬灸与天灸膏外敷治疗,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儿显效8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结论:"蕲艾天灸膏"配合肺俞穴悬灸可有效防治小儿哮喘,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方法.52例失眠患者采用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达82.69%,4疗程后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督脉灸在预防胃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医诊断标准9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前给予督脉灸,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45例,恶心17例,呕吐5例,腹泻5例,乏力22例,失眠8例;对照组45例,恶心27例,呕吐12例,腹泻11例,乏力35例,失眠1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灸在预防胃癌化疗后毒副反应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和维生素B1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爱泼沃斯睡眠量表(Ep-worth)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背俞穴为主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灸疗法、西药进行治疗,评价治疗前后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量表积分及每周失眠天数变化。结果:针灸组和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成分积分及PSQI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灸组与西药组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入睡时间与日间功能紊乱评分在治疗后与随访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和舒乐安定口服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艾灸背俞穴为主的针灸疗法优势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及改善患者日间功能紊乱方面,且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围刺为主配合悬灸与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头弹拨六向牵引法配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热敏灸组、二头弹拨六向牵引组(牵引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治疗,牵引组给予二头弹拨六向牵引法,治疗组给予二头弹拨六向牵引法配合热敏灸,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相关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热敏灸组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5%;牵引组治愈26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热敏灸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热敏灸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热敏灸组和牵引组(P〈0.05)。结论:二头弹拨六向牵引配合热敏灸能明显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更有效的改善肩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腰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骨密度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78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组(n=39)和单纯针刺治疗组(对照组n=39)。采用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5d,治疗组中有21例(53.8%)痊愈,对照组为11例(2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21d,治疗组36例(92.3%)和对照组22例(64.1%)痊愈(P〉0.05)。结论:针刺联合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疗程比单纯针刺治疗有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