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继福 《光明中医》2016,(23):3488-3489
目的探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附子理苓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8月—2015年2月治疗的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联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给予附子理苓汤加减治疗。观察所选患者的综合疗效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3.17%(P0.05),联合组改善肝功的作用明显好于西医组(P0.05)。结论附子理苓汤可通过利尿、护肝、提高机体蛋白水平等作用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探索肝硬化腹水穴位敏化规律。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评分、腹部超声、体重、腹围、尿量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在腹胀、少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畏寒肢冷、双下肢浮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腹围、体重及尿量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hildPugh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分数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分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热敏穴高发区为神阙穴,频次高出关元穴6.3个百分点;热敏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6个)、任脉(3个)及胃经(2个)三条经脉。结论:合用热敏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体内水湿运行障碍、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全身浮肿的疾病。笔者自2008年11月~2010年6月运用实脾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81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而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多种因素: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血容量不足。大量腹水可引起腹胀、腹痛、活动受限及呼吸困难,严重时还可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因此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许多临床实践表明应用中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本研究主要观察实脾散对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同时符合脾肾阳虚型且有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24h尿蛋白、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6.67%,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从治疗前的1.62±1.02g降为治疗后的0.60±0.29g,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封包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保肝、利尿及支持疗法;试验组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基础治疗。以上2组患者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将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腹水消退时间做治疗前后和组间疗效观察,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为76. 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封包可有效缩短肝硬化腹水的消退时间,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脾饮辅治乙肝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实脾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肝脏硬度、腹围、体重以及尿量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辅治乙肝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于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84例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及血常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癌性腹水常见于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易反复,预后差,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日久可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型,使用实脾散治疗癌性腹水可起到温阳利水的作用,同时实脾散中的很多药物兼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泻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配体干细胞因子(SCF)/c-kit信号通路。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脾肾阳虚型泻药性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和观察组(温阳健脾汤),每组各40例,治疗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c-kit及SCF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 VS 7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酪氨酸激酶受体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4.8±2.3 VS 8.2±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结肠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结肠c-ki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39±0.17 VS 0.28±0.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CF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0.72±0.23 VS 0.7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温阳健脾汤能够提高结肠c-kit,SCF蛋白的表达,通过SCF/c-kit信号通路,改善脾肾阳虚型泻药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卧床休息,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给予保肝、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中医综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阳虚水停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多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腰围小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综合疗法能改善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患者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腹水的消退,其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联合基础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自拟养阴平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血压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药并用联合基础降压药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分别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加服安慰剂、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安慰贴、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加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d后观察3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疗效、黏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的变化。结果3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及黏膜病理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脾肾阳虚型UC,可调节体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姜芡止泻汤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姜芡止泻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予甲硝唑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多途径疗法加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4项、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肝功能四项,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疗效上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结论采用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理想的大鼠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为温肾壮骨,通络止痛方药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采用联合法制备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后,选取大鼠尿 D-木糖排泄率、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将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组的所有研究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造模大鼠表现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该造模方法能成功制备出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模型,且该造模方法更接近人类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阳和汤治疗阳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阳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火针配合中药阳和汤与单用中药阳和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皮损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疗效及炎症改善程度上均有较好表现,且火针配合中药组优于单用中药组。结论:火针治疗阳虚型痤疮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平补平泻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各35例,平补平泻针法组给予平补平泻针刺手法治疗,温通针法组给予温通针刺手法治疗.1个疗程(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情况,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临床总有效率温通针法组为88.6%,平补平泻针法组为68.6%,温通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法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温通针法组下降较平补平泻针法组明显(P<0.05).3)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温通针法能有效降低(IL-6、IL-8)炎性反应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少老年人食用中药保健物品来养生保健,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逐渐壮大。国家公布的可用于保健物品的名单共有213种,但这些物品并不是所有都适合老人食用,老人要根据自身体质选择保健物品,做到"精准保健",我们对适合阳虚体质老年人的保健物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213种中药保健物品中,性温热、有化瘀通络、健脾益气和利水消肿功效的102种适合阳虚体质老年人食用,另有16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性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