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YG)是极罕见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部位多变,浸润范围不定是诊治的难题。本文分析报告2例经病理诊断LYG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收治LYG患者男、女各1例;分别为68和61岁;反复咳嗽,咯痰6~24个月。女性患者4年前在外院手术,病理示“左上肺分泌性假瘤伴慢性肺脓肿”;左前胸壁无痛肿块近3个月伴气促、心悸、胸闷、胸痛,体重减轻10kg。体查:左胸壁第3~5前肋质硬固定肿块8.0cm。男性患者糖尿病口服降糖药4年,间咯血丝痰24个月。右肺中叶结节手术,诊…  相似文献   

2.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明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9-120
目的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CT和X线特征性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PLG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左下肺肿块,伴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术后病理示:多形性淋巴样细胞浸润、血管炎及肉芽肿病,免疫表型:CD79α(+),CD30少(+),EBVIO-50个/HPF,Vimentin(+)等,在病理学上以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肉芽肿病变为特征。结论PLG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EBV感染有关,诊断困难,临床上需与Wegener肉芽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咳嗽、发热1年"于201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我院前1年中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39℃)、咳嗽、痰少(呈白色),无胸痛、咯血、关节酸痛,在外院接受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团块影,部分融合成片(图1A),经青霉素、头孢替安等抗感染治疗半月余,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有所吸收.行肺穿刺活检,未见恶性细胞.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因“眩晕、呕吐、胸闷15d”,于2005年9月入我院。患者于15d前冲凉感冒后引起眩晕、呕吐、胸闷,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口服抗感冒药物后症状未缓解。  相似文献   

5.
贾静  黄贤 《中级医刊》2009,(2):75-7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主因左下肢皮疹伴结节、溃疡2年,咳嗽1年余,咯血、发热、胸闷5个月于2008年3月28日收入院。患者于2006年3月左股内侧出现一红色皮疹,逐渐扩大,继之皮疹增多,累及小腿及踝部,出现多个皮肤结节。2006年10月出现干咳。  相似文献   

6.
淋巴瘤样肉芽肿与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务芳  蒋明  赵岩 《北京医学》2005,27(1):15-17
目的 总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 phom atoid granulom atosis,LG)与韦格内肉芽肿( egener granulo Wm atosis,W G)的临床特点,从临床上加以鉴别。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 1989 年以来收治的 6 例 LG和20 例 W G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在 LG 中较常见,流涕、鼻衄及关节痛以W G 为多,肺受累以 LG 为多,耳鼻喉、眼及肾病变在 W G 中明显增多,皮肤受损两者相似。W G 患者常有 c-ANCA 阳性及尿沉渣异常。 LG X 线胸片为双侧多发结节,边界不清,多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G 则为双侧多发边界清晰W的结节, 易形成空洞,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可肿大。LG 病理改变为血管中心性淋巴增生性病变, 浸润的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不同数量大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而在 W G 中可见坏死性血管炎及大量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 部分有多核巨细胞。W G 经治疗后, 多数患者病情缓解; 则疗效不佳。 结论 LG 和 W G 在临 LG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及病理诸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例原发颅内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术、脑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对该疾病进一步研究。结果 2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症状,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颅内孤立的团块样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环状强化明显,其他脏器未见累及。手术中可见脑组织张力极高,其中一例病变已侵蚀硬脑膜,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结论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较为少见,部分颅内单发病变患者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七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皮肤病从病理上作了鉴别诊断,阐明了诊断蕈样内芽肿览和病理需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
王承志 《医学综述》2011,17(23):3569-3571,3578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好发于免疫缺陷的患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富含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病理形态表现为显著的血管炎、多种炎细胞浸润及坏死。按EB病毒感染性不典型大细胞的数量多少组织学分为三级,不同分级对疾病的侵袭性、治疗与预后有所不同。本病结局是变化不定的,少数患者未经治疗即消退,但大多数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11.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G) is a rare EpsteinBarr virus (EBV)-associated system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giocentric and occasionally angiodestructive polymorphic cellular infiltrate. It most frequently affects the lungs, kidneys,and brain.1,2 Usually the lesions are multi-systemic and multifoc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volvement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30% of affected patients, and patients may present with nonspecific neurological symptoms.3 Although CNS lesions usually appear as a secondary metastasis of pulmonary lesions, in ra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按照WHO 2008年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最新分类,对原发性扁桃体滤泡性淋巴瘤(FL)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与淋巴结原发性FL的异同,以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37例原发于扁桃体F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LCA、CD20、CD79a、CD45RO、CD3、C...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的13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来源的边缘带淋巴瘤,2例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NK/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2例无症状.CT检查多表现为肺内肿块,实变影中常见支气管充气征.5年总生存率9/13,其中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来源的边缘带淋巴瘤型的5年生存率7/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6~71岁.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同时发病2例,均为临床ⅠE期.1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淋巴瘤,1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16例患者瘤细胞表达CD20或CD79a,1例患者瘤细胞表达CD3和CD45RO.所有患者瘤细胞均不表达CD30、CD68、CK、Syn、PR、ER.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极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方建晨  黄春鑫  李征  汪春年 《浙江医学》2017,39(8):631-634,640
目的分析、了解非特指类型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N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1例EBV+DLBCL,NOS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11例EBV+DLBCL,NOS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单一性和多形性两种形态;地图状坏死是多形性形态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显示EBV+DLBCL,NOS以non-GCB(非生发中心细胞样型)为主,占72.7%(Hans分型)。EBV+DLBCL,NOS患者预后极差,治疗方案包括R-CHOP、CHOP和COP,所有患者进行随访,3年内已死亡8例,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本组EBV+DLBCL,NOS是有治疗方案和完整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和病理学分析研究,该疾病的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单一性和多形性两种形态,免疫表型主要为以non-GCB为主,该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2005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收治的50 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包括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黑便、食欲减退、发热、乏力、消瘦等, 其中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50 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 1 例为外周T 细胞性淋巴瘤;49 例为B 细胞性淋巴瘤, 其中弥漫大B 细胞性淋巴瘤(di 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34 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MALT) 13 例, DLBCL 合并MAIT 淋巴瘤2 例。50 例胃原发淋巴瘤患者中共12 例接受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49 例DLBCL 患者中14 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 35 例单纯化学治疗,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患者的2 年总生存率优于单纯化学治疗患者(85.7% vs 77.1%, P<0.05)。临床分期I~II 期的患者2 年总生存率优于临床分期III~IV 期的患者(90.9% vs 71.4%, P<0.0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但无特异性, 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临床以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最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治疗选择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是否联合美罗华化学治疗相关。治疗后50 例患者的2 年总生存率达8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并选用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6例为B细胞性,1例为组织细胞性,未见T细胞性.结论 原发性脾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镜下与结内恶性淋巴瘤分布形式不同,各型淋巴瘤在脾脏多形成瘤结节,结节内有小血管或貌似滤泡结构,并且不同细胞亚型所形成瘤结的部位和细胞形态不同,主要是免疫表型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道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免疫表型T细胞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常规HE切片和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观察并分析13例肠道T细胞NHL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3例T细胞NHL发生于小肠8例,结肠5例。其中8例为溃疡型,3例为隆起型,2例为局部肠壁增厚。肿瘤细胞为中至大细胞,核多形性,多伴有炎症样背景。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13例(10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均呈阳性表达;10例(76.9%)表达CD3;9例(69.2%)表达CD45RO;5例(38.5%)EB病毒(EBV)阳性表达;3例(23.1%)表达CD56;2例(15.4%)波形蛋白(VIM)呈阳性;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20、CD79a、CK、CDX2、NSE、CgA、CD117。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肿瘤,高度恶性,须与其他肠道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