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及继发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发生于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1].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2].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是Pommer在 1885年提出的 ,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直到 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 ,对骨质疏松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 ,骨质疏松发病率日增 ,被公认为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1 流行病学及社会意义骨质疏松症在骨质丧失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 ,不易被发现。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 ,患者的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年化现象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骨骼变形、骨折及呼吸功能下降,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有明确病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4.
Ⅰ型胶原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沈彬 《华西医学》2009,24(1):244-24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至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险峰 《新医学》2007,38(1):8-11
1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3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骨质疏松症和废用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再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当骨形成速率缓慢下降后和骨量减少至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出如疼痛、身材缩短、脊椎变形、骨折等症状和体征,只有少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迅速或亚急性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与髋部骨折相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强调骨密度(BMD)在骨折发生、诊治以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然而,骨量作为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应更加关注骨骼的质量,骨骼抗骨折能力的强度.骨强度的提出在骨质疏松的诊治和疗效评价中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随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随年龄增加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的骤然减少以及生理性的退行性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除了绝经和增龄以外的疾病状态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常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特征为低骨量及骨组织中细微结构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导致骨折,临床症状以疼痛、驼背、变矮、骨折为主.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脊柱和桡骨远端;Ⅱ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椎骨和髋骨。但两型都属于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疾病、长期卧床等。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男性骨质疏松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2]。在女性由于绝经引起一个明显的骨丢失过程,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此外,在男女均有一个与年龄增加相伴的骨丢失,称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男性骨质疏松症和女性骨质疏松症虽有很多相同,但在病因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仍显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也只是在近几年才认识到男性骨质疏松症同样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材料很丰富,相对而言关于男性骨质疏松研究材料不很完整,治疗…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II型),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诱发骨折的发病率在不断地增多。因此,普遍重视对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更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反映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陈爱芬  何敏娟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78-117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二膦酸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抑制骨吸收,对体内钙的代谢起调节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质疏松均有治疗效果,尤其是骨吸收增加的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是目前开发合成被批准用于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的二磷  相似文献   

14.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及雄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受损,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男性骨质疏松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有逐年上升趋势,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亦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生存质量。而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男性骨质疏松症在国内外缺乏公认有效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对雄激素受体的研究日益深入,国内外正研究雄性激素在基因水平上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试图探索雄性激素的替代疗法。本文就有关文献做一简要综述,以期能进一步展开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现代流行性疾病,它是涉及多器官多组织的一系列代谢紊乱与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功能紊乱造成机体内慢性高糖代谢环境是糖尿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漫长的病程和高糖微环境加速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能导致骨矿物质减少,线性骨骼生长减弱,骨量降低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脆性骨折发生率增加[1];甚至影响骨组织再生修复,导致骨折愈合障碍[2].  相似文献   

16.
骨科治疗中的骨质疏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它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类。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通常引起髋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趋严重。赵燕玲等[1]1997年估计,我国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预计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本文就骨科治疗中常见…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  相似文献   

18.
吴红艳 《全科护理》2011,9(23):2153-2153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1].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目前治疗主要以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双膦酸盐药物为主.密固达(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是全新一代双膦酸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每年给药1次.其活性成份非常缓慢地从骨骼组织释放入全身循环系统中.副作用多,现将我科1例患者应用此药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骨质疏松症是以骨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成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和骨折危险度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背痛最常见的原因[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骨质疏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笔者自2009年1~l2月,用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输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