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桶(瓶)装饮用水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快速在家庭及办公场所普及,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饮用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潍坊市桶(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我们对2004—2005年在潍坊市生产和销售的各种桶(瓶)装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及山泉水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桶(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以便制定相应的卫生监督措施。方法:2007年随机抽取在驻马店市生产、销售的桶(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依据GB4789—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依据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和GB/T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分别对纯净水和矿泉水卫生质量进行评价,有一项微生物指标超过标准即判定为样品卫生质量不合格。结果:共抽检96份样品,合格72份,合格率为75.0%。1~4季度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5.0%(19/20)、76.0%(19/25)、50.0%(15/30)和90.5%(19/21),不同季度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6,P〈0.05)。个体、集体企业生产的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60.0%(30/50)和91.3%(42/461。两者之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2,P〈O.05)。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合格率分别为75.0%(72/96)、97.9%(94/96)和100.0%。结论:驻马店市桶(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夏、秋季节和个体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原因主要是杂菌污染,大肠菌群污染较轻;卫生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对桶(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提高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3.
江燕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66-1467
目的了解梅州市桶装及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方法2005-2007年对本辖区生产和销售桶(瓶)装矿泉水、纯净水、饮用净水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和评价。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桶(瓶)装水样364份,合格297份,合格率为81、59%。各年度桶(瓶)装矿泉水、纯净水、饮用净水合格率比较,矿泉水合格率均达到100.00%,饮用净水合格率最低为74、53%。纯净水、饮用净水合格率分别由2005年的95.83%、90.63%,下降为2006年的75.93%、68.8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梅州市生产和销售的桶(瓶)装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饮用水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市民的饮水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桶(瓶)装饮用水生产厂灌装车间空气洁净度情况,探索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选取广州市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生产厂15间,进行相关技术指标。悬浮粒子和浮游菌检测,参照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定方法》,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检测和评定,主要的判断标准采用浮游菌≤25cfu,悬浮粒子≥0.5μm≤35000粒/m3≥5μm≤300粒/m3。结果检测15间桶(瓶)装饮用水生产厂灌装车间空气洁净度悬浮粒子≥0.5μm和≥5μm合格率为100%,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92%。浮游菌和悬浮料子统计学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P值〈0.01)。结论通过对广州市15间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的检测,初步了解到广州市这方面的情况,为今后制定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根据目前情况,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要达到1000级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桶(瓶)装饮用水已悄然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黑龙江省矿泉水生产企业于2003年10月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步骤开始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于2005年年底全面完成天然饮用矿泉水生产企业的评定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饮品的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饮品的销售市场,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于2001-2002年对全市范围内销售的瓶(桶)装饮用水、含乳饮料、碳酸类饮料、果汁饮料、雪糕5类饮品进行了监督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长,饮水观念的更新,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剂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各种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但由于纯净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受污染的纯净水中的微生物会迅速繁殖,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使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纯净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长,饮水观念的更新,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剂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各种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但由于纯净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受污染的纯净水中的微生物会迅速繁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丰宁县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进一步规范纯净水监督管理。方法按照《瓶(桶)装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所列项目标准检验分析。结果该县桶装纯净水总合格率为67.67%,冬春季节桶装纯净水合格率高于夏秋季节。结论微生物污染是纯净水卫生的主要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严格生产销售环节卫生管理是控制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理州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大理州2006-2009年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瓶(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检测健康相关产品1770份,合格样品共1549份,合格率为87.5%。其中食品样品1301份,合格率88.3%;化妆品样品197份,合格率97.5%;饮用水272份,合格率76.5%。不同种类产品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理州3类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参差不齐,监督部门应加强其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1.
梁彩凤  高建民 《中外医疗》2010,29(32):38-38,40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8年至2009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 2008年至2009年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分别对顺德区各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 2008年至2009年顺德区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97.03%,2008年合格率为93.98%,2009年合格率为98.87%,2者有显著性差异(χ^2=48.31,P〈0.05)。结论顺德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2009年与2008年有显著性差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株洲市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其微生物污染的特点。方法:使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2003-2005年市级抽检和送检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评价。结果:2003-2005年共检测11类,食品4127份,合格3665份,总合格率为88.81%;各年度间合格率有显著差异(x^2=9.33,p〈0.010)其中送检食品合格率明显高于抽检食品合格率,两者有显著差异(x^2=36.15,p〈0.005);各类食品中以腊制品和饮料合格率为最高,分别为100%和99.06%。冷冻饮品及凉拌卤菜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52.00%和71.64%,11类食品间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358.94,p〈0.005);微生物检测指标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523.51,p〈0.005)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为90.87%。结论:不同种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应重点加强对冷冻饮品、凉拌卤菜、瓶(桶)装饮用水、糕点、休闲食品等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4—2005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2004—2005年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分别对顺德区各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2004—2005年顺德区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95.72%,2004年合格率为93.50%,2005年合格率为97.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7.755,p〈0.05)。结论:顺德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2005年与2004年有显著性差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洱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情况,为震后防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县城高中、初中、小学学校,乡(镇)所有高(初)中、小学学校,村小学校1-3所,重灾区所有学校作为监测点。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fGB5750—85);水质评价标准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91.7.1)”实行三级分类判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两项指标均合格为合格饮用水。结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两项指标(以下简称“两项指标”)均合格13样,合格率38.24%,单项指标细菌总数合格24样,合格率70.59%,大肠菌群合格15样,合格率44.12%,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4.87,D〈0.05);县城、乡(镇)、村三级学校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两项指标检测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宁洱县学校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率不高(38.24%),饮用水卫生存在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消毒指导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钱艳芬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48-1948,1968
水是生命之源,让广大农民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概况,掌握有关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本底资料,根据《中国(云南)农村饮用水与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实施方案》,于2006年8~10月,开展了建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唐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5个县区330个监测点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监测水样660份,合格321份,样品合格率为48.6%。合格率达100.00%的指标为:色度、臭和味、耗氧量、砷、氯化物;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总大肠菌群(71.54%)、氟化物(84.00%)、硝酸盐(94.30%)、浑浊度(94.62%)、菌落总数(95.69%)。结论唐山市农村饮用水卫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微生物污染为重,水源管理不当及消毒工作未有效开展是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饮用水水源管理及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面分析柳城县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该地饮水设施建设和水质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取样采集2008—2012年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GB/T5750.12—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600份水样,2008年水样合格率是12.50%,2012年水样合格率是65.00%,水样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106.00,P〈0.05);地下水合格率(38.06%)明显高于地表水合格率(20.26%)(X2=23.14,P〈0.05)。结论细菌超标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水源的防护与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经检测,138份水样中,合格水样105份(占76.09%),不合格水样33份(占23.91%)。检测项目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低。结论目前微生物污染仍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关键是加强自来水管网建设,加快农村改水进程。卫生部门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加强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测与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程丽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502-3503
目的了解清徐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动态。方法选取各乡镇有代表性的水源水、末梢水以及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水源水和末梢水进行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的规定,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监测220份水样,合格水样115份,合格率为52.3%。结论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细菌学超标是影响清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继续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2005、2006年连续两年对通化市柳河县、梅河口市、辉南县各10个乡镇居民饮用水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监测,采样方法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进行采样,评价依据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检验依据为《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监测结果合格率仅达50%,超标的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无法计数、大肠菌群〉16MPN/100ml)、个别理化指标(铁、锰超标5~6倍),涉及总饮水人口达3万余人。因此,对我市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