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及运动行为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体重儿童1:1配对,回顾性分析两组2009至2012年身体质量指数( BMI)的变化趋势,并对其饮食运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χ2=31.25,P<0.01)。2009至2012年,11~12岁儿童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男:F=34.67, P<0.001;女:F=13.24,P<0.001);②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喜吃甜食(χ2值分别为7.25、4.60,均P<0.05),进食速度快的人数多、睡前加餐人数多(χ2值分别为9.41、12.5,均P=0.01),每天喝奶量>500mL的人数多、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χ2值分别为15.98、18.81,均P<0.01);③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的活动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χ2=7.09,P=0.01),而户外运动时间短(χ2=22.57,P<0.01)。 BMI由正常发展为肥胖儿童,和由超重发展为肥胖儿童者在睡前加餐习惯、每天喝奶量、对甜食喜好的态度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睡前加餐、每天喝奶量大及喜吃甜食的正常儿童,较超重儿更易发展为肥胖儿童。  相似文献   

2.
五个城市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5个城市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状况,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厦门、广州、哈尔滨、兰州5个城市的50所中小学校,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结果筛选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青少年膳食状况调查问卷对7255名9~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章青少年的膳食状况等.结果 各城市学生不经常吃早餐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兰州学生不经常吃早餐应答率最高;超重学生不经常吃早餐应答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城市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为不饿或不想吃、没有足够的时间.各地区间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差异主要有睡觉前吃东西、不常喝牛奶(酸奶),喜好食用油脂和甜食、喜好食用西式快餐、喜好饮用碳酸饮料、偏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重学生不常喝牛奶(酸奶)的应答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个城市儿童青少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良饮食行为,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是超重的危险因素.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状况,探讨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7~15岁中小学生2179名,使用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问卷获得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状况。同时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判断其超重肥胖情况,并计算体脂百分比(PBF)和BMI Z-评分。结果女生中,肥胖组每周摄入含糖饮料的次数低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P=0.0406),超重肥胖合并组每周摄入零食的次数低于体重正常组(P=0.0304)。按照每周摄入食物次数的三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摄入频率低、中、高3组后发现,男生摄入零食的频率越高,其BMI Z-评分值越低(P=0.0278)。经常同父母共进晚餐的男生,其PBF和BMI Z-评分值均较高(P=0.0010和P=0.0339)。经常加餐的男生的PBF高于不常加餐的男生(P=0.0108)。而在女生中,经常吃早餐和经常同父母共进晚餐的女生,其PBF均较低(P=0.0004和P<0.0001)。结论不良饮食行为如常喝含糖饮料、不常吃早餐、不常同父母共进晚餐可能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了解哈尔滨市四五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况及营养质量,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哈尔滨2个中心城区、2个近郊城区12所小学校四、五年级共计2 001名小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几乎每天吃早餐比例最高(87.5%),其次是每周吃3~4次(8.7%);几乎不吃所占比例最少,为1.0%.起床5 ~ 15 min吃早餐比例最高,为54.6%(1 081人);95.1%的小学生在家吃早餐,2.3%在学校吃早餐,1.5%在餐馆或者小吃摊吃早餐.母亲准备的早餐营养充足和良好比例均高于其他准备者(x2值分别为101.32,18.27,P值均<0.05).19.5%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结论 小学生存在不吃早餐行为,早餐营养质量差比例较高.应开展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促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早餐营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了解我国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72所小学四、五年级共12 197名小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为88.5%,每周吃3~4次的为7.0%,每周吃1~2次的为3.2%,几乎不吃的为1.3%.59.3%的学生早餐由母亲准备,其次是由祖/外祖父母(14.9%)、父亲(11.7%)和自己准备(6.3%).55.1%的学生起床5~15 min内吃早餐.87.2%的学生在家吃早餐,其次是在餐馆或小摊(5.0%)和学校(4.5%).31.8%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结论 部分学生不吃早餐,较高比例的学生早餐质量差.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提高早餐营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的行为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调研资料中9~18岁中小学生11 913名,调查项目包括形态指标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睡眠、饮食、体育锻炼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不同群体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 男生每天睡眠时间≥10 h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36.7%)高于睡眠不足8h的学生(31.3%)(P<0.01).女生不吃早餐的群体(36.4%)高于天天都吃早餐的群体(17.6%)(P<0.05).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38.2%)高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30.8%)(P<0.01).初中每天玩游戏和计算机时间≥2h的学生(28.1%)高于<1h的学生(2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长跑(OR=1.16,95%CI=1.05~ 1.27)、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22,95%CI=1.05~1.43)的学生群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较高.女生中吃早餐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下降(OR=0.33,95%CI=0.16~0.67).城区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36,95%CI=1.07~ 1.74)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郊区每天睡眠时间≥10 h(OR=2.0,95%CI=1.23 ~ 3.25)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小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计算机≥2h(OR=1.45,95%CI=1.01~2.08)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结论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与睡眠、饮食习惯、锻炼意愿和静态生活方式相关,且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州市城区小学生早餐质量及饮食行为,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城区6所小学二~五年级1 496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2%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早餐种类主要是米面制品(77.23%),其次为奶类及其制品(60.98%);61.38%的儿童早餐营养不充足.在校日,小学生吃午餐的地点主要是学校(70.58%),13.20%的学生三餐平均进食时间<15 min,15~25 min的占51.65%.过去1周,18.77%的学生在外就餐≥4次;过去1个月,8.96%的学生吃过4次及以上西式快餐;4.70%的学生每天晚上睡前0.5 h进食,4.10%经常晚上睡前0.5 h进食.仅有35.28%的学生每周喝牛奶7次及以上.小学生吃的次数最多的零食是新鲜蔬菜水果(22.09%),其次是奶及奶制品(19.86%)和谷类(16.82%);饮用最多的饮料是牛奶及酸奶(30.93%),其次是碳酸饮料(18.40%)和茶水(12.60%).结论 广州市城区儿童早餐质量较差,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市郊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一些营养相关行为的流行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选取北京市农村地区3个区县,各区按照5%比例抽取学校。从小学三到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共调查3 833名学生。问卷调查体重、身高、营养及饮食行为、饮水状况、营养知识等内容。 结果 郊区中小学生总体肥胖检出率为12.90%,超重检出率为14.20%。男生肥胖检出率17.00%,女生肥胖检出率8.43%,男生高于女生(χ2=57.270,P=0.001)。2017年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2015年,分别为14.77%、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1,P=0.001)。只有72.89%的学生每周6~7 d吃早餐。16.54%的学生报告早餐不常吃饱。调查对象中有31.02%的学生经常喝饮料。20.90%的学生每天饮水不足1 000 ml。355例小学生(13.05%)、114例初中学生(20.14%)、128例高中学生(23.40%)不能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表现为不了解或知道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害但无所谓,学段越高有认识问题的学生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2,P=0.001)。8.91%(88/988)的肥胖或超重学生吃减肥药,6.87%(181/2 636)体重正常或偏瘦的学生也在吃减肥药。 结论 北京市郊区学生肥胖检出率呈继续上升趋势,应该针对个体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小学生自评体型与饮食运动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4所小学1 370名学生,使用“西城区小学生饮食运动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 小学生自评体型和BMI体型评价肥胖率分别为6.8%,12.6%,一致率为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029,P<0.05).对于个人体型感觉不好、苦恼、曾被人取笑、不愿与同学接触、自卑报告率均以肥胖学生最高,分别为51.2%,50.6%,32.9%,8.0%,14.1%.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喝碳酸饮料、看电视吃零食、长时间做功课是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05,1.423,1.387,1.347,P值均<0.05).结论 肥胖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与小学生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544名,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表》调查。结果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57.0%,从不吃早餐比例为3.7%;;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没时间吃(25.2%)和早上不饿/不想吃(25.2%);早餐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比例为77.5%,有22.5%的学生选择小卖部/超市、饭馆以及路边早点摊的早餐;早餐每周都能吃饱的为51.5%,有3.1%的中小学生早餐从来吃不饱;上午第3或4节课从未感觉饿的占15.5%,每天都感觉饿的占8.8%。小学、初中、高中每周总是吃早餐的比例、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比例呈现由低到高趋势,均有统计学差异(χ~2=59.3、χ~2=62.4、χ~2=95.1,均P0.01);住宿生每周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合计比例低于走读生(χ~2=9.8,χ~2=37.1,均P0.01)。结论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较差,特别是小学生早餐行为明显存在问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