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沁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42-144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根治并即时应用带蒂背阔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24例择期行乳腺切除+乳房再造术患者,年龄32~61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单纯全麻组(n=12)。Ⅱ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n=12)。观察记录两组麻醉前、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时、体位变换时、拔管前后的SBP、DBP、HR、SPO2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术毕至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苏醒后再入睡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Ⅱ组气管插管及术毕拔管时的循环波动明显小于Ⅰ组(P〈O.05),Ⅱ组全麻药用量、术毕苏醒时间、拔管躁动和再入睡例数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术中循环功能稳定,麻醉苏醒较快,苏醒后再入睡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呼吸管理,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肝胆及脾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麻醉、C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中、后SBP、DBP和HR的变化及A、B组全麻用药量与术后清醒情况。结果A组在麻醉中的SBP、DBP均比B组显著降低,HR也较慢(P均〈0.05);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静脉内全麻药用量、催醒药加用及术毕清醒度均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能使患者循环、呼吸稳定,镇痛、肌松完善,术后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两组。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方式镇痛,B组术后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 )方式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1 min后(T1),手术开始3 min后(T2),切除子宫后(T3),清醒拔管后(T4)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的变化,并观察术中肌松效果,全麻镇静镇痛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及清醒拔管时间。并且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在 T2,T3,T4时的 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 P <0.05);A组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剂量明显低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拔管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价高于B组( 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与肌松完善,术毕清醒拔管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是此类患者手术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兵  刘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170-1172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氟杜镇静组(C组,n=25),硬膜外丙泊酚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和切皮后30分钟测定HR、SBP、MAP、DBP、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阿托品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分钟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分钟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高(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 PetCO2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三组对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因此,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20)为试验组,采用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神经阻滞;B组(n=20)为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不施行神经阻滞,直接进行全麻诱导,对插管前后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而B组生命体征变化非常显著(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Ⅰ组患者在腹膜关闭完成后即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Ⅱ组患者在皮肤缝合完成后拔除气管内插管。结果:拔除气管内插管后两组间SBP、DBP、MAP、HR、CVP及术毕至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是值得推荐使用的安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和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LC)CO2气腹时对心血管及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择期行LC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n=40)和全麻组(n=40),观察并记录2组气腹前、后的SBP、DBP、HR和SpO2的变化及全麻组CO2气腹前、中、后PET CO2的变化。结果硬膜外组腹腔气腹注15min,SBP、DBP、HR明显下降,全麻组则轻度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全麻组PET CO2呈上升趋势。结论LC术采用静脉全麻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术前用药分别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颈丛麻醉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溶液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长托宁组(C组,n=20),麻醉前15 min A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1 ml,B组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3 mg(1 ml),C组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1 ml)。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和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15 min及麻醉后5、10、15、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大部分时间点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较麻醉前15 min均有差异(P〈0.05)。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能够有效地预防颈丛麻醉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较东莨菪碱更适合于作为颈丛麻醉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硬膜外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二氧化碳饱和度(HR)、心率(SpO2)变化。结果两组HR、SBP及DBP在诱导后较麻醉前均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心率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术中、气管拔管时Ⅰ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切题回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烦躁及寒颤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ASAI~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A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未梢血糖Glu,结果2组各时间总的AAI值元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即刻A组MAP、HR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的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更有效地抑制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得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比较两组全麻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比较两组全麻药物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药物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实验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全麻用药量,麻醉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90例择期施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45例,分别记录麻醉前、插管中、探查和拔管时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术中各时点MAP、HR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单纯全麻能较好地抑制胃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患者能安全顺利通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SBP、DBP和HR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B组或C组SBP、DBP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波动较小(P〈0.05),B组HR在关腹至拔管期相对稳定(P〈0.01)。A组使用尼卡地平次数较B组或C组增多(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组心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妇科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和丙泊酚组(P组)20例,D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0.5μg/(kg·h)持续输注,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丙P组除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其他各项与D组相同。记录人室后(T1),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T2),全麻诱导前(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和手术开始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结果T1时间点2组各指标均无差别(P〉0.05)。D组与P组比较,其余各时间点的HR均低于P组(P〈0.05),T5和T6时间点SBP、DBP、MAP低于同时点P组(P〈0.05),T2、T3和T4SBP、DBP、MAP高于同时点P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手术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T3各点的SBP、DBP、HR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临床上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中,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等方面的特点。方法85例择期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对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术后苏醒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彻底,肺部并发症少。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更有利于胸科手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洪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76-137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导管在高龄上腹部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本院40例65岁以上择期腹部手术高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Ⅰ组患者在腹膜关闭完成后即提早拔除气管内导管;Ⅱ组患者在皮肤缝合完成后拔除气管内导管。观察拔管后1、5、10、20min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Sp02)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至离开手术室时间(滞留时间)。【结果】拔除气管内导管后1、5、10、20min,Ⅱ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而Sp02值则明显低于Ⅰ组值(P〈0.05);滞留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提早拔管,能使高龄患者拔管后血流动力保持稳定并缩短手术室滞留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平邑分院收治的行LC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各20例。40例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术中持续监测HR、BP、SpO2,分别检测血气、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血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气腹时A组HR和Bp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各指标明显增加(P<0.05);Glu、Cor、E、NE浓度,气腹时A组无明显变化(P>0.05),B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相比可有效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糖浓度等的不同。方法:40例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20),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20)。麻醉维持:A组静脉应用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吸入;B组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利多卡因,并静脉辅以丙泊酚、异氟醚吸入。结果: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A组吸入异丙酚及丙泊酚,维库溴铵用药量大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充气、切除子宫、手术结束等术中各时点,A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手术开始后各时点的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P<0.01),子宫切除及拔管后B组血糖浓度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和改善糖代谢,使全麻用药量减少,苏醒及拔管的时间缩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一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53-2254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