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上肢长管状骨骨折较多。我们认为该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可靠,便于观察。促进骨折愈合较传统西医的切开复位固定效果好。但如运用不当,对病情观察不够,也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1990—2002年由外院转入我院的,因小夹板外固定致周围神经损伤的35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6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仪器理疗、功能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肢体神经功能以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肢体神经功能以及感觉功能均有明显恢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优良率(7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5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神经及感觉功能,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中文版上肢功能障碍问卷(DASH)用于手与上肢外伤的信度和效度,为手与上肢外伤患者提供综合疗效指标的评估方法。 方法:招募手与上肢外伤患者964例参与研究。患者入院时进行DASH问卷自评,3天内进行问卷的第2次评估。采用Cronbach α信度系数、折半信度法、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ICC)进行问卷信度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问卷内容和结构效度的分析。 结果:①DASH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DASH总分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969,其中ADL、症状、工作、休闲娱乐部分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分别为0.949、0.885、0.907、0.966。DASH总分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04,其中ADL、症状、工作、休闲娱乐部分折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32、0.867、0.867、0.955。②DASH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DASH总分的ICC值为0.875,95%CI为0.783—0.929,其中ADL、症状、工作、休闲娱乐部分的ICC值分别为0.79、0.846、0.889、0.92。③DASH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每项内容与DASH总分的相关性均显著,r为0.539—0.729(P=0.000)。④DASH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369%。 结论:中文版上肢功能障碍问卷应用于手与上肢外伤患者的评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综合疗效指标的评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淑华  张敏  黄琴  杨朝辉 《中国康复》2009,24(4):246-247
目的:观察在治疗师协助下早期运动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2~7d在治疗师协助下开始静力夹板或动力牵引夹板使用下的运动训练并配合物理因子疗法;术后3周去除夹板主动运动训练为主和物理因子疗法。对照组术后2~7d自行运动训练加物理因子疗法。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手功能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2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4与9.8±1.4,P〈0.01)。结论:专业人员协助下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可显著提高周围神经损伤致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骨科、神经科常见病。患者受伤后通常首先采用外科修复、固定术。由于组织的损伤、缝合、固定 ,继之容易产生周围组织的水肿、粘连 ,甚至发生肌腱挛缩、关节僵硬 ,最终导致肢体功能严重受损。本组病例采用物理因子加运动疗法综合治疗 ,并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找寻更好的术后康复治疗途径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 1 993~ 2 0 0 2年间经骨科和神经科确诊 ,并已行神经吻合术和固定术患者 ,随机分为物理因子加运动疗法综合组与物理因子治疗对照组。物理因子加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7.
龚晨  王盛  李向哲  马颖  王栋栋 《中国康复》2020,35(9):451-454
目的:观察充气夹板结合渐进性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再行渐进性上肢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用充气夹板控制上肢各关节活动的自由度进行渐进性上肢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运动力指数(MI)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FMA-UE、MI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充气夹板结合渐进性上肢运动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8.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手外伤较常见的疾病,最多见的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臂丛神经损伤;引起手部功能部分丧失或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进行修复的最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即时神经修复组.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即时修复组立即缝合伤口,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采用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逐层缝合伤口,2周,4周,3个月后重新打开伤口,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无损伤尼龙针线进行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缝合伤口.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缝合神经段的神经电生理、轴突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2周后神经修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慢于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P<0.01);即时神经修复组与2周后神经修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后神经修复组效果最好,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许旺细胞功能活跃,新生轴突内微缝密集排列.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差,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神经纤维.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差,可见较多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捧列略紊乱,髓鞘和轴突变性较明显,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略少,胞质不发达.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好,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排列整齐,髓鞘和轴突变性轻,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2周后神经修复组轴突计数优于其他3组(P<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少.结论: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神经修复效果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偏瘫后上肢及手的双侧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卒中后上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信心,而目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后的前3个月,随后患者往往会用健肢代偿来完成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手外伤较常见的疾病,最多见的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臂丛神经损伤;引起手部功能部分丧失或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因此,术后及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离不开手,手外伤后其功能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手外伤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现将我科对手部骨折、肌腱损伤、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程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种类型手夹板对烧伤后手畸形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在烧伤后的不同时间,为20例烧伤手分别制作并使用保护位夹板、动态夹板和掌指屈曲手套,观察早期及使用3个月后手功能改善的情况。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上肢及手的整体功能进行定量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烧伤手的诸关节活动度均增大,20例烧伤患者均未出现爪形手等典型的手畸形,上肢及手的功能评定显示功能等级明显增高。结论:手烧伤后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手夹板,对预防和治疗烧伤后由瘢痕挛缩引起的手关节强直及关节畸形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手外伤术后患者手部关节活动能力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32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评估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前臂旋转角度、腕关节活动度和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采用Jebsen手功能测试量表评定手功能,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拇指对指功能评分与写字、叠棋子和捡小物时间呈负相关性。拇指TAM与翻纸牌和拿大的重罐子时间呈负相关性。前臂旋前角度与拿大的轻罐子时间呈负相关性。 结论:拇指对指功能评分、拇指TAM是影响测试的关键因素。术后康复应以恢复对指功能和拇指活动度为重点。术后固定时,应尽量开放无损伤部位,维持拇指活动度和对指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88-1289
探讨手功能康复训练对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收治的手外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功能康复训练,采用主动活动度评价方法(TAM)及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方法(MMDT)评价功能恢复。观察组T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置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翻转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功能康复训练能提高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30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加用E-LINK 进行手功能训练,共治疗12 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最大握力及捏力、Barthel 指数、前臂旋后活动度及上肢Fugl-Meyer 评定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NK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指数(UEFI)量表与关节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手外伤后上肢功能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采用UEFI量表和TAM系统对30例手外伤患者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前后2次评定,应用Pearson分析和t检验比较两种评定方法的相关性和灵敏性。结果:UEFI与TAM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1=0.863,P1=0.001;r2=0.824,P2=0.001);TAM前后2次得分率均高于UEFI得分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前后两次得分率之差UEFI高于TA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UEFI量表能较好反映手外伤后上肢功能状况,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上肢功能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常遗留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目前临床评定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主要采用主观的问卷评定或量表评测,尽管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由于主观性较强、评定较粗略,其结果很难反映微小功能变化,难以满足临床精细评定及分析的需求,因此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运动功能进行客观定量评定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将从关节活动度、肌肉情况及针对功能性活动的评定3个方面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客观定量评定方法及相关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屈伸装置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常规康复组予以作业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运动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屈伸装置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腕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装置训练,每天2次,每个装置每次30min,2组治疗3周,每周6d。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量表评定患手功能、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手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屈伸装置组更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有促进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