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一般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发作性抽搐3年,突然抽搐18小时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抽搐,发作时牙关紧闭、四肢屈曲、意识不清,每次发作约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脑电图检查后诊断为“癫痫发作”,给予解痉治疗后好转,后又曾间断发作,未行正规治疗,18小时前再次出现抽搐,遂住院治疗。患者自述既往体健,无类似家族史。  相似文献   

2.
魏志刚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2009,24(6):695-696
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活动不利,且间断出现自右下肢肢休抽搐,尤意识障碍,抽搐持续时间约数分钟,抽搐后右下肢活动障碍加重。1个月前右下肢活动不利明显加重,并出现右上肢活动不利,肢体抽搐较前频繁,且波及右上肢,言语欠流畅,头部胀痛,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3.
《放射学实践》2009,24(4):349-349
病例28 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活动不利,且间断出现自右下肢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抽搐持续时间约数分钟,抽搐后右下肢活动障碍加重。1个月前右下肢活动不利明显加重,并出现右上肢活动不利,肢体抽搐较前频繁,且波及右上肢,言语欠流畅,头部胀痛,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住院病人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78.38%,显效率为28.38%。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有效,尤其是对抗精神病药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坚  余丹  李景琦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4):F0004-F0004
病人,男,2岁。突发高热,抽搐后意识不清21d。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均无异常,病前无惊厥等神经系统疾病史。21d前因发热(最高41℃)、咳嗽1d、四肢抽搐,送入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双侧丘脑有对称性低密度性损害,脑脊液常规正常,肝功:ALT730U/L,AST1241U/L,血氨正常,予抗病毒、激素、控制抽搐、降温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57岁.以左手畸形45年,近来抽搐2次为主诉入院.患者自12岁发现左手多发黄豆大小硬性肿块,缓慢无痛性生长,推之无移动,肿瘤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并意识丧失,2 min后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7.
蒋健  陈纲  刘光耀  韩月东  马强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6):1013+1017-1013,1017
患者女,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双眼黑蒙,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双上肢不自主抽搐1月,发作时抽搐持续约数分钟,伴耳鸣。外院头颅CT检查提示左额叶占位。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定时定向力、记忆力差,左眼鼻侧视野缺损。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之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评定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联合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患者的PANSS 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TESS评分无显著变化,另外WMS在治疗第1 d后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迹象,但是治疗2周与治疗前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TRS,通过定量电流来刺激患者大脑,进而来起到临床疗效,由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半。因抽搐1次后左手不自主抖动1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发生于夜间,当时无发热,表现为意识丧失,口角向左上歪斜,伴流涎,左眼眨眼频繁,左手抖动,无尿便失禁,持续约20min,  相似文献   

10.
高蓉 《民航医学》1998,8(4):17-17
1病例报告 患,女.24岁,空中乘务员。1998年1月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任务过程中感头晕、乏力、感觉迟钝、全身虚汗、倒地,随即出现四肢抽搐.头部后仰.双眼紧闭,约2~3分钟后抽搐自行停止。有恶心.但无呕吐及腹泻,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随机返回成都后,再次出现与上述类同的多次抽搐,  相似文献   

11.
大脑内软骨瘤一例田志远,郭斌,胡子敬患者女,15岁。进行性左下肢无力3年,左侧肢体抽搐1年。3年前无诱因出现在下肢无力,行走困难,无疼痛及麻木。腰椎CT扫描未见异常。1年前始出现左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3~5min,无二便失禁及舌咬伤。无头痛、头晕、恶...  相似文献   

12.
李文艳  汪军  谢万猛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417-1417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加重1周人院,无大小便失禁,无头痛头晕、抽搐昏迷,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3.
王某,女、8岁。发作性抽搐8年加重2个月伴头痛、呕吐。于1987年4月22日入院。患儿出生后2个月,无诱因右手抽搐。某医院诊断“缺钙”服鱼肝油钙片3年。多年来约半月抽搐一次。近2月发作渐加重至每日1~2次,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无意识丧失,蹲下不语右手抽动。有时伴头痛、呕吐少量食物。无舌咬伤及二便失禁。发作后活动正常。但有惊吓样抽动,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双足背痛时轻时重。患儿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王××,男,35岁,河南籍,工人,住院号148835,于1978年11月25日住院。患者于1975年开始出现全身抽搐发作,1~3次/日,发作时全身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伴舌咬伤,持续数秒钟即停止。曾服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1977年曾检查1次脑电图结果正常,患者每次发作前1~2天全身出现团样荨麻疹,抽搐发作,服朴尔敏以后抽搐停止。11月23日又感全身不适,吵闹骂人,精神恍榴,于11月25日以“癔病精神病”入院。既往无外伤及其他疾病,家族中患者次子,10岁,小学生,也有慢性荨麻疹,无抽搐发作。患者是五金厂工人,爱人是食堂炊事员,均无接触特殊花粉、药物史,患者及其次子,未找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8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肢体抽搐5年余.每次肢体抽搐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无颅脑外伤史及手术史.查体:发育正常,语言流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46岁。因发作性抽搐1年半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识障碍。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停止,神志清醒后不能回忆发作时情况,每周发作4~6次,但无头痛、头晕、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现象。既往无其他部位黑色素瘤病史或手术史。体检:神志清楚,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X线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  相似文献   

17.
例1 女,44岁.4天前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头向后仰,随即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紧急救治后,抽搐停止,约10 min后再次抽搐,持续3~4 min,同时伴小便失禁,随即收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年余,一直服用他巴唑.  相似文献   

18.
成某、女、48岁。患者自1987年起出现左眼下方肌肉阵发性抽搐,经针灸,理疗及中西药物治疗均不见好转。从1990年开始病情逐渐加重,面肌抽搐延及左口角及全部左侧面肌。在大连403海军医院采用茎乳突孔处面神经干封闭术治疗,造成面肌瘫痪,抽搐得到控制。但数月后随面神经功能恢复,面肌抽搐再次出现,症状无减轻。查体为左侧全部面肌阵发性快速抽搐,以眼角四角为重,各顿神经正常,各深浅及复合感觉正常,于1993年2月入院治疗。口服苯妥英钠及鲁米那一个月后面肌痉挛仍无改善,因此决定行左侧面神经做血管减压术,术中显微镜下见左面神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0岁。因双手、眼轮匝肌、颜面搐搦12年,加重伴癫痫样发作2年,于1999年5月29日入院。自1987年开始时有双手、颜面肌肉、眼轮匝肌不自主抽搐,每次抽搐数分钟不等,每隔数天至1周左右发作一次,时有双手麻木,数次到当地医院检查,无结果。给予中药制剂口服,无缓解。后转而信仰基督教,症状持续10余年。1997年3月突发癫痫样发作,四肢强直抽搐,口吐泡沫,两眼上翻,神志不清。伴有二便失禁,症状持续5min渐自行清醒,醒后无记忆。2年间发作近10次,均无明显诱因,休息、活动时均发作。每次发作历时5~10min不等,自行清醒。入市医院脑电图提…  相似文献   

20.
<正> 电休克是一种经验疗法,它曾经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常规电休克治疗,因肌肉突然剧烈强直收缩,常导致骨关节并发症的发生,有时因心肺功能不全而发生严重的心血管意外和窒息,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目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又称改良ECT)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常规电体克。和常规电休克本比,无抽搐电休克操作虽然复杂,但它安全性大、病人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我科1989年、1990年配合精神科,对12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