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与肝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硬化与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21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肝癌患者于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正常肝脏、肝硬化与肝癌扩散加权成像的特点,并测量正常肝脏、肝硬化与肝癌的ADC值,分析三者ADC值范围及不同b值时,ADC值对正常肝脏、肝硬化及肝癌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当b值为100 s/mm2时,正常肝脏ADC值分别与肝硬化、肝癌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肝硬化与肝癌ADC值之间无差异(P>0.05);当b值分别为300 s/mm2和1000 s/mm2时,正常肝脏、肝硬化及肝癌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b值为300 s/mm2时,ADC值对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2.6%和10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0.4%.当b值为1000 s/mm2时,ADC值对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6.9%和10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5.2%和66.7%.结论 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肝脏DWI,通过综合及量化分析肝硬化与肝癌ADC值的变化规律,能为肝硬化及肝癌的诊断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完成DWI成像,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用0、1000s/mm^2。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3个甲状腺恶性结节、27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以及20例正常甲状腺的ADC值,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正常腺体之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和正常腺体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one-wayANOVA,F=26.664,P=0.000)。甲状腺良性结节平均ADC值为(2.43±0.54)×10^-3mm^2/s,恶性结节平均ADC值为(1.49±0.35)×10^-3mm^2/s,正常甲状腺平均ADC值为(1.84±0.20)×10^-3mm^2/s。甲状腺良、恶性结节AD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17,P=0.000)。将ADC值2.04×10^-3mm^2/s确定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阈值,其95%置信区间为0.84~1.01,诊断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100%。结论:3.0T磁共振DWI成像的ADC值可以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疾病中17例前列腺癌及23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膀胱内尿液的ADC值,统计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7例前列腺癌中15例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62±0.16)×10-3 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内尿液的平均ADC值分别为(3.24±0.30)×10-3 mm2/s、(3.25±0.29)×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34).结论 DWI可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 DWI及ADC值在淋巴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8.7岁.其中10例化疗后进行复查;健康志愿者10名,男5名,女5名,平均年龄48.4岁.在3.0 T MRI上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采用PSS 11.0统计软件,对淋巴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DWI与常规T2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753.33±31.28)×10-3 mm2/s,化疗后复查,平均ADC值(1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1264.20±71.60)×10-3 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5),治疗后ADC值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结论 3.0 T磁共振DWI及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SD大鼠小肝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取SD大鼠80只,注射肝癌诱导试剂,3个月后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40只,行MRI.常规行T1WI和T2WI定位,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取b=50 s/mm2和b=100 s/mm2两组,在DWI像上取直径>5 mm高信号结节在相应ADC图上分别测量其ADC值;检查完毕取相应部位结节行HE染色.结果 40个小肝癌病灶中,27个病灶的组织分化类型单一,其中高分化5个,中分化11个,低分化11个,b=5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31±0.13)×103mm2/s、(2.03±0.18)×103 mm2/s、(1.64±0.24)×103 mm2/s;b=100 s/mm2时其对应ADC值分别为(2.25±0.04)×103mm2/s、(2.11±0.27)×103mm2/s、(1.89±0.20)×103 mm2/s;余13个病灶具有中、低分化两种不同的组织分化类型,其中5个病灶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另8个病灶主要以中分化为主.不同肝癌等级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组中,中分化组ADC值高于低分化组(P<0.05),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P <0.05);b=100 s/mm2组中,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ADC值均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高、中分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为0.863,b=100 s/mm2时其相关系数r值约0.696.结论 DWI ADC值与SD大鼠肝癌的病理分级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且b=50 s/mm2时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及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评价DW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正常人、33例肾上腺肿瘤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观察肾上腺的信号强度及测量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1)在DWI像上正常肾上腺表现为均匀高信号.(2)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均表现为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髓脂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肾上腺囊肿表现为低信号.(3)肾上腺囊肿、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分别为(2.896±0.114)×10-3 mm2/s、(2.009±0.08)×10-3 mm2/s、(1.903±0.076)×10-3 mm2/s、(1.861±0.073)×10-3 mm2/s.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囊肿与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2.114±0.109)×10-3 mm2/s、(1.327±0.132)×10-3 mm2/s(P<0.05).结论 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的最佳b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食管癌恶性度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初诊为食管癌的45例患者行前瞻性常规MRI平扫及DWI扫描,依据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不同病理分级食管癌间的ADC值变化.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取不同b值(500、800 s/mm2和1000s/mm2)对食管癌患者进行DWI检查,得到相应的DWI及ADC图像.结果 食管癌病灶在各组不同b值获得的DWI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同时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均随着b值的升高而表现为下降;各b值下病灶的ADC值不同,同一b值下不同病理分级间病灶的ADC值亦不相同,食管癌的病理分级可以通过各b值下的ADC值进行有效的评价.绘制ROC曲线后分析得出,当b值为500 s/mm2时,受试者T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对食管癌恶性度的预测价值最高,相应的ADC值为1.72×10-3 mm2/s,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5.7%和82.4%.结论 b值为500 s/mm2时有利于食管癌病灶的检出和显示;ADC值测定可以反映肿瘤的病理分级,对于术前评估食管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价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正常志愿者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测量肝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提出正常肝脏ADC值范围,并探讨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38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男19例,女19例,分别按年龄≥45岁和<45岁分为2组,并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采用3.0T核磁共振仪行DWI扫描,并采集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正常人肝脏ADC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 448.75±313.31) mm2/s、(1 221.29士258.54) mm2/s、(1 153.53±218.21)mm2/s;同一 b值时,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年龄段或同一性别间,其b值=500 s/mm2时,均与b=800,1 000 s/mm2时存在差异(P<0.05),而b=800 s/mm2与b=1 000 s/mm2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3.0T多射频核磁共振仪可以对正常肝脏的水分子扩散进行定量分析,对正常肝脏ADC值的范围正常参考值的提出,可为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正常及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包括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瘤31例,肝血管瘤19例及肝囊肿26例. 结果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mm2/s;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8±0.37)×10-3 mm2/s、(1.71±0.78)×10-3 mm2/s、(2.41±0.51)×10-3 mm2/s、(3.96±0.76)×10-3 mm2/s,肝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上,肝囊肿呈低或等信号,肝血管瘤呈稍高信号,肝癌和转移瘤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DWI图像特点及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MR DWI及ADC值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拟诊为脑梗死患者186例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分成超急性期(〈6h)、急性期(6~72h)、亚急性期(3~7d)3个组。测定各组梗死灶ADC值及健侧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灶ADC值均低于健侧相应区域(配对t检验,P〈0.01);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病例之间rADC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F=7.663,P=0.001)。结论DW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各期梗死灶rADC值有时间相关性,对脑梗死的准确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DWI和ADC值测量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20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50例、表皮样囊肿20例和蛛网膜囊肿35例,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MRI和DWI检查.结果: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值为(0.67±0.178)×10-3mm2/s;脑肿瘤囊变坏死灶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ADC值为(2.48±0.156)×10-3mm2/s,脑脓肿ADC值明显低于脑肿瘤囊变坏死灶ADC值(P<0.01).表皮样囊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值为(1.19±0.157)×10-3mm2/s;蛛网膜囊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ADC值为(3.01±0.321)×10-3mm2/s,表皮样囊肿ADC值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ADC值(P<0.01).结论:DWI和ADC值测量可有效鉴别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DWI和ADC值测量能有效鉴别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包膜期脑脓肿与坏死囊变脑肿瘤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包膜期脑脓肿15例和坏死囊变脑肿瘤20例患者均经常规MRI扫描和DWI扫描,对比分析包膜期脑脓肿及坏死囊变脑肿瘤的DWI和ADC图表现,并测量脑脓肿脓腔及脑肿瘤坏死囊变区内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包膜期脑脓肿脓腔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脑肿瘤坏死囊变区在DWI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所有脑脓肿的平均ADC值为(0.69±0.18)×10-3mm2/s,坏死囊变脑肿瘤的平均ADC值为(2.43±0.16)×10-3mm2/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WI与ADC值测量能准确反映包膜期脑脓肿与坏死囊变脑肿瘤的不同液态性质,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b值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瘤(高级23例,低级13例)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析其DWI表现。测量低、中、高b值(b=600 s/mm2、1000 s/mm2、3000 s/mm2)DWI图像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性区域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强度(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肿瘤与正常区SI的比值即相对信号强度(rSI)和ADC的比值即相对ADC值(rADC)。结果 (1)在高b值时,21例(91.3%)高级胶质瘤呈高信号,而12例(92.3%)低级胶质瘤呈低信号。(2)在b值相同时,高级胶质瘤的平均rSI明显高于低级胶质瘤,平均ADC值、平均rADC值明显低于低级胶质瘤,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rSI以及rADC的差异在高b值时更大。(3)对于高级胶质瘤,在高b值与中b值、高b值与低b值比较时平均rSI值以及平均r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于低级胶质瘤,在高b值与中b值、高b值与低b值比较时平均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MR扩散加权成像(DWI)时腹部实质性器官和肝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29例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包括正常对照组17例,恶性病变组12例(肝细胞癌6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癌4例)。对每例受试者分别采用2种扫描方案行DWI扫描,方案A采用b值为0、500和1000s/mm2,方案B采用b值为0、200和400s/mm2。测量并比较两种方案DWI扫描时腹部各器官及肝脏病灶的ADC值。结果:采用A方案时正常肝脏的ADC值为(1.50±0.11)×10-3mm2/s,采用B方案时为(1.13±0.19)×10-3mm2/s,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058,P<0.001)。采用这2种扫描方案其它器官的ADC值测量结果:脾脏分别为(0.94±0.08)×10-3mm2/s和(0.86±0.08)×10-3mm2/s,胰腺分别为(1.43±0.13)×10-3mm2/s和(1.36±0.15)×10-3mm2/s,肾皮质分别为(2.19±0.15)×10-3mm2/s和(2.21±0.19)×10-3mm2/s,肝内恶性病灶分别为(1.11±0.14)×10-3mm2/s和(1.02±0.13)×10-3mm2/s;除肾皮质外,脾脏、胰腺和肝脏病灶的两次ADC值测量结果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值差大时的测量结果均明显高于b值差小者。结论:DWI成像时b值的不同会影响ADC值的测量结果,大b值差时的测量结果较小b值差时更准确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在3.0T磁共振非脂肪抑制憋气DWl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与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3.0T磁共振上,术前行基于SE-EPI的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b值为0和600s/mm2,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8.716,P值为0.0004,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483及0.0019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搜集46例肝癌患者的DWI资料,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微血管浸润阳性组和微血管浸润阴性组肝癌的ADC值,并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评价微血管浸润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46例肝癌患者中24例微血管浸润阳性,22例微血管浸润阴性.微血管浸润阳性组的肝癌的ADC值低于微血管浸润阴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1.22 ×10-3mm2/s,1.54×1O-3mm2/s,P=0.0004).应用ADC判断微血管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以≤1.33×10-3mm2/s为界值判断肝癌存在微血管浸润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8.2%,阳性预测值为72.0%,阴性预测值为71.4%.结论 ADC值对于预测肝癌存在微血管浸润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指数模型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多b值DWI检查(12个b值:0、10、20、30、50、100、200、400、800、1200、1500、3000 s/mm2).22例良性(23个病灶),23例恶性.获得双指数模型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st、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1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fast.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ADCst(0.747 ±0.145)× 10-9mm2/s、ADCslow(0.585 ±0.132)×10-3mm2/s、ffast(0.307±0.112),明显低于良性组;ADCfast(4.654±1.097)×10-3mm2/s高于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st、ADCslow、ADCffast、ffas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5、0.917、0.796、0.756.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73.9%、91.3%、82.6%、56.5%,特异度为95.6%、78.3%、60.9%、95.6%.结论 乳腺肿瘤ADC值的下降是由于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的减少和慢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的增加所致,而不是ADCfast值自身的减少所致.ADCslow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成人肾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肾脏病变患者在DWI检查时提供正常对照值标准。方法 20名无任何肾疾患的健康志愿者均经MRI常规平扫及DWI扫描,DWI扫描时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采用0 s/mm2、200 s/mm2、500 s/mm2、800 s/mm2及1000 s/mm2。全部操作是采用EPI序列和呼吸门控软件进行的。结果不同b值下双侧肾脏不同部位皮、髓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肾脏不同部位皮质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高于相应部位髓质,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健康成人肾脏各不同部位的ADC值与b值相关,肾脏皮质ADC值高于相应部位的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