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丁丽玲  管遵惠  郭翠萍 《河北中医》2001,23(11):848-849
1999~ 2 0 0 0年 ,我们运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 6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 1例中 ,男 2 6例 ,女 35例 ;年龄 2 1~ 30岁 2例 ,30~ 4 0岁 11例 ,4 0~ 5 0岁 14例 ,5 0~ 6 0岁 2 1例 ,6 0~ 72岁 13例 ;病程 1周~ 1年 18例 ,1~ 5年 18例 ,5~ 10例 16例 ,10~ 2 0年 6例 ,2 0~ 30年 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18例 ,风湿性关节炎 16例 ,退行性骨关节病 8例 ,背肌筋膜炎 6例 ,强直性脊柱炎 4例 ,肩关节周围炎 4例 ,梨状肌综合征 5例。按中医辨证 ,归属风湿痹、骨痹、肌痹等痹证范畴。1.2 诊断…  相似文献   

2.
银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疗效观察150010哈尔滨市房地局职工医院柳玉芹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刘明芳徐洁痹证是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自1996年以来,采用银蜂毒注射...  相似文献   

3.
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61例,治愈9例(14.75%),好转46例(75.41%),无效6例(9.84%),有效率90.16%,与灯盏花穴位注射对比,疗效优于对照组。通过C反应蛋白的治疗前后检测分析,蜂毒穴位的治疗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蜂毒注射液直流电导入治疗痹证7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毒注射液直流电经穴导入治疗痹证75例,治愈15例,好转59例,有效率98.7%。对照组35例采用草乌酊直流离子导入治疗,治愈4例,好转27例,有效率88.6%。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ESR、ASO、RF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蜂毒经穴导入疗法在减患者症状和改善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毒注射液小剂量穴位注射是“蜂针经穴疗法的临床研究”课题中的分课题。现将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65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1岁,其中21~30岁2例,31~40岁12例,41~50岁16例,51~60岁22例,60岁以上13例...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风寒湿等邪气痹阻经脉气血的一种病证,治疗以祛邪养正,宣通脉络为基本法则,但应注意,其治疗应以通阳为关键,不可过用风药,疾病后期注意培补气血,病久顽固不愈者,适当参用活血化瘀、涤痰通络,甚至虫蚁搜剔,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9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 1 989年 3月~ 2 0 0 1年 1 0月应用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98例 ,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 96例患者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1 9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98例及对照组 96例。治疗组中男性 41例 ,女性 5 7例 ;年龄 1 6~ 49岁 ,平均 2 7岁。对照组男性 5 0例 ,女性 46例 ;年龄 1 6~ 5 4岁 ,平均 2 9.5岁。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均进行常规抗风湿治疗 ,用肠溶阿司匹林 6g/日 ,分 4~ 6次口服 ;强的松60 mg,隔日 1次 ;并配用抗生素治疗 ,予青霉素 80 0万 U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 0 .5 ,每日 4次。治疗 …  相似文献   

8.
王汉裕 《光明中医》2002,17(4):28-29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邪气乘虚入 ,致使气血凝滞 ,经络痹阻 ,引起系统的疾病的总称。依其风寒湿热的偏盛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痛风和历节风皆属于痹证的范围。《素问》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曰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强调形成痹证的外因 ,而勿视内因。而针对其风寒湿热等外因的治疗 ,给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常规治疗 ,但疗效欠佳。痹之为病 ,病程长 ,缠绵日久。这不得不使人思考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再次深入探讨其内因。朱丹溪首先把痛风和历节风从概念上区分开来。[1] …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近10年来,笔者潜心挖掘祖国传统医学遗产,倾力研究推出我国独特内病外治的中医特拍渗透疗法.所谓中医特拍渗透疗法,是笔者对我国民间传统拍打疗法和推抹疗法及药棒疗法进行挖掘、整理和不断创新,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慢性病和机体功能衰弱综合证的一种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10.
敖保世治疗痹证经验简弄根(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336525)关键词痹证,中医药治疗我院已故名中医敖保世,早年就学于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行医50余载,临床经验极为丰富,著有《寿康医集》。本文仅就其治疗痹证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风寒湿痹,注重上、中、下三部...  相似文献   

11.
痹者,指筋骨、肌肉、经脉、气血凝滞不畅,其证多为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无力等症侯时称之为痹证,据其病变部位有肢体痹,经络痹,脏腑痹,脑络痹, 痹等之分.依其病理特性有行痹,着痹,痛痹,热痹, 痹之异.  相似文献   

12.
痹者,指筋骨、肌肉、经脉、气血凝滞不畅,其证多为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无力等症侯时称之为痹证,据其病变部位有肢体痹,经络痹,脏腑痹,脑络痹,痹等之分。依其病理特性有行痹,着痹,痛痹,热痹, 痹之异。  相似文献   

13.
产后痹证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产妇因产后体质虚弱、气血亏损,又因受风湿邪入侵,而引起一系列气滞血瘀的病症,如肩背疼痛、胸闷气短、四肢酸胀、麻木、背负重物、胃痞胀满等,临床上较为多见,民间称之"月子病".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本病的病原体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该病毒有亲神经和皮肤的特性。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于中老年人,当过度疲劳、精神创伤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人体内脊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发生炎性反应和坏死,于是就产生剧烈的疼痛。如急性炎症期治疗不及时,会留下伴随终身的神经痛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痹证由来已久,首见于《黄帝内经》,该病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对此各有见解,治疗上也颇有不同,但多以祛风、除湿、散寒为主.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外寒内湿的经典方剂,临床上常用于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云岭名医彭江云教授则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属于寒湿痹证、湿热痹证者....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临床常见症状,见于多种疾病中,病程日久,迁延难愈者治疗效果欠佳.魏江磊认为正气亏虚是痹证发病之本,瘀邪是最重要的病理要素,"脉络瘀滞"是病情演变的关键病机,其治疗上强调扶正祛邪共举,力主活血通络,并且擅于运用虫类活血药及大毒药物.  相似文献   

17.
疑难痹证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振元 《中国针灸》2002,22(1):40-48
谢×× ,女 ,5 0岁 ,农民 ,于 2 0 0 0年 10月 11日就诊。患者呈痛苦病容 ,由其亲属背来门诊。主诉 :左膝关节酸痛 2个月 ,加重 3天。痛如刀割 ,不能下地活动 ,生活无法自理。检查 :左膑骨内上缘处压痛明显 ,可触及皮下结节 8个 ,大如绿豆 ,小的如米粒 ,推之可滑动。即刻采用针刺消结法。取穴 :压痛点、血海、梁丘、犊鼻、膝眼。刺法 :压痛点用 2 6号 2寸毫针 2根 ,用夹持进针法 ,进针后 ,待局部有酸胀感时 ,采用烧山火手法 ,提插数次后 ,将针退至皮下 ,左手固定皮下结节 ,右手持针 ,用平刺法 ,将结节逐次穿过 ,形如串珠 ,然后小幅度捻转 ,…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跟师全国名老中医、风湿病专家朱良春教授学习 ,获益匪浅 ,兹将朱老治疗痹证的经验总结如下。1 益肾壮督以治本 ,蠲痹通络以治标朱老认为顽痹的发生、发展与肝肾、督脉的关系至为密切。经云“肾为水火之脏 ,督统一身之阳”,顽痹的发生与卫阳空疏 ,屏障失固 ,病邪乘虚而入有关 ,而“卫出下焦”,故肾督亏虚乃本病的关键。又“肾主骨、肝主筋”,筋骨既赖肝肾精血的充养 ,又赖肾督阳气的温煦 ,若肝肾精亏 ,肾督阳虚 ,不能充养、温煦筋骨 ,则使筋挛骨弱 ,邪留不去 ,痰浊瘀血逐渐形成 ,终使关节变形 ,活动受限 ,而成顽痹。因此益肾壮督乃…  相似文献   

19.
痹证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外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肿胀、届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是邪气阻滞,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治疗大法,但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应互相配合,又有主次,并视病情佐以养血祛风、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及凉血清热之法,以增强祛邪活络之力;病程日久应辅以补益气血、补养肝肾、祛痰、化瘀等治法,虚实兼顾,标本并治。中医药治疗风湿痹症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于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的治疗有独特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0.
痹证也称风湿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免疫学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环境及自身免疫有关。很多实验证明,一些风湿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中医学“免疫”即人体的正气拉,并将疾病发病因素归纳为正气与邪气。本病因始见于《内经》,在《素问·痹论》篇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强调了外邪致病的重要性,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口’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痹证除以上致病因素外,其发病机理与脾虚外湿易侵,血虚外风易感,阳虚外寒易人,阴虚外热易犯,正虚外邪易干有关。也即邪气的侵入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正气虚弱才是本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