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辉 《中医教育》2003,22(2):14-16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学生要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中医药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分析和途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磊 《中医教育》2005,24(4):66-67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开展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综观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现实中存在模糊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另外要加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学是一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与预防心理疾病的科学。其原理与技术对高校学生的意义重大,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形成阶段,抓住这一关键时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渊源入手,着重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学生心理状况的意见和建议,为高校学生文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袁占国 《中医教育》2004,23(6):25-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多年来理论界和教育界重点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马加爵一案给我们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了沉重的一课,也暴露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急剧凸显出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软肋和薄弱环节:重理论,轻实践;重思政,轻心理;重机构,轻干预;重咨询,轻治疗;重个体,轻群体等,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和问题的提出,也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答案所在.  相似文献   

6.
《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先进、科学而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治未病"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尤为重要。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具有非中医药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亟待进一步推广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部分,也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创建和谐校园人人有责,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文化、临川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三元融合与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渗透性和暗示性的作用,让大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妙凤  夏晔 《东方养生》2022,(2):134-135
<正>大学学习是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时期。现阶段的科学不再局限于学术成就,而是提高思想认识。基于部分学生未成年心理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绪控制能力弱、沟通困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因素,影响了年龄、家庭教育、社会等诸多外部因素,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主题和难点。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合路径,构建立体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保障条件建设,拓展教育外延环境,以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防重于治的新医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下对构建高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起到重要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个含义,建立教育平台、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构建后期跟踪服务体系,从而构建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提高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素质、加强心里健康教育是高校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针对蒙古族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成因高校采取心里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师以身立教、校园文化建设和“三观”教育等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治未病”思想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艳  张煜  张聪  林殷 《中医教育》2009,28(1):67-69
面对高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寻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及早发现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不仅是高校教育的热点,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对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永卓 《东方养生》2022,(2):141-143
<正>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原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措施进行概括总结。希望给有关工作者一定的启发帮助,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秀 《北京中医药》2008,27(3):237-239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治未病"的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早治和瘥后调摄等思想出发,应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体系、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心理保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医学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建构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本文从医学院校辅导员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以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高校是思想研究和政治教育的前沿,是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基地,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思路、机制、载体、方法、队伍等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重视"五个意识"主题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就业指导,从而创造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未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需要,这就要求他们除了具备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更值得关注.为此,有针对性地了解和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饶芳 《中医药导报》2009,15(7):108-109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出改良措施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