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8例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82-1998年应用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38例单侧毁损肺。结果 手术失血800-7200ml,1000ml以上27例(71.0%),其中,3000ml以上13例(34.2%)。治愈37例(97.4%),死亡1例(2.6%),术后并发症者3例(7.9%)。结论 毁损肺手术难度大,游离肺和处理肺门困难,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作好术中循环监护,积极预防残腔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1997年6月~2004年12月,本院共进行了各类胸腔镜手术732例,对45例肺转移癌施行了肺部分切除术,占同期手术量的6.15%,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27岁。26例原发部位为肺。所有病例均行肺部分切除术。其中32例行辅助小切口。每例切除结节1~3个。有37例行孤立肺结节切除术。均为原发灶切除后2年内定期随访中发现转移。术后给予对原发肿瘤敏感的化疗4~6个疗程。结果无手术死亡,1年内失访3例。术后生存率如下:1年为75%(24/32),3年为50%(11/22),5年为45%(9/20)。死亡病例中,肺腺癌转移2例,肺腺鳞混合癌转移2例,直肠癌转移3例,类癌转移1例。术后并发症有:漏气、出血、皮下气肿、肋间神经痛。所有病员在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对于有条件的病人,辅以合适的全身治疗,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肺转移癌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创伤小,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我院69例肺结核全肺切除的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病人中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6例,支气管残端瘘3例,术后病灶向对侧播散2例,术后失血性休克(胸腔广泛渗血所致)5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2例,胸腔内大面积渗血死亡2例。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1%(18/69),治愈好转率94.2%(65/69),死亡比例5.8%(4/69)。结论 全肺切除仍是治疗某些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结果表明:肺结核化疗效果不满意(包括耐药因素),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管理不当仍是肺结核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全肺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单侧肺全切除术治疗单侧结核性全肺毁损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核性单侧全肺毁损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对48单侧结核性全肺毁损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胸膜外全肺切除36例,术中出血500~5300ml,术后近期并发症12例(25%):急性肺水肿3例,呼吸衰竭4例,脓胸3例,纵隔摆动2例,远期并发症为1例(2.1%)缩窄性心包炎;治愈45例(93.8%);死亡2例(4.2%)。结论对单侧结核性全肺毁损患者,如果持续排菌或有明显症状,其心肺功能能代偿,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的ST段改变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9例肺癌行肺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电图检测。其中29例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或同时切除部分心包为A组。30例行单纯肺切除术为B组。结果A组中有27/29例(93.1%)术后ST段较术前呈水平或凹面向上抬高,多数在3~7天内恢复正常。一般不伴有QRS波的改变。1例发生心病的患者除外。B组中术后未见ST段抬高。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或同时切除部分心包可引起ST段改变,注意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1989年至1995年为16例肺恶性肿瘤病人施行了26次非典型性局限性肺切除。周围型肺癌5例。1例腺癌病人(T3N2M0)于术后1年6个月死亡。其余2例腺癌(T1N0M0,T2N0M0)病人,1例肺叶切除复发的腺癌病例和1例小细胞癌(T2N0M0)病人生存至今,已分别超过3年6个月,2,和1年。肺转移瘤11例,3例为单发转移,8例为双肺多发性转移瘤。11例病人进行20次非典型性局限性切除,其切除转移瘤143个,平均每例13个。4例于术手6年,1年,10个月和8个月死亡。余7例生存至今,已分别超过3年(3例),2年(3例),1年(1例)。非典型性局限性肺切除不同于经典的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术。本手术具有不少优点:肺组织损失少,操作简便,可以切除肺组织深部病变和多发性病变,从而避免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而保存更多的肺组织。  相似文献   

7.
795例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肺癌手术795例,其中全肺切除术176例,肺叶切除术509例,楔型切除术11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73例,应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34.3%(273/79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心律失常史、全肺切除、术中心包损伤、术后肺不张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P=0.017)。结论心脏的储备功能降低、对手术损伤及缺氧的耐受力降低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存在肺血管重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通过检测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E1k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VEGF和F1k1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目的对肺隔离症的病因、分类、发病率,诊断及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42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自1964~1997年间通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2例肺隔离症。发病率占同期手术的032%,其中叶内型37例(88%),叶外型5例(12%)。叶内型22例合并感染症状,9例合并咯血症状。叶外型1例合并感染症状,1例合并咯血症状,该病例隔离肺与食管相通。术前确诊或拟诊29例(69%)。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及CT检查。术中应避免损伤隔离肺的营养血管,对叶外型肺隔离症应注意其它脏器的畸形。  相似文献   

10.
梁毅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7):1338-1341
吸烟和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且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吸烟引起的肺血管活性介质改变及吸烟引起的肺组织慢性炎症可损伤肺血管,并参与肺血管的重建及功能的改变,本文据此做一简要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吸烟对COPD肺血管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6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行全肺切除手术治疗69例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右全肺切除术29例,左全肺切除术40例。结果 28例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患者全部转阴。随访2个月~10年6个月。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心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心律失常38例,支气管胸膜瘘4例,血胸3例,脓胸3例,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但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应做好防范手术风险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肺衰老     
老年人发生呼吸系统损伤的可能性增加,因机体衰老导致的年龄相关的先天免疫、后天免疫、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和修复功能下降等改变可以促进一些肺病理(感染,呼吸道、肺问质、血管等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至2010年56例单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中失血800~4500mL,其中失血1000mL以上者38例(67.8%),3000mL以上者12例(21.4%),56例中治愈54例(96.4%),全组中无死亡病例,后发生并发症4例(7.1%)。结论全肺切除治疗单侧毁损肺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外科治疗效果,但要把握手术指征,小心游离肺,处理好肺门,积极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目的:分析应用切割穿刺针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连续的29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回顾性总结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与穿刺部位,穿刺针直径,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9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发生少量气胸69例(23.8%),中等量气胸11例(3.8%),肺内出血46例(15.9%),皮下气肿1例(0.3%),咯血2例(0.7%),胸腔出血2例(0.7%),经统计学分析,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不同的病例组之间,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穿刺针对经肺组织深度相同的病例中,不同部位之间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法。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气胸和肺内出血为多见,发生多与病变所在部位关系不大,而随穿刺 针经过肺组织的深度的增深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许世宁 《山东医药》2001,41(14):48-48
1980~1995年,我院行肺腺癌手术168例,现将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分析更合理的治疗放法。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中,男114例,女54例。年龄25~67(45.85±10.32)岁,健康体检时发现 27例(16.07%),肿瘤部位:周围型139例(82.74%),中心型29例(17.26%)。 治疗方法:Ⅰ期82例(48.81%),行肺叶切除术;Ⅱ期39例(23.21%),行肺叶切除术;Ⅲ期34例(20.24%),行全肺切除术;Ⅳ期13例(7.74%),行全肺或叶切除术。以…  相似文献   

16.
经腋下切口剖胸肺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腋下切口剖胸肺切除术的探讨山东省胸科医院(250013)王传庆,李前生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宇德1989~1994年,我们共行剖胸手术469例,其中肺切除术231例。根据胸壁解剖特点,我们设计了腋下“S”形切口剖胸术式,随机选择130例行各种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气道炎症与肺血管重建的相关关系以及慢性气道炎症对斑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动物模型。用图像分析仪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和肺血管结构病理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EG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发生明显的慢性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改变。细小支气管中膜肌层增厚,但肺血管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血清VEGF和血浆ET-书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气道炎症对大鼠肺血管重建和、VEGF和ET-1无明显直接影响。但慢性气道炎症的持续发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产生低氧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对COPD的防治重点之一应放在气道炎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单肺通气左心转流萎陷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只犬建立单侧(右)肺通气+阻断降主动脉+左心转流模型。分为正常左房压转流组(对照)和左心转流期间短暂左房压增高组(实验)各3只。结果示实验组出现以美陷侧肺明显的含水量增多,肺泡腔内不同程度出血,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肿胀等形态学改变,以及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减低。认为肺美陷时肺泡压减低为零,肺血管壁周围的对抗力被削弱,肺血管跨壁压增大,加之美陷侧肺组织因缺氧而耐受性差,当左房压升高时,易发生肺水肿和肺出血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顾月清,廖美琳,周允中,鲁顺德老年人肺癌的治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肺切除术仍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呼吸衰竭(呼衰)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分析28例大于70岁肺癌患者术后呼衰的原因,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丽静  罗百灵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77-108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血管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加重其气道阻力和气道炎症,影响COPD的预后。如何使VEGF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