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燚  唐龙  张永恒  刘建平  陈小康  蔡俨 《安徽医学》2021,42(11):1324-132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5岁,因"胸背部疼痛11天,加重4+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11天前在情绪激动后出现胸背部胀痛,活动后加重.入院4小时前患者诉上诉症状加重,遂来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头颈部CTA:右侧椎动脉细小,考虑发育异常;双侧颈总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钙化斑.胸腹主动脉CTA: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及弓上动脉分支显影良好,未见内膜破口及壁间血肿;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约1 cm,主动脉弓降部可见一约0.8 cm破口,夹层向下累及降主动脉全程(图1).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B型);非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原发性高血压( 3级,极高危).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解剖一具15岁男尸过程中发现在主动脉弓处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四个分支和双上腔静脉的变异.主动脉弓上方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而右锁骨下动脉则由主动脉弓下方右壁发出,正对主动脉发出左锁骨下动脉稍下处.右锁骨下动脉向右上斜行横过食管的后壁越胸膜顶前面,经胸廓上口到颈根呈弓形弯向外侧,经前斜角肌的后方入腋腔移行为腋动脉.关于右锁骨下动脉的上述变异,陈子华、菊地正嘉曾报道过.从发生学上来看,异常右锁骨下动脉是由右背主动脉的远端部分和第七节间动脉形成的.右第四动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弓分支类型常见有 A、B、C三型 ,其他型罕见 ,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将所观察到的 1例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型 )报告如下。1 标本介绍女尸 ,8岁 ,身长约 10 0 cm,发育正常 ,死因不明。解剖颈根部和纵隔时见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正常 ;主动脉弓上缘发出三分支 (从右至左 )分别为 :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其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共干 ;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外径为 8.30 mm ,与共干动脉起始部相距 2 .30 m m;右锁骨下动脉平第 4胸椎体上缘发自共干动脉起始部右后下方 ,外径为 5 .0 mm ,距正中…  相似文献   

4.
从国内所报道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的报告中,均未有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的。我们在进行胎儿的尸体解剖中,发现1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左、右椎动脉起始异常。为累积资料,现报告如下。足月女婴(雷佛奴尔引产儿),体重2460克,坐高32.5厘米,身长45.5厘米。胎儿母亲妊娠期间有否患病不详。主动脉弓从右到左第1分支为右颈总动脉,第2分支为左颈总动脉,第3分支为左椎动脉,第4分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第5分支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位于主动脉弓移行于降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后下方。它直接从  相似文献   

5.
统计了200例主动脉弓的分支类型。结果分为七型:第一型(A型)即正常型,177例,占88.5%;第二型(B型),头臂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合干起始,而左锁骨下动脉单独起始,11例,占5.5%;第三型(C型),由主动脉弓上自右至左发出: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四支,有4例,占2%;第四型(D型),似第三型,但右侧二支合干,有 1例,占0.5%;第五型(F型),由主动脉弓上自右至左发出:头臂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左頸总动脉及左鎖骨下动脉,計5例,占2.5%;第六型(H型)和第七型(CG型),皆系右鎖骨下动脉做为主动脉最末分支,起自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移行部,各有1例,皆占0.5%。本文对这些变异的胚发生以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伴随的周圍結构的改变做了討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16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孕妇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弓长轴切面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冠状切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68例胎儿中,68例右位主动脉弓及分支畸形,42例左弓左导管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2例主动脉缩窄,15例主动脉弓离断,11例双主动脉弓。结论 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弓长轴切面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冠状切面均有特征性的声像图改变,对诊断主动脉弓异常具有极高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年,男尸。在制做标本时,发现在主动脉弓凸缘有三个分支,但居右侧的不是头臂干,而是右颈总动脉。在主动脉弓凸缘未见右锁骨下动脉,具体报告如下: 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右侧,起点外径0.85cm。左颈总动脉紧贴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70cm。左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颈总动脉左缘1.45cm处,起于主动脉弓凸缘,起点外径0.65cm。右锁骨下动脉在距左锁骨下动脉左缘1.10cm处,起于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转折处后壁,起点外径0.70cm。自左向右走行,跨过第3胸椎和第4胸椎间的椎间盘,经食管和脊椎之间斜向右上方,进入右斜角肌间隙。 另外,在本例尸体还伴有右椎动脉的变异。右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中,未见右椎动脉。右椎动脉在距右颈总动脉起点3.50cm处,起于右颈总动脉的后外侧壁,起点外径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尸解时,发现一男性尸体有多处动脉变异,现报道如下(图1、2)。男性尸体,体格健壮,身高1.80米左右,大约60岁。心脏外形正常,但主肺动脉粗大,起始部外径约29mm。主动脉弓凸侧缘由右向左为左右颈总动脉总干,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对33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实施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28~81(61.3±19.5)岁,包括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19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血管腔内修复,其中12例先进行解剖外旁路手术,16例1期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2例使用覆膜支架近端开槽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3例使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结果]全组均取得技术成功.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其余均痊愈出院.30例随访2~52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3例出现头晕等窃血表现,在1个月内缓解.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主动脉支架无移位,6例原有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通畅.[结论]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有满意的近期疗效,是治疗此类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1960年至1966年及1975年至1980年底,我们在146例尸体解剖观察中发现两倒右锁骨下动脉的起始变异,现报导如后。例1:女,12岁,死因不明,1980年局解中发现。主动脉位置正常,右颈总动脉在气管前由主动脉弓发出。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均超于主动脉弓,未见异常。右锁骨下动脉直接起于主动脉弓后壁,平第三胸椎下缘,  相似文献   

11.
Chen LW  Lu L  Dai XF  Zhang GC  Cao H  Yang G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8):3435-3437
目的 探讨单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技术简化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2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替换和单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术.当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时,停止下半身灌注,横断左颈总动脉并缝闭其近端开口.于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间横断主动脉弓,将单分支支架血管植入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植入左锁骨下动脉.应用三分支人造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并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相连接.结果 术中均能顺利地植入单分支支架血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下半身停止灌注时间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分别为( 161±32)、(97±20)、(21 ±4)和(31±6)min.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和分支支架血管通畅,周围无血流,单分支支架血管植入部位的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 应用单分支支架血管直视植入来简化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了常规主动脉弓替换术中较深部位的左锁骨下动脉吻合和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远端人造血管-降主动脉吻合.  相似文献   

12.
在解剖一男性尸体时发现其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个分支,而左颈总动脉则发自于主动脉弓的右后壁,与左锁骨下动脉呈前后重叠的位置,其口径明显大于右颈总动脉,四条动脉被压扁后直径测量结果为:右锁骨下动脉0.86mm,右颈总动脉9.23mm,左锁骨下动脉9.75mm,左颈总动脉13.21mm.左颈总动脉位于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与气管颈段之间的部分,与左喉返神经的关系密切.左喉返神经先行于左颈总动脉的内侧,继至其后方,再于气管、食管沟中走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结合右-左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杂交技术")治疗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采用"杂交技术"治疗5例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先用8mm人工血管行左-右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下用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同时堵闭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结果 5例均置入1个覆膜支架移植物,手术均获成功,无内漏、截瘫及脑部等并发症发生,左上肢也无缺血表现。术后平均1周出院,术后3个月行心脏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旁路血管通畅,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消失。结论 "杂交技术"治疗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及安全可靠的特点,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对33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实施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28~81(61.3±19.5)岁,包括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19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血管腔内修复,其中12例先进行解剖外旁路手术,16例1期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2例使用覆膜支架近端开槽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3例使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结果全组均取得技术成功。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其余均痊愈出院。30例随访2~52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3例出现头晕等窃血表现,在1个月内缓解。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主动脉支架无移位,6例原有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通畅。结论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有满意的近期疗效,是治疗此类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动脉起源异常和椎动脉发育不良(VAH)的发生率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影像诊断及临床手术提供资料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70例患者的胸部增强MSCT影像资料,对原始图像进行技术重组,重点观察分析椎动脉起源及椎动脉V1段直径变化特点。逐例测量椎动脉V1段的内径。将椎动脉全程均匀性纤细,V1段内径<2.5 mm定义为VAH。结果2 370例患者中左椎动脉起源异常131例(5.5%),均发自主动脉弓。其中发自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主动脉弓126例(5.3%),发自左锁骨下动脉远端主动脉弓5例(0.2%)。右椎动脉起源于右颈总动脉4例(0.16%),均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根据椎动脉是否发自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主动脉弓,将检查者分为起源正常组与起源变异组。正常组(n=1 985)中,左侧VAH 71例,右侧VAH 144例。变异组(n=126)中左侧VAH共22例,右侧VAH共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左椎动脉直接起源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为最常见的椎动脉起源异常,其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左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与左椎动脉发育不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戴捷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02-2203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ng,AD)过去曾称为夹层动脉瘤,于1961年自首先由Margani报道,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疾病,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其病因尚不清楚,重要因素主要为高血压. 1 病理改变 主动脉夹层为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形成壁间血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两个破口,一为入口,一为出口.少数没有破口,为主动脉壁内出血.DeBaky根据夹层发生的位置分为3种类型[2]:Ⅰ型即夹层起源于主动脉近端,延伸到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Ⅱ型即夹层起自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Ⅲ型即夹层起自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处或远端,伸展到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调查48例成人尸体中,发现一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共干起始变异,其起始部的共干状态较为特殊,现报道如下: 成人女尸,腹主动脉全长15.75cm,于第2~3腰椎高度有明显向右弯曲畸形,左右髂总动脉的夹角为71°,主动脉分杈部位于第4~5腰椎间盘高度,左髂总动脉长3.8cm,右髂总动脉长2.2cm,在腹主动脉下段距主动脉分权部6.3cm的前壁,约平第3腰椎高度,向右下方发出一支动脉,其起始部外径为0.75cm,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80°,此动脉向右走行6.3cm后,又分出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总结一组对食管产生压迹的病历,就X线征象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0~62岁。其中右位主动脉弓4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例,冠状动脉瘘1例,纵隔淋巴结核移2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有位主动脉弓2例有吞咽困难,1例声音嘶哑。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有吞咽困难。冠状动脉瘘心前区有双期杂音。纵隔淋巴结结核有吞咽困难、咯血等。2X线所见4例右位主动脉弓均匀为右位主动脉弓合并有位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在右侧,位置较高,其中1例可见右侧主动脉想室。有3例侧位见气管被压迫呈明显弧形前移,使气管后绿与胸推前缘…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病的合理用药(续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并在内、中外层之间由于血液流体压力沿此层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Stanford分型:A型: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主动脉瘤的范围累及升主动脉,甚或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约占病例数的 66%。B型: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主动脉瘤的范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约占病例数的 34%。2.1 诊断要点2. 1. 1 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痛,占 74% ~90%。表现为突发…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起始段为升主动脉,在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由主动脉弓凸侧从右向左发出3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1段,穿第6~1颈椎横突孔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