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难治性疾患,目前我国需治疗的成人患者在500万~750万之间,每年新发病率在7.5万~15万之间[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加之晚期因股骨头塌陷发生严重的髋骨性关节炎等,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杨本德  王恒  徐胜军 《光明中医》2023,(22):4337-4339+4378
项痹是中医骨伤科的常见筋骨病,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年轻患者占比不断上升,该患病群体以颈型颈椎病为主,是颈椎病的初发阶段,也是最佳治疗时期,若给予合理、系统的防治措施,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缺乏足够重视,多在症状明显时给予针对性治疗,短期疗效较好,长期效果欠佳,容易反复发作,缺少一套多层次、系统化的防治方案。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它将预防、治疗、防复发融为一体,即便是在当代也不失其先进性,此文通过查阅既往研究,结合临床中的诊治体会,基于“治未病”思想从中青年项痹的发病特点、辨证分型及临床诊治等方面探讨该病的系统防治策略,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侍煜景  钱卫东 《新中医》2019,51(10):320-322
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结合心力衰竭现代研究,探讨心力衰竭的防治策略。《成人慢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根据心衰的发生发展进程分为A、B、C、D四个阶段,笔者认为对应于之治未病理论,于A阶段可作未病先防,扶正固本;B阶段宜作已病防传,见微知著;C阶段宜作既病防变,防微杜渐;D阶段实为久病难治,治疗宜以延年益寿为主,以此指导临床,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成荣生 《光明中医》2008,23(7):1006-1007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包括血管性痴呆(VD)、阿尔茨海默病(AD)、混合性痴呆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退化性大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认知障碍,呆钝愚笨。属中医“呆证”、“痴证”、“善忘”、“郁症”、“痴呆”等范畴。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患病率逐渐增高,发病机理尚未搞清,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药物对老年痴呆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思想在先兆流产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并结合临床治疗先兆流产的未病先防的体会,来探讨防治先兆流产的诊疗规律,以拓宽防治先兆流产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7.
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骨科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究,学术内涵日益充实、完善,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推动作用;其关于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防治理念、方法和手段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WHO的一项全球  相似文献   

8.
沈桂根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10-1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年提高。1980年我国30万全龄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而2007-2008年全国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发现,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2]。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且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约120万人,每天初发糖尿病患者约3000人,糖尿病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刘振伟 《光明中医》2011,26(6):1224-1225
中风在我国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发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治疗不太理想,而中医有关中风的预防和其恢复期的治疗凸显优势,本文就以治未病浅谈有关中风的防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对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为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丹溪心法》中也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未病与高血压防治的关系。方法:从合理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以及预防动脉硬化5个方面阐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结果:我院从2010年7月起开展高血压病筛查、登记、管理、长期监测、随访及康复指导工作,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把关注点放在预防上面,这种治未病,对高血压病早期宣教和健康教育的方法,起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无病重防、欲病防作、既病防变、病瘥防复四方面探讨"治未病"思想在股骨头坏死防治中的应用。认为"治未病"思想对股骨头坏死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股骨头坏死发生和恶化的重要途径。从精神情志、饮食习惯、药物干预等方面进行调治,借助现代医学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中医养生保健,能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莹  马银虎 《西部中医药》2012,25(10):86-88
从中医眼科治未病思想的起源入手,指出治未病思想对于眼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方面阐述青光眼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干眼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眼是目前世界和我国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文章探讨了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干眼的防治,强调治疗干眼未病先防,从改善环境、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方面着手进行调治。对己出现干眼症状及眼表损害的应本着己病早治及既病防变的原则,强调内养外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谢伟  杨雨旸  武淑娟 《河北中医》2010,32(8):1242-12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我们从其发病特点、病情变化和预后特点入手,汲取传统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探讨制订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以期对本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防治思路,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现代医学认为,儿童亚健康如不及时干预,与成人相比,更易发展为疾病,如采取积极的防治,也更易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即未病先防(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既病防变(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本文试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对小儿亚健康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张恩欣 《新中医》2010,(6):122-122
<正>"治未病"始见于《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丰富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方法,预防为主是"治未病"的核心内容。肿瘤已成为常见病、疑难病,肿瘤的  相似文献   

18.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治未病"是《内经》、《难经》时代提出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完善,总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治未病就是以健康为核心,疾病未生时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疾病未发时见微知著以救其萌芽;疾病未传时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避免多脏受损,以致疾病趋于深笃;疾病未复时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  相似文献   

20.
彭涛 《光明中医》2012,27(8):1663-1664
“治未病”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在《素问·刺热论》篇提出:”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在《内经》提出预防疾病的思想基础上,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病脉证》篇中首先阐明了这一规律和防止传变的方法,如篇中云:“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等等.而唐代孙思邈则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在《千金要方》中强调:“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即逝之后.”他还提出医生和病人都要“安不忘危,预防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