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输血后肝炎     
由于输血(含血制品)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称为输血后肝炎(PTH),包括输血后乙型肝炎(HB—PTH)和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PTH)。 一、发病率 六十年代前输血后肝炎发生率高达50%左右,72年开始用免疫扩散法(ID)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筛选献血员后,使输血后肝炎发病率降至38%,改用反向被动血凝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股骨后髁偏距变化对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骨关节炎接受单侧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股骨后髁偏距,根据股骨后髁偏距变化情况分为A组(股骨后髁偏距不变或增加)与B组(股骨后髁偏距减小)。对两组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比较其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HSS)及膝关节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2组患者在前髁偏距变化、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后倾角、胫骨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A组患者在WOMAC评分、HSS评分和负重主动屈曲范围方面改善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股骨后髁偏距能够改善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的骨关节炎症状,并提升患者负重位主动屈曲范围,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肝细胞肝癌(HCC)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HCC患者。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ALP最佳临界值。分析ALP与HCC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H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ROC模型确定血清ALP截断点为120 U/L,ALP>120 U/L为高表达组(50例),ALP≤120 U/L为低表达组(58例)。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HCC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60.3%(35/58)、82.0%(41/50)。ALP高表达组HCC术后2年复发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LP>120 U/L和微血管浸润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ALP高表达组无瘤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血清ALP水平可有效预测HCC切除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合并黄斑劈裂(MF)的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后的MF的进展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行ICL植入术且术前合并MF的高度近视患者15例27只眼纳入本研究。术后随访观察2年,观察的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视网膜劈裂最厚处厚度(maxRT)、眼轴长度(AL)。采用配对t检验和Bonferroni矫正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平均AL(29.84±2.14) mm,术前等效屈光度(-17.12±2.95) D。术前、术后1年、2年UCVA(logMAR)分别为1.40±0.35、0.15±0.19、0.19±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6,P<0.01)。术前、术后1年、2年BCVA(logMAR)分别为0.25±0.16、0.09±0.10、0.09±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6,P<0.05)。术前、术后1年、2年CFT分别为(456±15)、(447±13)、(460±13)μm,差异...  相似文献   

5.
2002年~2005年我院共施行剖宫产术后再孕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共300例,其中204例是在我院进行的。1一般资料:(1)剖宫产距人流时间:剖宫产术后6个月内妊娠者30例,6月~12月内妊娠者22例,1年~2年者120例,2年~3年者100例,3年~5年者28例。(2)剖宫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切除术后及介入术后抗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和(或)介入术后的HBV相关HCC患者60例,患者无性别限制,年龄均>18周岁;其中接受术后Peg-IFN治疗的患者30例;术后未接受Peg-IFN治疗患者30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及5年的复发率、生存率。 结果 接受Peg-IFN治疗组1年、2年、3年及5年的生存率为93.33%(28/30)、83.33%(25/30)、60.00%(18/30)、50.00%(15/30);未接受Peg-IFN治疗组1年、2年、3年及5年的生存率为76.67%(23/30)、63.33%(19/30)、53.33%(16/30)、46.67%(14/30)。接受Peg-IFN治疗组1年、2年、3年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6.67%(2/30)、23.30%(7/30)、46.67%(14/30)、70.00%(21/30);未接受Peg-IFN治疗组1年、2年、3年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6.67%(8/30)、46.67%(14/30)、66.67%(20/30)、86.67%(26/30)。 结论 HBV相关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和(或)介入术后应用Peg-IFN可更好地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臂丛阻滞术后镇痛术是外周神经阻滞术后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Nerves Analgesia,PCNA)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有关硬膜外腔阻滞术后镇痛术(PCEA)和经静脉给药术后镇痛术(PCIA)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而对于臂丛阻滞术后镇痛鲜有报道.我科自2001年8月-2002年7月间开展臂丛阻滞术后镇痛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持续性枕后位(POPP)和持续性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国内有资料报导:持续性枕横位经积极处理后自然分娩率达90.5%;而枕后位剖宫产率为70.93%。笔者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324位枕后位孕妇作回顾性研究,发现经积极处理后持续性右枕后位(简称右枕后位)比持续性左枕后位(简称左枕后位)较容易转为枕前位并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两院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后Pilon骨折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采取后外侧手术入路治疗,30例)、研究组(采取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30例),比较临床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可显著提高后Pilon骨折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速度较快,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吴碧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02-1203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患者使用物理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活动(ROM)、目测类比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0例患者在ROM、VAS、Lysholm评分方面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活动度明显好转。结论:物理疗法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重建术不影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理想的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诊治的寒湿型LDH患者1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91例),研究中途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隔姜灸治疗,研究组行"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症状及体征[日本骨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腰椎活动度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1%)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时,两组VAS评分均较之前下降(P<0.05)、JOA评分均较之前提高(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强度、提物、站立、生活自理、行走、睡眠、坐位评分及ODI总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增加(P<0.05),且研究组上述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1例起针后轻微出血、对照组1例轻微皮肤瘙痒,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及严重应激表现。结论 "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型LDH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体征及腰椎功能,增加腰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患者均采取单侧入路进行PKP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健康宣教等常规处理,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服用补肾壮骨汤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4周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0.6%,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和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4周后对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PKP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99-102
目的 探讨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对腰椎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腰椎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疼痛评分(VAS)与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JOA)和功能障碍指数(ODI)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前明显下降,JOA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腰椎术后采用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22-124
目的 观察通络协定膏穴位外敷对腰突症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18年11月~2019年6月杭州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治疗,实验组接受通络协定膏穴位外敷结合推拿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周(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腰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腰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腰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协定膏穴位外敷能减轻腰突症患者腰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刀治疗,记录患者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残损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晕针、断针、术口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针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安月  段远芳  陈静霞 《中医学报》2020,35(5):1115-1119,1130
目的:探讨应用刺络拔罐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下背痛(lower back pain,LBP)对患者腰部屈伸活动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96例LBP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定患者腰椎功能状态,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机体功能状况;并测定两组腰部多裂肌表面肌电参数[时域指标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值及测量腰部不同方向的屈伸活动度。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39/48)(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AS、JOA、ODI评分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同期均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部多裂肌RMS值均显著上升(P<0.05),MF值则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多裂肌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而MF值显著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腰部屈伸(包括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但观察组腰部屈伸活动度增大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刺络拔罐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LBP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机体功能状态,增加腰部屈伸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联合疗法显著改善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肌肉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的联合式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指引的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疼痛变化以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2组腰痛评分标准(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病人实施联合式康复的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和疼痛程度,提高了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患者腰痛、腰椎功能以及腰部肌耐力的改善情况。 方法 筛选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8例,A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B组应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进行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指数)以及腰部肌耐力,所得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A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0.014)。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1.27±1.16)分]低于A组[(3.56±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5,P<0.001)。2组治疗后的ODI指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的ODI指数[(9.81±1.33)分]低于A组[(13.59±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1,P<0.001)。2组治疗后的静态、动态腰部肌耐力均强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的静态、动态腰部肌耐力[(84.18±13.05)s、(26.83±7.87)次]均强于A组[(67.45±15.62)s、(21.47±8.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5、3.179,均P<0.05)。 结论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腰部肌耐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76-79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采取PKP手术治疗,对照组行PVP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1年,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比术前小,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PKP与PVP术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疼痛,复位椎体,改善椎体功能障碍,在安全性方面,PKP术略优于PVP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补肾壮腰膏联合补肾祛瘀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因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补肾祛瘀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腰膏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JOA下腰痛评分、ODI评分及血清中炎性因子和疼痛相关介质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JOA下腰痛评分、ODI评分以及IL-1β、IL-6、IL-10、TNF-α炎性因子水平和PGE2、5-HT、BK、NPY疼痛介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结果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结果亦可见显著改善(均P<0.05)。 结论 补肾壮腰膏联合补肾祛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炎症反应和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