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海勤人员的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海勤人员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物理因子治疗及常规体能训练,观察组采取物理因子治疗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人员通过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并测定腹背肌耐力.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人员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人员的腹背肌耐力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人员腹背肌耐力提高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腹背肌耐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显著减轻海勤人员的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及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单节段退行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给予PRP多裂肌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1周、2周、4周和随访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多裂肌脂肪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低于该组治疗前(P<0.05).结论 PRP多裂肌注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苗苗  伯羽  卢山 《颈腰痛杂志》2021,42(5):696-699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腰痛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n=32)、B组(n=32)及C组(n=32),A组给予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B组给予口服抗炎药+独活寄生汤治疗,C组给予口服抗炎药+独活寄生汤+温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背肌功能指标[峰力矩(peak torque,PT)、腰背伸展状态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背屈/伸比(flexor/extensor,F/E)]水平及血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与 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水平,观察三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0.62%)显著优于A组(56.25%)和B组(71.88%)(P<0.05);C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ODI指数、PT、AP、F/E及5-HT与β-EP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B组除临床总有效率外,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型慢性腰痛,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反应,改善其腰椎功能及腰背肌功能,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肖清明  吴昔钧  尹恒  邱峰  李超  张贤 《中国骨伤》2020,33(10):928-932
目的:探讨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推拿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7例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其中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组(肌筋膜链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40~69(51.76±5.07)岁;病程(3.4±1.6)年。基于中医经络理论手法治疗组(中医经络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2~70(52.48±4.31)岁;病程(3.3±1.7)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腰痛程度,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及改良的Oswe 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腰部肌肉肌张力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肌筋膜链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与中医经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筋膜链组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较中医经络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痛Oswestry功能指数(ODI)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腰痛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法治疗军事训练伤致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00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予以中医耳穴埋豆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电脑中频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腰部活动度、疼痛程度、腰痛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1~4周后的前倾、后伸、侧弯活动度,以及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增加,且治疗1、2周后干预组腰部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1~4周后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干预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耳穴埋豆法治疗军事训练引起的NLBP,其疗效优于电脑中频疗法,且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悬吊技术对"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CNLBP患者1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悬吊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腰腿痛功能评分、腰部活动范围、腰背肌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腰腿痛功能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腰背肌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第1~4周,治疗组VAS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腰背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2~4周,治疗组腰腿痛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方案均是治疗CNLBP的有效方案,但针刺结合悬吊技术在改善疼痛、腰部功能、腰部活动范围、腰背肌力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周琪  田璐  张文婷 《颈腰痛杂志》2021,42(4):529-531
目的 观察个体化的自我管理练习和教育计划对慢性腰痛短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并康复的98例慢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最小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自我管理练习和教育计划.分别于3个月、6个月时随访评估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和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3个月、6个月时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运动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运动训练依从性与VAS评分、ODI指数和复发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个体化自我管理运动训练和健康教育可减少慢性腰痛患者短期复发率,改善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生物力学矫正联合脊柱区核心肌群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并接受下肢生物力学矫正治疗的3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配置生物力学矫形鞋垫,并进行常规理疗、手法治疗等,观察组患者联合脊柱区核心肌群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区核心肌群训练强化了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矫正的治疗效果,减轻腰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行核心稳定性运动(core stabilization exercises,CS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N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及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SE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腰部ODI指数,比较总腰椎前凸角(TLL)、腰骶角(LSA)、骶骨倾斜角(STA)、骨盆倾斜角(PT)等腰骶结构指标,以及恢复正常活动、腰痛消失时间,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SA、ST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TLL显著高于对照组,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正常活动、腰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能进一步提升常规药物及推拿治疗NLBP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腰部疼痛、腰椎功能以及腰骶部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5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观察组(59例)PLIF术中保留棘突并将腰背筋膜联合棘上、棘间韧带缝合,对照组(53例)腰背筋膜单纯断端缝合。比较2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 112例均获得(18.00±1.15)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6、18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JOA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术中将腰背筋膜缝合在棘上、棘间韧带上增加了脊柱后柱的稳定性,同时也使腰背筋膜有附着点,抗牵拉能力更强,明显缓解了腰椎屈伸活动所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CST)联合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对照组给予单纯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月、3月观察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分值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单用腰背肌CST与腰背肌CST联合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均有效果,均能降低VAS分值、ODI评分及增高JOA分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促进脊柱的稳定性,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联合治疗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中老年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8例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其中14例采用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组),14例采用经皮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治疗(非手术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电话、门诊随访,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比较,评估2种治疗方案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手术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和OD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近期疗效较好,相比经皮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roxomed Tergumed(PT)系统康复训练在椎间孔镜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9年2月~2020年6月我院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PT系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VAS的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进行侧多裂肌表面肌电图分析(surface EMG,sEMG).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多裂肌sEMG中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MG VALUES,IEMG)、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中位频率值(median frequency values,MF)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系统康复训练能提升椎间孔镜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功能障碍以及下肢运动异常,降低疼痛症状,提升多裂肌肌力以及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49-11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PVP组给予PVP治疗,手法复位配合PVP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残疾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40±0.90)、(23.60±3.70)显著低于PVP组的(3.10±0.60)、(29.80±2.90)(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8.10±1.30)mm显著高于PVP组的(23.40±2.00)mm(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伤椎Cobb角(19.20±2.80)°显著低于PVP组(23.90±2.30)°(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1%,低于PVP组的18.5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畸形,改善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训练。两组疗程均为8周,半年后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6个月后随访时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恢复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AVID脊柱系统训练在慢性腰痛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采用DAVID脊柱系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 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得分、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腰椎各方向肌群肌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RMDQ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ROM,以及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最大等长肌力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AVID脊柱系统训练在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腰椎ROM及腰背部肌群肌力,降低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突出型和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髓核组织CD68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8例LDH患者,其中突出型48例,脱垂游离型3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ODI指数以及腰腿疼痛VAS评分,术中摘除的髓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68阳性表达率,采用ELISA检测TNF-α、IL-1表达情况,并分析CD68阳性表达率与ODI指数、VAS评分、TNF-α水平、IL-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脱垂游离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高于突出组(P<0.05);脱垂游离组髓核组织CD68阳性表达率、TNF-α水平、IL-1水平显著高于突出组(P<0.05);LDH患者髓核组织CD68阳性表达率与TNF-α水平、IL-1水平、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脱垂游离型LDH的CD6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突出型LDH,且CD68阳性表达率与功能障碍、疼痛症状呈正相关,与炎性因子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卢华锋  任珊 《颈腰痛杂志》2021,42(5):672-67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后,予以热敏灸治疗的疗效增益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拟行PTED手术的LDH患者7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TED手术;研究组患者在PTED手术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时间为术后第2-15天).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2天、术后第15天(即研究组热敏灸结束时)、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5天和3个月时,两项指标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与术后第2天比较,研究组患者在第15天(热敏灸结束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得进一步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术后第15天和3个月时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2%,对照组为8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手术治疗LDH可取得较好疗效,术后联合热敏灸治疗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后腰痛的影响,评价唑来膦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PLIF治疗的6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组联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2组腰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各时间点2组腰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1、3、6和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ODI无明显差异;术后各时间点2组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PLIF后应用唑来膦酸,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中远期腰痛,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