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莉 《河北医学》2014,(6):1015-1018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内服方药的性能,探讨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高血压中医辨治求真》治疗高血压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通过对高血压的药物使用范围进行频数分析,从而推断出高频次的药物在用药频次、功效、气味、归经的主导趋势,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常用药以频次大小前12味药依次为蜈蚣、半夏、天麻、全蝎、牛膝、钩藤、白僵蚕、茯苓、石菖蒲、陈皮、桂枝、地龙、枳实。使用最多为解表、清热、化痰、活血、平肝药物。入肝经、胆经、脾胃经、肺、大肠经最多;药味多为苦、辛、甘咸,药性以温和寒、平为主。结论: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病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其用药规律是:辨证论治,寒热并用,重汗法,长解表祛寒,重麻黄、桂枝,从肺论治,药重辛味。常用药为蜈蚣、半夏、天麻、全蝎、牛膝、钩藤、白僵蚕、茯苓、石菖蒲、陈皮、桂枝、地龙、枳实、蝉蜕、胆南星、赤芍、麻黄、附子、牡蛎山茱萸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郭振球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郭振球教授2007年9月-2009年3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部分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药物频次统计分析及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分析方剂中的组方规律.结果 对纳入的4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1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郭振球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处方中药物有钩藤、天麻、菊花等150种,药物间核心组合模式多见天麻、菊花等药物与钩藤关联,挖掘演化得到14首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新处方.结论 数据挖掘法对于发现名老中医隐性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较好地体现了郭振球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即多以平肝息风、滋阴益肾、健脾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国医大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的处方,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所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筛选出治疗眩晕病的方剂,分析方剂的药物使用情况,总结核心药物、核心药对、组方规律,明确国医大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结果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天麻、茯苓、钩藤、菊花、丹参、泽泻、甘草、半夏、白芍、川芎。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对分别为:(1)钩藤-天麻(2)茯苓-天麻(3)白术-茯苓(4)茯苓-泽泻(5)菊花-钩藤(6)半夏-茯苓(7)菊花-天麻(8)甘草-茯苓(9)半夏-天麻(10)泽泻-天麻。通过熵聚类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结论国医大师治疗眩晕病多从肝风、痰湿、脾肾虚、血瘀等方面入手,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健脾和胃化痰,补气血填肾精,活血化瘀等法为主,注重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刘红旭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门诊治疗冠心病兼失眠的处方,通过筛选、收集病历建成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分析其治疗经验。结果最终共筛选出251首处方,得出高频药四气、五味、性味及归经、关联规则核心药对组合,及3首核心处方。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以本虚(气)、标实(痰、瘀)为基本病机,以补气、豁痰、活血,配安神为法,以"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安神定志汤"3首核心处方为主,并根据辨证随症加减,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收集冼绍祥教授自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治疗高血压头痛的门诊病案共197个,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冼绍祥教授治疗高血压头痛的临床特点及用药规律。冼绍祥教授认为本病多属阴虚阳亢、痰瘀互结证,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治则,治法主张平肝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选用的高频药物有茯苓、天麻、半夏、陈皮、钩藤;方药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等。新方组方思路总体亦以熄风化痰活血为法,佐以清热祛瘀、消食助补,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碍邪;核心组合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及若干新方。其用药在重视"痰"、"瘀"等标实之外,不忘兼顾其根本。  相似文献   

6.
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报道和研究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证对应规律。统计相关文献195篇,出现频数由高到低排在前6位的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并分别对应天麻钩藤饮合六味地黄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龙胆泻肝汤、杞菊地黄汤、二仙汤合肾气丸为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诊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3例,共3919诊次,收录患者基本信息,建立临床方剂数据库,对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及药物类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用药频次≥137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283例患者3919诊次共用药338味,累计用药频次29 618次,其中党参用药频数最多,其次为甘草、茯苓、半夏、白术、柴胡等;药味以甘味药最多;药性以平性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类别使用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系统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22类,涉及方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涉及药对天麻与川芎、木香与砂仁等。结论 沈敏鹤中医师主任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善用健脾疏肝之法,佐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解表化痰等法,临证用药常以甘、平配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97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天麻,其次是丹参、磁石、钩藤、地龙、水蛭等;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前5位分别是"丹参、天麻""磁石、天麻""水蛭、天麻""钩藤、天麻""天麻、地龙";基于系统熵聚类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得出药物核心组合8组(16个)和新处方6个。结论:张学文教授治疗中风病肝热血瘀证多用清肝化瘀、活血通络化痰之品。  相似文献   

9.
张静  郭新荣 《中医学报》2021,36(4):779-78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郭诚杰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处方资料193首,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93首中药处方共出现153味药物,用药总频数是2477次。核心单味药依次是香附、延胡索、当归、白芍、白术、柴胡等;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胃、肺、心、肾为主。香附、延胡索、当归关联系数最高;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4类。结论:数据挖据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地揭示郭诚杰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提供思路和组方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总结王彦刚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采集王彦刚教授2017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门诊病例数据,并建立医案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医案数据库进行中药统计、中药属性分析、互信息法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门诊处方169份,中药166味,高频药物有:黄芩(121次)、黄连(118次)、清半夏(114次)等;药味以苦、辛频次最高,药性以温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胃、肝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为主,绞股蓝-鸡骨草,板蓝根-鸡骨草,石膏-瓦楞子等为常用组合,聚类分析分为5类药物。结论王彦刚教授从"浊毒"治疗胃癌前病变,以辛开苦降、寒温并施为用药原则,针对形成浊毒的"湿""滞""痰""瘀""痈"等方面各个击破,同时善用温性药,调肺胃以理气机为主,重视"开窍"为其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血清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西药共同治疗,高血压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中药148味,累计使用频次977次,其中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共19味,累计使用频率达54.2%,将其视为高频药物,位于前10味的分别为甘草、钩藤、茯苓、白芍、白术、天麻、僵蚕、陈皮、党参、石菖蒲。药物多为甘平、苦温之品,多入脾经、肝经。聚类分析包括6类,涉及方剂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复杂网络分析中药排名前7的节点为钩藤,甘草,白术,白芍,天麻,石菖蒲,茯苓,药物联系强链接为钩藤-茯苓,白芍-甘草,钩藤-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多用甘平苦温归肝脾经之药,治以健脾平肝,息风止动,涉及处方有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邵征洋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邵征洋教授门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107首首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方药信息,对每首处方的最主要症状及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类别及性味频次进行频数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律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以探究深层次的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所有处方共总结出7大类抽动表现,出现频率最高的3种表现依次为:眨眼、咽部发声、抽鼻。使用频次≥14的中药共有28味,其中甘草用药频数为最。药物类别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温性药,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主要有甘草→桔梗、荆芥→薄荷、甘草→玄参、荆芥→防风4组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7组常用聚类方,包括芍药甘草汤、六味汤及经验药对等。结论 邵教授认为“外风引动内风”乃儿童抽动障碍最为常见之病机,“肝风内动”为最核心之病机,提出以“内外风同治”的治疗原则,同时兼顾健脾、祛痰、疏肝之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失眠与高血压病共病的疾病特点及中医药治疗思路,筛选核心用药规律与处方配伍。方法 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数据库中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失眠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将处方名称及组成药物录入Excel中,对药物的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使用R Studio(v4.2.2)进行层次聚类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提取处方74个,中药133味。使用频次前5的中药分别为酸枣仁、白芍、甘草、茯苓、首乌藤,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心经。层次聚类得到5类方药,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包括酸枣仁、龙骨、牡蛎、首乌藤、知母、白芍、天麻、钩藤。结论 失眠与高血压病共病病位以肝、心为主,病性以阳热多见,治疗注重滋阴养血、清心平肝。用药补、降、开三法并举,主予补缓,兼顾清降,不忘通调,共同和畅气血阴阳。处方以调肝为核心,养肝、平肝、清肝之法共用,肝之体用同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半夏9 g、白术15 g、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9 g、栀子9 g、黄芩9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益母草15 g、茯苓15 g、橘红9 g、生甘草6 g.随症加减,7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81.3%,好转率12.5%,总有效率93.8%.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眩晕有确切疗效,可作为临床有效方剂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FangNet平台,对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有效病案的处方资料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并通过分析处方药物的权重等级、药物共现性与互斥性、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以及药物聚类,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105首处方,涉及95味中药。处方用药以性温、味甘、入肝经的药物为主。挖掘得到17味主药,分别为黄芪、天麻、山茱萸、党参、杜仲、牛膝、川芎、远志、姜黄、石菖蒲、麦冬、白术、丹参、茯苓、钩藤、法半夏、女贞子。药物共现性分析结果得到牛膝-杜仲等12对药对,药物-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天麻-头晕等9组药物-症状关联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组合。分析结果提示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用药温和,以扶正补虚的药物为主,常以黄芪、党参大补元气,山茱萸、牛膝、杜仲等补益肝肾,同时兼顾痰瘀同治,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统计评价。结果:共计10篇随机对照试验88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总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1.17,95%CI[1.09,1.24],在证候改善方面合并效应量RR=1.38,95%CI[1.18,1.62],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未见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疗效和证候改善方面有显著作用,且较为安全,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和研究间异质性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挖掘师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盛丽先教授门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信息,共计248例,1020诊次,并将患儿就诊信息转化成有效数据表,对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其功效归类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前29味高频数药物采用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全部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筛选出2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1020诊次共用中药167种,累积用药12724次,其中最多者为甘草,其后依次为玉米须、白茅根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者为“寒”,药味使用频数最多者为“甘”,归经使用频数最多者为“肺”与“脾”,功效分类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清热药”。聚类分析将前29味高频药物分为6类,涉及四逆散、玉屏风散、二陈汤、六味地黄汤、小柴胡汤;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涉及方剂桔梗甘草汤、玉屏风散等;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所得核心方药。结论 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以过敏性紫殿以清热凉血为主,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喜用药物味甘、苦,性寒、平,药物归经为肺、脾经,常用药物为清热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GraphPad Prism 9.0和SPSS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库构建、中药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8首处方,涉及126味中药;频次≥30次的高频中药共25味,频次居前的药物有茯苓、三七、炙甘草、山药、白术、丹参、薏苡仁、泽泻等;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甘、辛、苦为主,药味以平、温为主,归经以归脾经、肺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山药-茯苓、白术-茯苓、丹参-三七、丹参-茯苓-三七、山药-三七-茯苓等,核心药物组合多为健脾益气、淡渗利水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使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频中药可聚为5类。【结论】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用药立足病因病机,坚持辨病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用药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