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位透视法辅助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将采用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PVP治疗的82例OVCF患者根据术中透视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正位透视辅助穿刺,41例)和B组(采用正、侧位透视辅助穿刺,4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失访,4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A组短(少)于B组(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及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透视方式辅助一次性弯角椎体穿刺装置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穿刺效果,但正位透视法能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患的放射线曝露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穿刺和徒手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23例接受PVP治疗的GenantⅢ型OVCF患者临床资料,机器人辅助穿刺PVP 12例(A组),徒手穿刺PVP 1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37.25±2.60)min,B组手术时间为(39.55±6.8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徒手穿刺PVP相比,机器人辅助穿刺PVP治疗GenantⅢ型OVCF准确性高、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骨水泥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骨填充网袋在胸腰段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4例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按治疗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骨填充网袋灌注骨水泥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24个月以上,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随访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填充网袋灌注骨水泥治疗椎体裂隙征OVCF,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较PKP手术的治疗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还可降低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水泥遥控推注装置在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运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OVCF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采用PV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手动推注骨水泥,观察组采用骨水泥遥控推注装置.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评价骨水泥弥散效果,术前、术后3d、6个月时分别拍摄X线片评估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并评价VA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者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k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患者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6个月时的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治疗OVCF时,采用骨水泥遥控推注装置注入骨水泥能降低术者辐射剂量,提升骨水泥弥散效果,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克氏针辅助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庐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辅助穿刺38例(实验组),传统方法穿刺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等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应用克氏针辅助穿刺,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X线透视次数少、减少骨水泥渗漏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19-02诊治的60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采用椎弓根外入路PVP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经椎弓根入路PVP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正位穿刺到达中线情况以及术后2d疼痛VAS评分。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5(3~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正位穿刺到达中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骨水泥分布不均,1例上位椎间盘骨水泥少量渗漏;对照组出现1例椎体后缘骨水泥少量渗漏,均无特殊不适。2组术后2d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PVP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是安全的、有效的,与经椎弓根入路相比,可减少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并且术中穿刺较易到达中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穿刺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