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霞  陶莉莉  张玉珍  曾诚  周英  李莉 《广东医学》2008,29(9):1571-157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常见中医证型和常见临床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临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分型,测定其内分泌指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PCOS肝经郁火证患者血清LH,PRL,T的水平均较痰湿证、肾虚证PCOS患者血清值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非肝经郁火证的PCOS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OS肾虚证患者的血清FSH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COS患者血清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痰湿证组PCOS患者的WHR>0.8、BMI>25kg/m2及ISI<0.021的频数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CO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H,PRL,T,FPG,多毛的F-G评分以及发病年龄与肝经郁火证关系密切。结论血清LH,PRL,T水平偏高,发病年龄偏低是肝经郁火证PCOS的重要特征,痰湿证P-COS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尿β2MG、血β2MG、尿mAlb)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4型,检测其尿β2MG、血β2MG、尿mAlb水平,分析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1)肝火亢盛证组与非肝火亢盛证组比较,尿β2MG、尿mAlb、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肝火亢盛证组与其余3组证型比较,尿β2MG、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临床相关性,尤其是尿β2MG、血β2MG在肝火亢盛证与其他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100例)和西药组(盐酸米诺环素配合安体舒通治疗,60例)两组,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6个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性激素LH、E2和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6个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LH、E2和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副作用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皮损情况,且近期疗效跟西药治疗相似,但远期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活络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虚血瘀证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78例PCOS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络方口服,对照组给予达英-35口服,共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和性激素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以及卵巢体积、卵泡数目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7.5%、7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LH、LH/FSH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卵巢体积均显著缩小、卵泡数目降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络方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疗效优于达英-35,该方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LH,调整内分泌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章小娟  赵锐  陈阳  王菁  孙曌  夏小焱  周璟  赵星 《广西医学》2022,(12):1352-1355+1383
目的 观察针灸调周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肾虚肝郁型DO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周期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调周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FSH/LH比值、雌二醇]水平、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计数(AFC)。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FSH和LH水平、FSH/LH比值均下降,血清雌二醇和AMH水平、AFC均升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灸调周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内窦卵泡发育,提高患者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常见中医证型和常见临床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临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分型,测定其内分泌指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PCOS肝经郁火证患者血清LH,PRL及 T的水平均较痰湿证、肾虚证PCOS患者血清值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非肝经郁火证的PCO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肾虚证患者的血清FSH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COS患者血清值,组间比较其差异显著(P<0.05);痰湿证组PCOS患者的WHR大于0.8、 BMI大于25 kg∕m2及ISI低于0.021的频数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CO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H,PRL,T,FPG值,多毛的F-G评分以及发病年龄(均为计量资料)与肝经郁火证关系密切。结论 血清LH,PRL,T水平偏高,发病年龄偏低是肝经郁火证PCOS的重要特征,痰湿证PCOS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度相关。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证型 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分析补肾活血方对PCOS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及抑制素(INH)-激活素(ACT)-卵泡抑素(FS)系统的影响。方法:纳入61例PCOS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中药组31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颗粒口服,西药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多毛、痤疮的改善情况,检测患者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睾酮(T)、抗苗勒氏管激素(AMH)、INH、ACT、FS水平及B超下测定患者的卵巢体积(OV)、窦卵泡计数(AFC)。结果:①治疗后,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87%,西药组为76.67%,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多毛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痤疮情况均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T水平及LH/FSH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且西药组患者的T水平低于中药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MH、INH、F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ACT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中药组患者的INH水平低于西药组、ACT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⑤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V均明显减小(P0.01)、AFC明显减少(P0.05,P0.01),但组间OV、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通过下调性激素水平调节HPO轴功能;通过降低AMH、INH、FS水平及升高ACT水平,改善卵巢局部环境,促进卵泡生长发育;通过缩小OV、减少AFC,恢复卵巢形态和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8.
痛经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经的中医分型与女性激素的关系,通过性激素这个客观的指标来判定中医的辨证分型。方法:共观察病例212例,共剔除32例,按照中医辩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气血虚弱型、肝肾虚亏型,分别比较各组间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_2)、孕酮(P)的水平有无差异。结果:在月经的1~7 d内测定FSH、LH、PRL、E_2、P值,结果表明,LH、PRL、P在6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肝肾虚亏型的FSH与其它5型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而其他5型之间的FSH均无统计学差异。气滞血瘀型的E_2与其它5型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而其他5型之间的E_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气滞血瘀型的E_2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4型.肝肾虚亏型的FSH明显高于其他4型,说明E_2的水平与气滞血瘀型有关,FSH的水平与肝肾虚亏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龟鹿二仙汤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对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POF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龟鹿二仙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常规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龟鹿二仙汤联合西药常规激素治疗能够缓解肾虚血瘀型POF患者临床症状,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积散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治疗后1年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T、LH、FSH水平,Th1细胞水平及Th1/Th2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46.67%(21/45),高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积散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59-62+65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实施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 年7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180 例PCOS 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后者另给予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评价安全性,随访6 个月并统计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而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子宫内膜厚度(ET)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西药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相近(P>0.05);中西药组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PCOS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能够减轻症状,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排卵,还可提升自然妊娠 率,且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类与性激素及胰岛素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利用中医四诊分类,观察治疗前后卵泡早期血清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以及雄烯二酮(A)。结果将就诊的100例PCOS患者中,脾虚痰湿证47.73%,肾虚肝郁证31.82%,肾虚血瘀证11.36%,痰瘀互结证9.09%。LH、FSH水平、LH/FSH比值以及E2、P水平各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血瘀组T水平与脾虚痰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肝郁组与其他证型相比,PRL水平显著升高(P〈0.05);脾虚痰湿组胰岛素、HOMA-IR水平较肾虚肝郁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PCOS肾阴虚与T水平升高有相关性;痰湿阻滞与PCOS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输卵管阻塞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别及两者间中医证型分布有无不同。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93例PCOS和89例输卵管阻塞女性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测评。中医辨证两组间按肾阴虚、肾阳虚、痰湿、血瘀不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SCL-90其他项目因子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显著,但PCOS患者强迫因子分高于输卵管阻塞患者,出现轻度强迫症状的比例较输卵管阻塞患者为多,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抑郁因子分则输卵管阻塞患者显著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01),HAMD检测提示输卵管阻塞患者出现严重抑郁者多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05)。而中医证型分布中PCOS肾阴虚证及血瘀证较多见;具体分型以肾阴虚兼痰瘀证和肾阴虚兼血瘀证多于输卵管阻塞患者组。结论:PCOS与输卵管阻塞患者心理障碍各具特点,具有生殖内分泌异常的PCOS患者心理障碍异于输卵管阻塞患者,以强迫症状多见,而中医辨证肾阴虚证及血瘀证较多。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组方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治疗组30例,采用补肾活血化痰法中药治疗;中西药治疗组30例,采用补肾活血化痰法中药+西药(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Leptin浓度以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三组LH、LH/FSH、T、Lepti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对以上四组数值的影响并无明显优势(P〉0.05),而中西医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虽然LH、LH/FSH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西医治疗组T、Leptin水平比西药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中药联合达英-35、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PCOS患者的血清Leptin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与血清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水平关系,研究其相关性。方法91例PCOS患者分为肾虚组(30例)、痰湿阻滞组(20例)、血瘀组(18例)及肝郁气滞组(23例)。同时设25例正常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葡萄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T、LH、LH/FSH:肾虚及肝郁气滞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2)E2:各证型均低于对照组(P〈0.01);(3)P:各证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PRL:肝郁气滞组和血瘀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5)FINS、HOMA-IR:痰湿阻滞组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各证型PCOS上述指标存在差异,可作为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黄汤对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二甲双胍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黄汤颗粒并随症加减口服,进行3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加用中药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月经周期恢复、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加用三黄汤加减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论临床特点还是实验室指标,都有别于一般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研究表明痰湿因素与其存在明显相关性,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在"肾虚痰瘀"基础上探究其相兼证型。其治疗要点集中在与肥胖相关的痰湿的形成机制及以肾为主导的生殖轴功能的恢复上。遵循"补肾化痰,治痰循源,随证加减"的原则,从患者身体治疗及心理调节上综合施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脾肾阳虚型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能显著提高脾肾阳虚型DPN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证素辨证学,选择肾虚、肾虚+痰湿、肾虚+瘀血、肾虚+气滞PMOP患者各30例,检测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泌乳素(PRL)、睾酮(T)。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采用Person直线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证素积分和性激素六项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虚与Pro、FSH、T呈负相关性,与LH、E_2呈正相关性;肾虚+气滞与FSH、E_2呈负相关性,与LH、Pro、T呈正相关性;肾虚+痰湿与Pro、FSH、T呈负相关性,与LH、E_2呈正相关性;肾虚+血瘀与E2呈负相关性,与LH、Pro、FSH、T呈正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OP证素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