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胶原酶单独注射和与髓核切吸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4组分别按腰椎间盘出、外注射胶原酶法及分别将腰椎间盘出、外注射胶原酶与髓核切吸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及93%,高于单独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88%)。结论:胶原酶溶解髓核与切吸髓核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地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与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CT/MRI检查证实,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病变椎间盘切吸术后,采用盘外溶核法将1200U胶原酶溶于4ml生理盐水中,注射到相应椎间盘平面的硬膜外前间隙。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缓解率和有无并发症。结果:32例髓核切吸与盘外溶核术联合应用均一次成功,有效率达9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髓核切吸与盘外溶核术双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地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同时溶解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更有效地解除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胶原酶溶解术以及两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1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适应证分别选择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胶原酶溶解术以及联合治疗,按手术方法分3组(即切吸组A组,溶解组B组,联合组C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盘切吸组总有效率87.7%(50/57),胶原酶溶解组总有效率85.4%(35/41),联合组总有效率92.3%(23/2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胶原酶及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单独胶原酶盘外注射、以及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术后电话随访6-12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良率可达91.11%;胶原酶单独应用组其治疗优良率达73.33%。结论臭氧盘内髓核消融术结合盘外胶原酶注射溶解术,可相互弥补技术不足之处,发挥各自优点,是提高疗效、拓展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适应症范围的有效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并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相比较.方法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并与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45例患者进行比较,按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吸出髓核重量.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切吸组优良率80%,刨削组优良率9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吸组髓核重量为(2.5±0.7)g,刨削组(3.2±0.4)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与刨削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但刨削术去除髓核更多,近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臭氧加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76例)经皮穿刺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臭氧加胶原酶,Ⅱ组(74例)在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术后7、30 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 治疗后7 d Ⅰ、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65/76)、67.6%(50/74),30 d的有效率分别为93.4%(71/76)、91.9%(68/74).两组治疗后7 d时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d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注射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胶原酶,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胶原酶髓核溶解联合经皮髓核切吸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22例,采用经皮髓核切吸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随访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得到了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优良率88%。结论联合采用胶原酶髓核溶解和经皮髓核切吸术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传统介入治疗禁忌的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注射溶解术,随访3-24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技术成功率100%;其中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扩大了介入治疗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9.
臭氧能通过氧化蛋白多糖发挥降低髓核渗透压、减轻炎症反应及镇痛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其与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神经根周围注射类固醇术、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等对比,发现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臭氧注射与胶原酶或离子射频联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正确评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就经皮穿刺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后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探讨其治疗的方法选择及能否扩大介入治疗适应症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椎间盘切吸术、单纯胶原酶溶解术和椎间盘切吸术加胶原酶溶解术的长期随访资料共计212例并分成3组,评价各组的总体疗效情况,对各组疗效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椎间盘切吸加溶核组内特殊病例(老年患者、手术后患者及椎间盘钙化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切吸组与溶核组远期疗效、疗效优良率均相近,且低于切吸加溶核组;切吸加溶核对于不同特殊病例的疗效相近。结论切吸术联合溶核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远期疗效令人满意,并且突破了外科手术后复发者和椎间盘突出合并钙化者为介入手术禁忌证的限制,可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臂X光机影像引导下,介入法穿刺腰椎侧隐窝,行腰椎脊髓麻醉实验后,探讨侧隐窝局部注射胶原酶(胶原蛋白水解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左侧46例,右侧36例,双侧4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45例,L5~S1椎间盘突出39例,L4~5、L5~S1双椎间盘突出2例,均经患侧小关节内侧缘穿刺进入硬膜外侧隐窝,先行硬膜外造影证实,再行腰椎脊髓麻醉实验呈阴性后,局部缓慢注入胶原酶1200 U(2 ml)。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溶盘后症状、体征在2周内明显改善,2周及1年优良率分别为80.2%和88.5%,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6.2%。结论介入法腰椎硬膜外侧隐窝穿刺造影及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安全可靠,定点准确而个体化,操作简单而损伤小,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骞 《医学综述》2012,(22):3912-3913
目的分析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行硬膜外封闭,对照组除未进行硬膜外封闭外,其他治疗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54例患者均经定期随访或随诊,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两组病例早期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掌握好适应证,将胶原酶和硬膜外封闭结合使用,可使其缺点消除,优点互补,取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通过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L5-S1)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简称后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0例经CT检查,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后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57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5%,18例3个月后经CT复查有17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4.4%。【结论】CT引导注射胶原酶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配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L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腰椎间盘胶原酶溶核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治疗。治疗后1、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组VA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配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胶原酶溶核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对32例病人进行了随访。其中15例将胶原酶400~600U注入病变椎间盘内(盘内注射法);17例将胶原酶600~1200U注入病变椎间盘的椎间孔附近的硬膜外间隙(盘外注射法)。3年随访结果为:优17例、良2例、可6例、劣7例(其中4例又做开放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优良率59.4%,有效率78.1%,再手术率为12.5%,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PLDD)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术后6个月时采用VAS和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时优良率为93.7%(75/80例).结论 经皮激光盘内减压术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轻度滑脱的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轻度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椎体轻度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在C型臂引导下,经小关节内侧缘或椎间孔安全三角区行突出物内、外胶原酶注射.结果 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过6个月~5年的观察,优3例良6例差2例.结论 椎体轻度滑脱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