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的机制.方法 替米沙坦及不同浓度葡萄糖(5、30 mmol/L)分别作用于培养的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0、12、24、36、48 h,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收集培养24 h的内皮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 在高糖处理的细胞条件培养上清中MDA含量升高[干预前:(1 2±0 06)mmol/mL vs干预后:(1 6±0 1)mmol/mL, P<0 05],而SOD活性降低[干预前:(22 9±1 4 )nU/mL vs干预后:(19 4±1 0)nU/mL, P<0 05],同时细胞PPAR-γ蛋白表达量降低(P<0 05);而替米沙坦(1×10-6 mol/L)减轻上述不良变化,降低内皮细胞MDA 含量、增强SOD[MDA:(1 4±0 1)mmol/mL,SOD:(20 7±0 3)nU/mL],以及促进PPAR-γ蛋白质含量增加(P<0 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高糖状态下细胞氧化平衡,促进PPAR-γ蛋白分泌,提示替米沙坦对高糖状态下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皮细胞氧化平衡和激动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的机制。方法替米沙坦及不同浓度葡萄糖(5、30 mmol/L)分别作用于培养的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0、12、24、36、48 h,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收集培养24 h 的内皮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在高糖处理的细胞条件培养上清中 MDA 含量升高[干预前:(1.2±0.06)mmol/mL vs 干预后:(1.6±0.1)mmol/mL,P<0.05],而 SOD活性降低[干预前:(22.9±1.4)nU/mL vs 干预后:(19.4±1.0)nU/mL,P<0.05],同时细胞 PPAR-γ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替米沙坦(1×10~(-6)mol/L)减轻上述不良变化,降低内皮细胞 MDA 含量、增强 SOD[MDA:(1.4±0.1)mmol/mL,SOD:(20.7±0.3)nU/mL],以及促进 PPAR-γ蛋白质含量增加(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活...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内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参与脂质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PPARα激动剂可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等患者的血脂异常,但传统的 PPARα激动剂存在剂量依赖的药物不良反应,且缺乏组织特异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新一代高选择性PPARα激动剂正在研发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高糖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活是否为蛋白激酶C依赖途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22 mmol/L葡萄糖及PMA、GF109203X(蛋白激酶C特异抑制剂)、SB203580(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特异抑制剂)培养72 h。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高糖及PMA使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量与mRNA水平明显升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高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72 h后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量、mRNA水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由0.189±0.0103、0.313±0.0153和5.15%上升至0.605±0.0407、0.447±0.0252和16.8%(P<0.05)。SB203580和GF109203X预处理后使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的表达量与mRNA水平明显下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在高糖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起促进作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可能为蛋白激酶C依赖途径。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特异阻断剂对高糖损伤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α-亚麻酸(ALA)对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第24代HUVECs,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HG组)及HG+ALA(ALA浓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μmol/L)组。各组细胞于不同培养环境中培养72h后收集标本,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评估内皮功能,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较低浓度(10、50、100μmol/L)的ALA组中,细胞存活率和合成NO浓度均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MDA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尤以50μmol/L时为著。当ALA浓度增至2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和合成NO浓度反而低于高糖组,MDA浓度和细胞凋亡率也较高糖组进一步增加。结论ALA对高糖环境下培养的内皮细胞有着双重效应,既有保护作用也有细胞毒效应,与其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1)正常组(N组);2)高糖高脂组(H组);3)高糖高脂 PPARα特异性激动剂匹尼尼酸(Wy14643)组(S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α蛋白的表达。结果H组凋亡细胞较N组增多[(71.34±0.01)%vs(2.50±0.01)%,P<0.01];H组PPARα蛋白表达下降(0.08±0.02),与N组(0.12±0.02)比较,P<0.01;PPARα激活剂匹尼尼酸可抑制高糖高脂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伴有培养液中PPARα蛋白的表达增高(0.16±0.0119vs0.08±0.02,P<0.01)。结论胞核PPARα的表达增高可抑制高糖高脂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可能参与机体对高糖高脂血症的自我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1)正常组(N组);2)高糖高脂组(H组);3)高糖高脂 PPARα特异性激动剂匹尼尼酸(Wy14643)组(S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α蛋白的表达.结果 H组凋亡细胞较N组增多[(71.34±0.01)% vs (2.50±0.01)%,P<0.01];H组PPARα蛋白表达下降(0.08±0.02),与N组(0.12±0.02)比较,P<0.01;PPARα激活剂匹尼尼酸可抑制高糖高脂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伴有培养液中 PPARα蛋白的表达增高(0.16±0.0119 vs 0.08±0.02,P<0.01).结论 胞核PPARα的表达增高可抑制高糖高脂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可能参与机体对高糖高脂血症的自我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居各种疾病之首.自Ross等[1]提出"损伤-反应学说"后,目前普遍认同AS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各种危险因子如病毒、机械损伤、免疫复合物等的损伤,而使血管局部产生一种过度的慢性炎性增生反应.炎症反应贯穿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既往的研究证实[1]在斑块中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高表达,提示PPARs与AS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 是体内一种亚细胞结构,其功能包括清除分子氧和氢过氧化物,并与糖脂、胆固醇、胆酸的合成及脂肪酸氧化有关.一系列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以刺激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称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PP),Issemann等[2]首次报道PP可激活一种受体,从而介导一系列与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有关的基因开放,而缺乏该受体的小鼠则不表现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这些受体因而得名为PPARs.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它参与脂肪细胞的生成、分化、脂质代谢的调节,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 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它参与脂肪细胞的生成、分化、脂 质代谢的调节,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对照组、空病毒Ad组、d-PGC-1α感染组、PGC-1αsiRNA转染组,分别将四组细胞置于正常糖及高糖环境中进行培养。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处理标本,以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ROS浓度。结果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组(P〈0.01);与对照组及空病毒Ad组比较,d-PGC-1α感染组ROS浓度明显降低,PGC-1αsiRNA转染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过度表达PGC-1α蛋白后,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内PGC-1α蛋白表达,则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提示PGC-1α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脂质的沉积似乎是本病主要的原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核受体家族的三个成员之一.是脂肪酸水平变化的传感器,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平衡包括在多种组织中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称PPARα可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PPARα在代谢活跃的肝脏中所参与的调节,就PPAR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之间的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一类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存在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PPARα对脂肪酸氧化(FAO)酶的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促进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活化和代谢;PPARγ调控参与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多个基因的转录,并调节胰岛素介导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至于PPARβ/δ的功能,目前尚不十分清楚。PPARα的配体包括白三烯B4、贝特类降脂药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及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 PGJ2)是PPARγ的合成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体外模拟高血糖记忆的研究对象,观察蛋白激酶C(PKC)β_2、活性氧(ROS)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mRNA的影响,并探讨PKCβ_2、ROS在其中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HUVECs分为以下5组:正常糖(NG,5 mmol/L D-葡萄糖×3周)组、高糖(HG,25 mmol/L D.葡萄糖×3周)组、记忆(M,25 mmol/L D-葡萄糖×2周+5 mmol/L D.葡萄糖×1周)组、记忆PKCβ_2转染[MB,25 mmol/LD-葡萄糖×2周+5 mmol/L D-葡萄糖×l周+PKCβ_2重组腺病毒(Ad5-PKCβ_2)]组、记忆+α-硫辛酸(MA,25 mmol/L D-葡萄糖×2周+5 mmol/L D-葡萄糖×1周+62.5μmol/Lα-硫辛酸)组.以RT-PCR法检测VEGF、VCAM-1 mRNA表达水平,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测定ROS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PKCβ_2蛋白的表达和转位.结果(1)HG组和M组VEGF、VCAM-1 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NG组的1.76倍、1.35倍和1.69倍、1.43倍(P值均<0.05).(2)HG组和M组ROS水平分别较NG组升高了86%、80%(P值均<0.05);MA组ROS水平较M组下降了38%,同时MA组VEGF、VCAM-1 mRNA表达亦较M组显著下调,分别为M组的67%、78% (P值均<0.05).(3)HG组和M组PKCβ_2:核转位激活,定量分析显示,胞质/胞核荧光强度比值均较NG组下降,分别为NG组的70%、74% (P值均<0.05);MB组PKCβ_2核转位较M组更为明显,胞质/胞核荧光强度比值为M组的77%,同时MB组VEGF、VCAM-1 mRNA表达亦较M组进一步上调,分别为M组的1.29倍、1.18倍(P值均<0.05).(4)MA组PKCβ_2:核转位较M组减少,胞质/胞核荧光强度比值为M组的1.18倍;而MB组ROS水平较M组上调了25% (P值均<0.05).结论 HUVECs存在高糖记忆效应,PKCβ_2-ROS交互环可能介导了这个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激动剂具有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因此,发现和优化PPARs单一或双重激动剂将成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向。该文就PPARα和PPARγ及其双激动剂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药物临床研究情况进行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m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mR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22例患者HCC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PARα mRNA表达变化.结果 79.4%(17/22)HCC组织PPARα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HCC组织中PPARα mRNA表达下调,这种变化可影响肝细胞的脂质代谢过程,与HCC的发展可能有关,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一种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PARδ-87T/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代谢关系.方法 检测大连地区汉族人194例T2DM患者(按WHO 1999年推荐标准)和血糖正常(NFG)对照组127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PPARδ基因启动子-87T/C多态性.结果 ①T2DM组、NFG组基因型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2,P=0.994);②亚组分析,T2DM组肥胖者CC基因型频率有增高的趋势(χ2=5.627,P=0.060),而NFG组没有类似情况(χ2=0.583,P=0.747);③T2DM组及NFG组中脂代谢与各基因型频率均无差异(χ2=1.558及4.535,P=0.459及0.104);④定量分析显示:T2DM组各基因型间胰岛素抵抗指数无差异(F=1.027,P=0.360);而NFG组各基因型间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差异(F=4.052,P=0.020);T2DM组合并肥胖的人群各基因型之间BMI有统计学差异(F=5.210,P=0.006);各基因型的血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δ-87T/C多态性与大连地区T2DM的肥胖发生有关,并与血糖正常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放置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和高糖浓度(高糖组)培养液中。用含有编码PGC-1α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及空壳载体分别感染上述两组细胞,采用Southern印记法以细胞色素b DNA为探针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下降;通过质粒转染过度表达PGC-1α导致细胞总DNA中细胞色素b DNA升高,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结论内皮细胞中过量表达的PGC-1α可以显著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这一作用在高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越鞠丸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大鼠PPARα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越鞠丸能增强NAFLD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心肌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目前认为能量代谢紊乱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是一种配体活化型转录因子 ,其主要的生理作用为调节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在糖尿病个体的心肌细胞中 ,PPAR α表达水平上调 ,由此引起心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 ,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及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