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内毒素休克多脏器损伤。其损伤作用并非直接由菌壁脂多糖(内毒素.LPS)引起,而是通过Lps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后者介导Lps对脏器的损伤,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内毒素休克多脏器损伤。其损伤作用并非直接由菌壁脂多糖(内毒素.LPS)引起,而是通过Lps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后者介导Lps对脏器的损伤,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俞晓峰  黄策 《现代免疫学》1996,16(3):190-192
细菌内毒素(LPS)是引起革兰氏阴性菌(GNB)败血症休克的重要始动因素,LPS通过与宿主体内相应受体结合,诱导效应细胞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和IL-6等。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表明,LPS攻击动物或GNB感染患者的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均可明显增加,且与预后的关系密切。因此,针对LPS致病过程特点以及细胞因子在GNB败血症休克中的作用,寻找有效降低败血症休克病死率的方法已成为当今抗感染免疫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猕猴实验性内毒素休克早期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PS(脂多糖 )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虽不直接引起组织损伤 ,但可通过刺激某些内源性炎症介质 ,特别是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介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如血压过低、发热、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 ,最终导致死亡。炎性因子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炎症早期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规律 ,对临床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也可指导相应细胞因子拮抗剂及抗炎性细胞因子应用于临床。以往的内毒素休克研究多用鼠、兔为模型 ,以猴为模型的报道很少。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射LPS制成猕猴内毒素休克模型 ,猕…  相似文献   

5.
钨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钨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实验表明,用钨预处理的大鼠能明显减轻内毒素休克时血压、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及PMN%的下降;增加动物生存率。与内毒素组比较,血浆MDA、SGPT、肝MDA与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均显著降低,肝钨/钼值增大(P<0.05或0.01);光镜亦示肝病变轻微。以上结果提示:钨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钨抑制XO,使氧自由基产生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性休克(ES)的低血压及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和MDA/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使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8mg/kgiv)复制的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μg/kgiv)、单独注入CCK-8(40μg/kg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血压的改变,应用光镜观察给药后30min、2h、6h各组脾脏和肺脏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h各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检测6h各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NOS和MDA/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CCK-8可逆转LPS引起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光、电镜结果显示LPS致肺脏和脾脏中出现炎细胞浸润、凋亡和坏死等征象,CCK-8可减轻LPS引起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损伤.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含量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2.6倍、1.5倍和2.1倍,NOS活性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3.5倍、1.2倍和1.9倍;CCK-8抑制LPS诱导的这种NO含量和NOS活性的增加.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余组;CCK-8+LPS组MDA含量和SOD活力接近对照组.讨论LPS致大鼠血清、脾脏和肺脏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及NO过量生成可能是ES时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SOD/MDA活性和含量是反映氧化损伤的重要指标,NO过量生成进而形成毒性更强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可能是导致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CCK-8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脏器损伤.结论这些发现提示CCK-8减轻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O的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经煮沸灭活及反复冻融的大肠杆菌O_(111)B_4混悬液8×10~(10)/ml,静注复制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比较给白藜芦醇甙予先处理后再形成的内毒素休克大鼠与休克对照组。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甙改善了内毒素休克大鼠的血压下降和血中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各时点脉压差的降低明显大于休克对照组,表明心血管功能的代偿能力有所改善。对用白藜芦醇甙后如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改变,血浆中溶酶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减少和血细胞比积不升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诱生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革兰阴性菌感染是通过其菌壁脂多糖(LPS,内毒素0成分而起作用。LPS可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后者介导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引起相应病理变化,并可导致内毒素性休克。细胞因子还能通过调节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参与机体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内毒素休克时自由基对肝脏细胞和亚细胞器的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氧衍生的自由基在内毒素休克时对肝脏细胞和亚细胞的损伤作用。给大鼠静注内毒素(3mg/kg体重)0.5小时后,尽管肝组织MDA没有明显升高(P>0.05),但线粒体和溶酶体悬液中MDA以及肝组织、线粒体、溶酶体SOD较对照已明显升高(P<0.05)。休克后2小时,肝组织、线粒体、溶酶体MDA均显著升高(P<0.01~0.001),以后升高更甚(P<0.001)。线粒体、溶酶体SOD在休克后2小时明显下降(P<0.05),休克后4小时肝组织和亚细胞器SOD均明显受抑(P<0.01~0.001)。血浆,溶血液MDA、SOD和溶酶体酶在休克后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氧衍生的自由基在内毒素休克时引起肝细胞和线粒体、溶酶体等亚细胞器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而亚细胞器的损伤似乎早于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常肠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内毒素增敏系统的作用,探讨正常淋巴液干预内毒素休克小鼠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BALC/c雄性小鼠18只采用常规方法引流正常肠淋巴液,另外18只分为假休克组(SS组)、内毒素休克模型组(ES组)和肠淋巴液干预组(NML+ES组),每组6只。后两组应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5mg/Kg)方法复制小鼠ES模型;60min后,NML+ES组小鼠经股动脉注射正常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6h后摘取各组小鼠的肝、心肌和肺组织,制备组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CD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ES组肺、肝、心肌匀浆的LBP、CD14、TNF-α、IL-6含量均显著高于SS组(P0.05);NML+ES组肺组织LBP和TNF-α、肝组织TNF-α和IL-6以及心肌组织LBP、CD14、TNF-α、IL-6含量均较ES组明显降低(P0.05),但肝组织CD14及TNF-α、心肌组织CD14仍高于SS组。结论:正常肠淋巴液可降低内毒素休克小鼠肺、心肌组织内毒素增敏系统的LBP、CD14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犬肠源性内毒素与失血性休克时的多器官结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犬(n=10)不作预先处理而只将休克时间从2h延长至5h,结果不仅是肺,而且心、肝、肠、肾等均出现超微结构受损。主要表现为实质细胞肿胀,空泡样变性及细胞脱离,后者如肝细胞的联接解离和微绒毛消失;各类细胞的细胞器均有不同程度破坏,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破裂,内质网扩张及脱颗粒现象;此外,还有心肌肌原纤维变细或溶解,肺和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联接裂开等。同时,血中肠源性内毒素含量休克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XNJ组,每组各6只。采用耳缘静脉注射LPS复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分别进行治疗,于治疗后0、1、2、3h观察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存活率,并取血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TNF-α及IL-10的含量。结果:LPS组平均动脉压在0h后迅速下降,心率明显加快,2h后又迅速减慢;PLS+XNJ组平均动脉压在0h后平缓下降,心率先加快后平缓减慢。LPS组存活率为0,PLS+XNJ组存活率为100%。TNF-α的变化:LPS组TNF-α0h开始增高,3h达到顶峰;LPS+XNJ组TNF-α在0h达到顶峰,1h明显下降,3h降至最低。IL-10的变化:LPS组IL-10在3h达到顶峰,PLS+XNJ组在2h达到顶峰,3h开始下降。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治疗内毒素休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微循环显微也视录象技术,研究内毒素休克大鼠在休克不同时期肠系膜微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A)反应性的变化。发现局部滴用由低至高浓度NA使微血管口径呈剂量依赖性缩小,对照组在相当于休克相应时间三次观察收缩反应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而休克早期微血管对NA的缩血管反应明显,晚期收缩反应减弱(均P<0.01);同时,休克早期浓度—反应曲线右移,EC_(50)减小,反应阈值降低;休克晚期浓度—反应曲线左移,EC_(50)增大,反应阈值增高;但对照组三次观察无明显变化。提示内毒素休克早期微血管对NA的反应性增高,晚期反应性降低,一、二级细动脉的变化尤为显著。可能是休克早期的代偿与晚期的失代偿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诱生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兰阴性菌感染是通过其菌壁脂多糖(LPS、内毒素)成分而起作用。LPS可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后者介导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引起相应病理变化,并可导致内毒素性休克。细胞因子还能通过调节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参与机体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是否作为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参与内毒素休克发病机制。结果:血浆以及主动脉CO和一氧化氮(NO)水平在内毒素休克时均显著增高,使用血红素氧合酶抑制剂锌原卟咻和恰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均可显著减轻内毒素休克中的血压下降和代谢性酸中毒程度,但是锌原卟咻仅能显著抑制血浆以及主动脉CO水平的增高,但对NO2/NO3水平无显著影响;而使用地塞米松则可显著抑制血浆以及主动脉NO2/N  相似文献   

17.
正常及内毒素休克时胆囊收缩素的肺内清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125I标记8肽的胆囊收缩素(CCK-8)和^51Cr标记兔红细胞一次通过肺循环的方法,研究了正常和内毒素性休克(ES)家兔肺对CCK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ES组肺循环时间延长,心输出量减少,肺对CCK-8的清除率正常组平均为38.95±3.40%,ES组为30.86±6.24%(x±s)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ES时家兔肺清除CCK减少。  相似文献   

18.
家兔输注内毒素0.3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输注4hr以后PMN吞噬发光和O^-2生成呈持续升高(P<0.05~0.01),同时激活的PMN释放氧自由基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内MDA含量和培养上清LDH活性升高(P>0.05~0.01)。体外内毒素与PMN共孵,PMN吞噬发光和O^-2生成呈先升高后回降的变化,经内毒素在体外激活的PMN也能明显引起肝细胞内MDA含量和上清LDH活性升高(P<  相似文献   

19.
人血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人血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HDL)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治疗效果,采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大鼠血压、存活时间、内毒素、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注HDL可明显提高内毒素休克大鼠的血压(P<0.01)、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P<0.01)并降低血浆TNF水平(P<0.05).结果提示人血浆天然HDL不但可以抑制TNF的释放,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对抗内毒素的能力,对内毒素休克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及其抑制剂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介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一般特性,重点介绍NO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抑制NO的生成及其作用对内毒素休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