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丽妃  吴竞  陈扬荣 《西部医学》2020,51(2):76-77,80
陈扬荣教授认为肾与膀胱是慢性肾炎血尿的首要病变部位,且亦与脾、肺相干。本病主要病机是以肺、脾、肾三脏功能病变,内生热、湿、瘀等病理产物,而致"气虚不摄"或"热盛迫血"从而形成血尿。陈扬荣教授运用《内经》藏象理论从"肺主治节"脾主统血"肾主蛰守位"三个方面辨治慢性肾炎血尿,对治疗慢性肾炎血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慢性肾炎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慢性肾炎蛋白尿缠绵难愈,是医学上的难题。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1对慢性肾炎蛋白尿中医病机的认识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是脾虚、肾虚,标实主要是风邪、湿热和瘀血。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由后天之本的脾胃所化生,由先天之本的肾脏所封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气不升浊气下流,精微下注;肾主封藏,肾虚则封藏失司,固涩无能,精微下泄。故蛋白尿主要与脾肾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卫气根于肾,肾…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十几年来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实践,谈谈对慢性肾炎辨证施治的体会。慢性肾炎致病因素较多,外邪及内脏的虚损导致三焦气化功能失司是构成本病的病理机制;外邪、风寒湿温为发病的诱因。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为发病的内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导致发病。盖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脾主运化,作用于精微的摄取与水液的输布;肾司开合,作用于精气的藏蓄与湿浊的排泄,若太阴肺虚,则不能通调  相似文献   

4.
<正> 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证“阴水”范畴,由脾肾阳虚,水湿停留日久不愈所致.我们通过5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辨证施治和护理体会到,本病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脏腑气血虚弱、正虚邪实、病易反复为本病特点.临床上应紧紧围绕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5.
李松林治疗慢性肾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症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匠心独运 ,治验颇丰。笔者有幸侍诊案侧 ,受益匪浅。现不揣浅陋 ,将师治疗该病之四法介绍如下。1.调补脾肾法 慢性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血尿、贫血及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脾肾虚损为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虽发病后多有邪实 (外来或内生之邪 ) ,但必有脾肾虚衰之因素方能致病。师认为慢性肾炎的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的水液代谢有关 ,而脾虚不运 ,肾虚不能气化则是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慢性肾炎日久 ,势必耗伤肾气 ,肾气亏虚 ,精关不固易致蛋白精微失守而下泄 ,产生蛋白尿、血尿。本病…  相似文献   

6.
目前,慢性肾炎的疗效和预后,仍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病情的顽固,治疗欠当及患者本身不善于调摄等似乎是重要原因。今就个人肤浅体会谈点看法,并就正于同道。慢性肾炎病程长,病变复杂。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故病变常累及肺脾肾等脏器。临症须细心观察,辨其虚实,分辨准确,治疗方可得心应手。症状典型时则辨证易,不典型时则辨证难。但只要认真审察,则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为提高疗效打好基础。一、准确辨证守方服药辩证准确,处  相似文献   

7.
试论脾藏意主思的心理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藏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内经>的<素问·宜明五气篇>与<灵枢·九针论>中已明确提出."脾主思"的论点在<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出的是脾"在志为思".笔者通过对<内经>的再次挖掘、整理、归纳,总结"脾藏意主思"("脾藏意"与"脾主思"合称,下同)的内涵与外延,对其心理、生理、病理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脾与西医学对应脏腑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生理功能方面,脾的"主统血,为谏议之官"功能与西医学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系统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脾主"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能和西医学胰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在用药规律方面,归脾经的药物,对胰腺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很多归脾经的药物都具有调节胰岛功能或促进胰岛再生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脾脏可提供成体前体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中医学的脾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西医学的脾、胰二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加减治疗慢性肾炎62例。结果完全缓解30例,占48.4%;基本缓解15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结论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马居里教授是陕西省名老中医,陕西中医学院肾病研究室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在肾病的研究中具有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总结马居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1病因病机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指标之一,属中医"精气"、"精微"范畴。马老师认为慢性肾炎出现蛋白尿,是尿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尿液趋于混浊,亦可属"尿浊"范畴。《格致余论》曰:"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  相似文献   

11.
邓巧玲  谭华儒 《中医学报》2022,37(2):276-279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以五脏六腑比类国家官职。《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脾为谏议之官"。谏议之官,即古代的谏议大夫,职责为监督、劝诫,匡正君失。脾五行属土,正合坤卦,脾在志为思、在神为意,"监察"周身,及时反馈异常所在,即"谏议"之功。坤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二卦,与乾卦一起统领全篇,以"厚德载物"为核心,承载万物。脾主运化合坤厚载物之意,脾主气机升降合直方端正之意。脾为谏议之官与坤卦的联系密不可分,脾运化水谷为"谏议"提供物质基础。脾功能正常,方可藏营舍意、直方端正、中正平和。  相似文献   

12.
脾主四肢,四肢长露于外,易于观察温度、力度等变化,实则涵盖皮、肉、筋、骨、脉各体的病变,称之为"五体病"。李东垣是金元时期集脾胃之大成者,其重视四肢辨证,从外感内伤分论,尤为重视脾胃内伤热中导致五体病发生的原因。治疗外感以祛除外邪为要,内伤论治从脾入手,补中升阳泻火为其治疗五体病之大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总结情志"思"致病的特点及其对脏腑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理解"思"所表达的意义、"思"致病的特点、"思"与脾胃的关系、"思"与其他情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对于其他脏腑的影响与损伤,并附三则古代医案佐证,来阐明"思"这种致病因素的特殊性。[结果]作为致病的情志因素,"思"与脾胃密切相关,"思"产生于脾胃,反过来对于脾胃的影响也最大;"思"是一种特殊的情志因素,虽属于中医七情之一,但与其他六情不同,它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情志因素;"思"还能与其他多种情志相兼为病,多与其他情绪交结在一起,故其致病不独伤脾,也可能伤肝、伤心、伤肺、伤肾。[结论]临床诊治因"思"致病时,宜考虑"思"与脾胃的关联性、是否与其他情志相兼为病、是否伤及多个脏器,以便更好地诊断、治疗病症。  相似文献   

14.
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常责之于肾.从肝脾之"脏-腑-经-筋-穴"整体观论治膝骨关节炎有理论依据,即"肝主筋"脾主四肢主肌肉",膝骨关节炎恰恰是下肢筋肉之病变,归其所属;肝脾之生理特性以及肝胆脾胃之生理功能,对气血津液之生成、传输作用,可濡养筋骨;在理论与临床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肝胆脾胃四经之经穴均过"膝府",对膝关节有治疗作用;"膝为筋之府",从经筋理论来看肝脾二经筋亦与膝骨关节炎密切相关.因此,从肝脾之"脏-腑-经-筋-穴"论治膝骨关节炎,体现标本结合的治疗观以及由内而外的整体观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调肝理脾法为历代医家认可,肝脾既有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又有体阴用阳的协同作用,现代医学已经阐述了肝脾参与消化系统的机制。肝脾一体的思想滥觞于《黄帝内经》,从肝治脾、从脾调肝、肝脾同治可以体现在肠道微环境改变;"肝喜调达"与"六腑以通为用",亦从中医理论解释了肝脾一体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缓"者,"宽"也。"中"即中焦脾胃,故"缓中"为宽舒中焦脾胃。五劳七伤导致人体虚极羸瘦,症见腹满不能饮食,《金匮要略》用大黄[庶虫]虫丸以宽中补虚。腹满不能饮食当需急治,大黄宽解腹满取其速效,干地黄补土健胃赖其缓补,二者相伍共解腹满不能饮食之苦,实可推陈致新、缓中补虚。干地黄补中之外尚能滋阴养血,对本证瘀血阴虚之不能饮食有专效。方中大黄之外配伍多味破血逐瘀之品,于芍药、甘草滋阴补中之外又攻逐胃中干血,以达宽舒腹满之功。因此,"缓中补虚"实乃"宽中补虚"。  相似文献   

17.
潘敏求教授认为乳腺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瘀”、“毒”、“虚”是乳腺癌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则,潘教授临床用药常扶正祛邪并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脾胃与肝肾之气,以自拟乳复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许尤佳教授"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小病防变""病后调护"3个方面,其"未病先防"即见病知源,认清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根源在脾胃,窥见病之先兆,先期干预,可防病生;"小病先防"即见微知著,注重小儿外感病,晓防变之机在于脾胃,可截断病进;"病后调护"即贵在"调护脾胃"。  相似文献   

19.
“聚于胃,关于肺”指出咳嗽与肺胃相关。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为小儿久咳的根本原因,调理脾胃是治疗小儿久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学认为内脏高敏感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联系。笔者从“风气内动”理论出发,阐述“内脏高敏感理论”与腹泻型IBS病机,认为脾胃失和,脾虚湿蕴,土壅侮木,肝郁生风是主要病机,故治疗本病以柔肝理脾,胜湿止泻为基本治法。选方以过敏煎为主方,过敏煎具有滋阴息风,缓急止痛,健脾除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因此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